先讲一个有趣的案例:财加教育之前碰到过一个真实案例:一家话筒厂的财务人员做上个月的成本分析,发现上个月话筒的生产数量比这个月多了5%这个数字被判定为重大的有利差异,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怎么学会做财务分析?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怎么学会做财务分析(如何做财务分析)

怎么学会做财务分析

先讲一个有趣的案例:

财加教育之前碰到过一个真实案例:一家话筒厂的财务人员做上个月的成本分析,发现上个月话筒的生产数量比这个月多了5%。这个数字被判定为重大的有利差异。

后来这位财务人员在工厂车间现场多方打探才知道,原来车间早班时间为9点,平时线长都是9点到公司,然后将工人的制作工具摆好,预热机器,并把车间打扫一遍,所以一般工人9点半才能开工。

但上个月线长因为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在车间睡觉,早上8点半醒来没事做,就把平时上班前的事情做完,这样工人9点就可以准时开工,较于之前,相当于多出了半小时的生产时间,生产效率也提高了。

所以,后来工厂规定了线长的工作时间提早了半小时。公司的效益果然提高了很多!

这个案例看起来很简单,却揭示了想要做好财务分析的基本逻辑——

1)数据敏感性:能够判断出公司的有利和不利差异,以及对经营风险的敏感性;

2)熟悉公司业务内容:能够去到一线现场,并对数据来源有掌控性;

3)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和改善意见,同时推动流程优化的能力;

4)沟通能力:和业务人员有效沟通的能力

你听到这一定恍然大悟~哦!我会了!原来这就是财务分析!

不!你不会!这只是基本的财务分析逻辑,是【为了让你抛弃原本误区】用的:“财务分析不就是套用现有的分析框架,依葫芦画瓢进行分析?“

真正有用的财务分析怎么可能这么简单呢?来,财加教育今天就狠狠地给你上一课!

一、真正有用的财务分析,应该始终结合业务,而不是闭门造车

严谨的财务分析,不仅仅是满足于找到异常数据背后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结合业务,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

就像开头那个案例,如果那位财务人员只是单纯地判定出了数据异常,而没有深入一线了解数据异常背后的真实原因,那这个数字就永远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如果那位财务人员了解了原因之后,又没有做出改进的话,那这个有利差异就只可能是昙花一现!

所以,财务分析两步曲:数据分析 业务分析!

数据分析要求财务人员看到财务数据异常后,有足够的敏感性,能快速闪现异动可能的驱动及可能的后果;

业务分析要求结合业务,定位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最后针对问题症结,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

从这两方面可以看到:真正有用的财务分析,推动业务改进才是关键。

如果不是,那就是在自说自话、自娱自乐,是形象工程!

财务分析就是需要我们大胆走进业务、探究业务。找出数字背后的故事,把定位问题变成解决问题,把推脱责任变成分派任务,如此闭环往复作业,方可实现从财务分析到经营分析的蜕变。

二、有意义的财务分析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1.一定要重视对比

数据的对比是财务分析的根本,无论是与自身企业之前的数据对比、还是跟行业平均值比、再或者跟行业内其他公司比。

总之,通过对比才能看出指标的好坏,仅仅算出指标,看看大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2.弄清楚你要得到的结论

财务分析的前提,不能仅仅是分析指标、得到数据。首先你要知道自己想要分析哪个方面的问题,进而选择相应的指标,根据指标总结结论。

很多人问,财务分析要看哪些指标?我只能说财务指标没有定式,他是在发展变化的,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你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使用这些指标,可能这个指标拿点东西过来,那个指标拿点过来,组成一个全新的指标,这是很有可能的。

有的问题可能没有现成的指标供你用,怎么办?那就自己去创造一个指标。

3.关注指标的质量

这里财加教育给大家举个例子: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一般主要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

如果你把资产负债表中的这些项目加起来,做流动资产,要小心了。

因为,这些只是形式。你要进一步分析这些资产的质量,比如应收账款,你去分析发现,这个应收账款,很有可能收不回来,尽管提了坏账,但是剩下的也很悬,这种情况下,你在分析流动比率的时候,还能将应收账款算在里面吗?

会计是门语言,我们要把它准确、有效的表达出来,不仅仅是通过财务指标的计算,来得出浅显的结论;而是通过对财务指标的分析,及结合实际的论证,真正起到为企业经营、决策做辅助。

以下财加教育帮忙整理了:财务分析的五力模型囊括各类财务指标计算方式,有了这些计算方式,再结合以上几点,你的财务分析指标会真正活起来。

盈利能力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 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经营效益越高

盈利质量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100%;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强,其值一般应大于1;

销售收现比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数值越大表明销售收现能力越强,销售质量越高

偿债能力

净运营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进行比较分析;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该比值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产权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 利息费用 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利息费用;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债务总额)×100%;比率越高,偿还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

营运能力

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应收账款÷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存货;存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存货);存货与收入比=存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与收入比=流动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净营运资本周转率:净营运资本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营运资本;净营运资本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净营运资本);净营运资本与收入比=净营运资本÷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非流动资产周转率: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与收入比=非流动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总资产;总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总资产);总资产与收入比=总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发展能力

股东权益增长率=(本期股东权益增加额÷股东权益期初余额)×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资产增长率=(本期资产增加额÷资产期初余额)×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销售增长率=(本期营业收入增加额÷上期营业收入)×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增加额÷上期净利润)×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营业利润增长率=(本期营业利润增加额÷上期营业利润)×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本文由财加教育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