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制作工艺步骤五步(关注多重工序细打磨)(1)

将细铜丝经过处理手工压扁制作出需要的图案,贴在用铜做成的胎体上,再使用珐琅釉料经过烧制、磨光、镀金等多重工序后得到的瓷铜结合珐琅工艺品被称作“铜胎掐丝珐琅”,也叫做北京景泰蓝技艺,是大运河孕育出的优秀传统文化。明朝的景泰年间,铜胎掐丝珐琅工艺相对成熟,加上蓝釉料有了新的创新与改变,色泽如蓝宝石般浓郁,所以这种工艺被取名为“景泰蓝”。直至今日,虽然景泰蓝工艺制品的颜色已经十分丰富,但“景泰蓝”的称呼已经深入人心。景泰蓝的制作工艺不仅是青铜和烧瓷传统技术的结合,也是传统绘画和雕刻手法的结合,从造型设计到制作都需要时间细细研究。比如景泰蓝上的线条的设计因受铜制胎型、丝工工艺和釉料的影响,所以对材料的稀疏密集程度都有严格的要求,想要做出完美的景泰蓝工艺制品将二者进行协调,就要求设计人员能熟悉景泰蓝的各种制作工艺并具备良好的绘画能力。设计完成,下一步就是制胎。景泰蓝工艺品最后呈现出的面貌是什么样子,就取决于胎盘制作的怎么样。制胎需要挑选制合格的紫铜片,再按照设计好的图纸下料,紫铜片被裁剪成不同的扇面形或切成不同的圆形,使用铁锤将其打成各种形状的铜胎。随着近代工艺的进步与发展,机械运作已经代替了明清时的铸胎、剔胎、钻胎工艺。制作好了胎盘就可以按照设计将具有韧性的紫铜丝掐至成合适的图案,使用白芨戎浆糊将其牢牢的粘在胎盘上。粘好铜丝的胎体使用金属小铲子将研磨好的釉料填入掐至好的铜丝缝隙中,放入高温的炉里烧熔,釉料会慢慢融化粘附在胎盘上。景泰蓝的烧制工序需要三次,磨光后需要再烧制三次,制作工艺十分讲究。景泰蓝的制作,将青铜工艺、珐琅工艺、传统绘画、雕刻技艺相互结合,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也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之间共同成长、一起传承。北京景泰蓝制作技艺工序繁多复杂,但成品造型典雅精致,是极具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工艺作品。2006年,北京景泰蓝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图片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