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活前面加上“智慧”二字时

似乎我们能更加清晰地看到数字经济

给生活方方面面带来的变化

今年以来

南昌经开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搭建多元化“智慧平台”

切实增加经开市民幸福感、满足感

经开区创新管理(经开区赋能数字经济)(1)

智慧交通:出行更通畅

经开区创新管理(经开区赋能数字经济)(2)

当交通出行有了“智慧”,它能让经开居民出行更高效、更便捷、更畅通。在经开区庐山南大道枫林路口,建设了全市首个“智慧”路口。建设了包括雷达检测全息信号控制系统、电子警察、环保卡口、行人闯红灯抓拍系统、行人闯红灯语音警示器、路口信息发布屏、等待区遮阳棚及休息长椅、指挥岗亭等一批设施设备。通过前端感应,后台计算,终端应用的方式,打造“感知-计算-管控-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智慧”路口。

经开区创新管理(经开区赋能数字经济)(3)

今年以来,经开区通过建设智慧交通综合指挥平台,配合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视频车检器、违停抓拍球机、电子显示屏、交通诱导屏等,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数字化治理提高了重点违法研判的力度,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也进一步让群众出行安全感、满意度得到提升。

幸福的概念可以很大,但幸福的需求可能很小,当每日出行不再被拥堵所困扰时,经开区居民的生活就会更舒心、顺利。

智慧平安小区:生活更安全

经开区创新管理(经开区赋能数字经济)(4)

“自小区安装智慧门禁和人脸识别系统后,咱们的小区越来越有安全感了,大家心里也踏实多了!”万科金域小区居民王阿姨说。

自智慧平安小区建设以来,万科金域小区通过陆续安装并正式启用506个视频监控摄像头,对小区重要地段和主要路口进行全天候、24小时的监控,大大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安全感,成为经开区智慧平安社区建设的小缩影。

经开区创新管理(经开区赋能数字经济)(5)

人员进出刷脸比对声纹、车辆进出识别车牌、小区内监控全覆盖……今年以来,经开区扎实推进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应用人脸门禁、智能道闸、5G、VR等最新技术,通过不断提高预测预警、动态管理能力,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从而构建覆盖小区、触角灵敏、触网报警的智能感知网,做到了“人过留影、车过留牌、机过留号、卡过留痕”,努力打造更多的零发案小区。

目前,全区已建成智慧平安小区56个,智慧平安街区1个,累计建设智慧平安小区视频监控4198路,人脸门禁185套,智慧道闸46套,业务支撑系统9个。经开区以智慧平安小区为依托,大力加强防范工作,全区治安形势持续好转,涌现出了一大批如万科金域国际、翰林世家、中联村等无盗抢犯罪小区。据统计,今年全区接触性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3.3%,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智慧养老:夕阳更美好

经开区创新管理(经开区赋能数字经济)(6)

5月17日,枫联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中国移动昌北分公司工作人员,在华皓锦城小区开展“银发无忧 智慧助老”主题活动。数字化和信息化给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让一些老年人面临“数字困境”。活动中,工作人员开设了社区内老年人免费测量血压等助老设备;同时耐心地为老年居民解答疑惑,面对面地与他们亲切交流,点滴服务让老人心中倍感温暖,此次活动获得辖区居民一致好评。

时下,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层出不穷,为了拉近辖区老年人和数字网络之间的“鸿沟”,经开区深入推进“智慧助老”行动,让更多老年人用得了、愿意用、用得好智能技术,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

经开区创新管理(经开区赋能数字经济)(7)

“核酸检测在哪里可以显示?如何扫码显示行程记录?”

“怎么用手机与家人开视频聊天?”

“用手机怎么看广场舞视频?要点哪里?”

……

近日,盛华社区开展了“智慧助老暨帮助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活动。活动中,老人们热情地询问着不明白的地方,社区志愿者耐心地为老人们一一解答。此次活动不仅帮助老人们解决了使用智能手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让老人们真正体会到新时代的魅力,紧追时代潮流。

今年以来,经开区不断优化养老环境,强化社会服务,并积极推进“互联网 养老”行动,打造以基础设施、政务服务、社会服务、产业支撑“四维一体”的智慧养老体系,借助数字经济时代的优势,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对接老人需求,将老年群体的服务落到实处,让更多老年群体享受到“互联网 ”的便利,缓解老年人的焦虑,让老有所依成为现实。

下一步,经开区将继续紧抓时代发展机遇,深挖数字经济潜力,开拓数字经济应用场景,让更多经开市民在数字化浪潮中享受发展红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