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原理不同

物理防晒反射阳光,化学防晒吸收阳光

1、物理防晒

质地:比较粘稠

原理:放射、散射UVA及UVB等

成分: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硅、氧化镁和碳酸钙等

肤质:适合不过敏的油性肌肤或者混合型肌肤使用

优点:稳定性及安全性高

缺点:质地厚重,涂抹后白的不自然,可能会有堵塞毛孔的问题出现

2、化学防晒

质地:比较清爽

原理:吸收不同波段的紫外线,达到防晒的效果

成分:吸收UVB的成分有对肉桂酸酯、樟脑类衍生物和氨基苯甲酸酯等,吸收UVA的成分有苯酮类、Mexoryl SX、Tinosorb等

肤质:适合干性肌肤、敏感类肌肤使用

优点:质地轻薄,易推开,不会惨白

缺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敏感肌需谨慎使用

防晒霜里的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用了那么久的防晒)(1)

如何正确选择

防晒指数并非越高越好,按情况灵活选择

1、SPF防晒系数的含义:

SPF后面的系数是指紫外线对皮肤的照射不致伤害的一个时间范围。SPF值能表示出皮肤对UVB的耐受力提高多少倍。

SPF=涂敷MED/未涂敷MED

比如使用一款SPF15的防晒霜,在阳光下晒2个小时(120分钟),仅相当于不涂这款防晒霜在阳光下晒120/15=8分钟。因此,大大降低了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2、PA是Protection Grade of UVA的缩写,以“ ”表示产品防御UVA能力:

PA+:有效

PA :相当有效

PA :非常有效。

选购防晒霜的小要点

选购防晒霜的3个要点:

第一要选择不会令皮肤过敏的防晒霜,可以先将防晒霜在手臂内侧涂抹观察,而不是直接擦到面部皮肤上。

第二是关注防晒功效,防晒霜要同时隔离UVA和UVB才能起到防晒作用。

第三是选择防晒霜的剂型,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防晒霜剂型主要有两种:“油包水”和“水包油”。软膏状油脂属于前者,挤出来像水一样流动性比较高的属于后者。相对来说,“油包水”的防晒效果更强,适合去海边和户外使用,但是由于比较“厚重”,皮肤会产生很“闷”的感觉。“水包油”的涂起来更轻薄、舒服和自然。喷雾型防晒霜就属于“水包油”,但防晒不稳定,可能喷得不够均匀,或喷的过程中容易挥发,导致不能很好地覆盖皮肤,但由于方便携带和使用受到青睐,因此建议使用时多喷几遍。

此外,脸上长痘痘的人最好选择对皮肤刺激性更小的医用防晒霜。

虽然防晒霜能有效抵御紫外线的侵袭,但是真的遭遇太阳暴晒,相比遮阳伞、墨镜、防晒衣这些硬防晒产品来说,防晒霜的效果还是弱了一些,更多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因此建议,在做好硬防晒的基础上再涂抹防晒霜,这样就更加万无一失了。

防晒注意事项

防晒?还是隔离 防晒?

根据是否有润色的需求,有专业的防晒和具有防晒功能的隔离两种选择。

前者无需多说,只有防晒功能;后者相当于防晒 妆前乳的综合体,因为本身具有防晒功能,所以完全可以替代专业防晒使用。而且还和妆前乳的功能重合,能够均匀 提亮肤色,对于无法接受粉底或BB之类底妆的女士来说,正是防晒 润色 控油多效合一的完美替代品。

按场合选

不同的场合,选用的防晒产品自然也不同。

日常出门的话,即使艳阳高照,SPF30也完全足够了。

上班通勤的话,如果主要在室内那么SPF15就可以,而且肤感也更清爽。

经常开车或上班坐在窗边的话,因为玻璃无法挡住UVA,所以需要格外注意UVA的防护,防晒产品尽量选择PA 及以上。

户外运动、军训或海边的话,不仅要选择SPF30以上具备防水效果的防晒,还要搭配强紫外遮蔽能力的衣裤。需要长时间骑行上班的朋友,也可以参考这一条。

要不要补涂?怎么补涂?

需要补涂!因为无论物理,化学还是两者混合的防晒都会失效,所以都需要补涂!

物理防晒失效,遇水和出汗是主要原因;化学防晒失效,则是因为防晒能力会随着阳光下暴露时间的增加而缩短。所以无论是逛街,骑行,还是海边,只要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都需要定时补涂。

但如果你一整天都待在室内,那么就没有必要补涂,早上出门前涂一次就可以坚持到下班。因为防晒能力与在阳光下的暴露时间有关,与停留在脸上的时间长短无关。

补涂的话,一般情况是每2小时补涂一次。但如果是户外运动这种大量出汗的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需要缩短到40/80分钟补涂一次。

补涂方法的话,首推防晒喷雾,方便易用,带妆也不影响。补涂之前,最好先用湿纸巾稍微清洁一下,去除多余的油脂和灰尘即可。

需不需要卸妆?

需要卸妆的包括:物理防晒和混合防晒,带防水效果的防晒。

无需卸妆的包括:化学防晒,包装上明确标明无需卸妆的防晒。

最保险的方式就是只要防晒就要卸妆。

但如果你非要区分物理还是化学之后再做决定,这里有个简单的方法:物理防晒的成分非常简单,只有二氧化钛和氧化锌,所以只要你在一款防晒的成分表里发现两者中的任何一个,那么它就不会是纯化学防晒,也就是说需要卸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