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想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就应发掘自己的优点,同时接受自己的缺点,力争做一个完美无缺的人。希望自己身上集中了所有人的优点,摒除所有人的缺点,这是荒谬而愚蠢的想法。

回望自己的一生发现自己一无是处(当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时)(1)

有些人自我感觉良好,喜欢抬高自己,觉得总是高人一筹,自诩“我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有些人则往往看重自身在某方面与别人差距甚大,而看不到自己的优势所在,自嘲“我最大的优点就是有很多缺点”。不管自诩还是自嘲,都无法把自己看得明白。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认识你自己,就要开启双向思维,客观、全面地面对自己,如此才能看到完整的自我。

正确认识自己,就要既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承认自己的不足,从而为自己正确定位,这样才能自信地去迎接机遇和挑战,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成功和欢乐。把握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乏自知之明,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回望自己的一生发现自己一无是处(当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时)(2)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两个袋子”的故事。

传说普罗米修斯奉宙斯之命创造人类后,就给人类两个袋子。一个袋子里装着别人的不足,另一个袋子里装着自己的缺点。如何安排这两个袋子呢?人类想了又想,最后把装着别人不足的袋子挂在胸前,而把装着自己缺点的袋子挂在身后。于是,人们对胸前的袋子看得一清二楚,却看不到身后的袋子。

生活中,人们往往惯于指责他人的不足,却对自己的缺点说不出一二。

法国文豪大仲马在成名前穷困潦倒。有一次,他到巴黎请他父亲的朋友帮忙找个工作。他父亲的朋友问他:“你能做些什么呢?”“没什么了不得的本事,老伯。”“精通数学吗?”“不行。”“懂得物理吗?或者历史?”“什么都不知道,老伯。”“会计呢?法律如何?”此时大仲马已满面通红,觉得自己太不行了,便说:“我真惭愧,现在我一定要努力弥补我的这些不足。我相信不久后,我一定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他父亲的朋友说:“可你总要生活呀!把你的住址写下来吧。”大仲马无可奈何地写下住址。他父亲的朋友叫道:

“你终究有一样长处,你的字写得很好呀!”

回望自己的一生发现自己一无是处(当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时)(3)

人生如秤,要想看清楚自己,就要学会摆正优点和缺点的天平。一定要记得自己并非一无是处,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同时也不能妄自尊大,盲目自信,觉得自己完美无缺。只有这样才能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完善自我,对自己了然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