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冬天来了,春天就不远了吗?

2001年伊始,任正非发表了著名的《华为的冬天》

华为的冬天要过去了吗(华为的冬天怎么就这么长)(1)

那时的华为已经成立了14年,已经成为中国电子行业百强之首。且在中国市场,自1994年数字程控交换机C&C08的巨大成功,让华为更是坚定了自己技术研发的道路,几年间的时间里,华为通过技术和市场优势结束了中国通信设备市场多制式混搭,被七国联军(NEC,朗讯,爱立信,西门子,阿尔卡特等)霸占的时代,华为在通信领域完成了了不亚于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的壮举。

于是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任正非在那个时候发表《华为的冬天》是无病呻吟站着说话不腰疼,在作秀。并且《华为的冬天》通篇有无数的“如果”,“是否”,“将要”,“也许”等字眼,也只是“广泛展开对危机的讨论,讨论华为有什么危机”。所以,当时《华为的冬天》只不过是爱写文章的任正非所写的文章其中的一篇,顶多算是任正非对华为内部人员的思想“整风”,顶多算是任正非对华为和华为内部管理的担忧,远没有后来的那么出名。

之所以《华为的冬天》能够出圈,掀起无数企业家和企业向华为学习的风潮,是因为任正非担心的危机很快就来了,让这些企业家和旁观者无不感叹任正非料事如神富有远见。

可是实际情况是,大谈危机的任正非自己都没有料到这次危机来得速度如此之快,影响如此之大,甚至差点将华为葬送。因为在2001年,危机来临前,华为还在进行万人大招聘,增加预算,扩张业务,根本就没有任何保护现金流,收缩关闭业务和过冬的实质性行动。

华为的冬天要过去了吗(华为的冬天怎么就这么长)(2)

2001年,首先是国际市场突然变坏,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全球电信基础设施的投资下降,导致花了大笔投资进军国际市场的出海战略停滞不前。

然后,就是国内市场,由于任正非自己早前的“误判”,认为小灵通是一个过时的技术,华为应该专注于GSM和3G技术的研究,而且为了能够给运营商提供更加专注的服务,任正非承诺不进入通信消费品领域,不做小灵通和和手机。

结果,不想辜负运营商的华为却被运营商辜负,中国电信选择了小灵通PHS(也是没有办法),中国联通选择了CDMA95,中国移动GSM的订单也几乎被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抢光,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短时间内打了水漂。

还有李一男出走华为成立港湾公司与华为正面开火,华为技术元老“一人顶一万人”的郑宝用患脑癌赴美国治疗等等

一时间,内忧外患让华为处在了崩溃的边缘,心灰意冷的任正非一度想将华为公司卖掉,所以我们看到了穿着花衣服的任正非在海滩陪摩托罗拉高管休闲的照片,双方合同都谈好了就差签字了。

华为的冬天要过去了吗(华为的冬天怎么就这么长)(3)

穿着花衣服的任正非内心一定死灰一片

或许是华为命不该如此,首先,摩托罗拉由于更换高管取消了收购;第二,跟IBM学了5年的研发和供应链体系正式落地,让华为有能力以最快的时间干掉UT斯达康;第三,出售安圣的7.5亿美元换回了现金流;

华为的冬天之所以这么长,是因为华为差点被冻死过一次

缓过来的任正非开始真正的审视和反思这场危机,如果说在危机之前,任正非嘴里的华为的冬天还只是思想上的,那这次巨大的危机就给了华为和任正非真正的教训,让华为明白过冬可不是嘴上说说的,要把危机感传递到每一个人,人人都要行动起来,把过冬落实在行动上:

第一,华为2003年开始实行轮值制度,施行多人决策,避免个人的执拗给公司带来灾难;

第二,确认了领先半步是先驱,领先一步是先烈,做到不保守也不激进。

第三,从只有危机意识转变为进行危机管理,落实风险防控机制。

第四,企业经营的定力,华为没有进入房地产,没有进入股市,冷静对待互联网

第五,从思考华为本身转变为对全球市场进行思考。

第六,鉴于安圣的续命作用,华为培养了一大堆杂草公司,华为手机和海思芯片就属于这一类杂草公司

华为就这样带着随时都会倒闭的过冬精神,如履薄冰一路披荆斩棘,大杀四方,渡过了一次次的危机,华为在通讯设备和移动终端两大领域同时发力,2G追赶,3G突破,4G追平,5G赶超,成为了全球通讯产业第一巨头。2018年,华为手机出货量破2亿,仅次于苹果三星。

华为的冬天要过去了吗(华为的冬天怎么就这么长)(4)

华为本可以进一步超越,但是华为的5G、芯片等技术威胁了美国在核心技术领域的全球统治地位,2018年美国将华为列为制裁对象,同年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华为手机业务受到巨大影响,不得已出售了荣耀品牌,华为品牌手机也不得使用基于美国技术的芯片,华为手机市场份额跌出了前五,而且因为无法使用5G芯片,华为在5G手机领域基本上无能为力,而华为手机营收要占到华为总营收50%以上。

尽管从2018年开始,三年多来华为通过赛道调整来试图稳定营收,但是到了2021年,华为营收和净利润还是开始掉头向下,这里面还有出售荣耀手机和超聚变公司换来的600多亿(华为的杂草理论又一次挽救了华为),进入到2022年,营收还是继续衰退。2022年上半年度,华为共实现营收3016亿元,相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更头疼的是净利润率却下降了50%。

华为的冬天要过去了吗(华为的冬天怎么就这么长)(5)

2002年的危机,华为还能靠3G来翻身,这一次华为还没有找到驱动华为这艘大船的引擎。中国5G网络基本搭建完成,华为运营商业务已经见顶;终端业务受累于制裁和安卓系统断供,华为不可能靠4G手机在5G时代翻身;至于企业业务,华为还没有形成号召力,由于客服分散需求复杂,竞争更加激烈。

于是,华为又一次面临大的寒冬,而这次任正非“把寒气传递给每一个人”的文章之所以力道这么大,这么轰动,导致A股4400支股票应声下跌,并不是因为任正非的预见有多准,而是因为全球经济衰退有目共睹,这两年不止华为感受到了寒意,

腾讯2022年上半年营收下降,净利润腰斩。

阿里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降幅达三分之一。

万科郁亮:活下去。

美的方洪波:未来三年,行业面临比较大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寒冬。

国美黄光裕:我们需要面对现实,直面生存。

这些大厂赚钱都愈发艰难,阿里、腾讯、百度、字节跳动、京东、美团纷纷砍掉边缘业务,往社会输送毕业生,更何况这些大厂的供应链上那些无数的小厂,日子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所以当任正非把这话一讲出来,就仿佛一群人在玩鬼屋游戏,大家都胆颤心惊,如果这时候突然有人尖叫一声,所有人都会不自觉的一起尖叫。

华为,加油!

中国企业,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