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书的人都在读什么书(读什么书不重要)(1)

文/连苇 2022年第51篇总第771篇分享

1.

又到周日,这周完整读完的书是罗伯特·B·西奥迪尼的《影响力》。为什么说完整读完的呢,因为每周我不仅要专门读一本书,还会不停地寻找下一本感兴趣的书,通常是在微信读书上同时翻开很多本,如果觉得哪本喜欢,就会在当当上下单纸质书,读一章两章读不下去的,可能就会搁置。

《影响力》这本书我之前读过,这次读,速度并没有加快。如果单看标题的话,每一章的主题都很简单,作者把影响力分为六大部分,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和稀缺。

这次读,每读一部分,我都会对照这些影响力在我身上的呈现,或者是想起已经被商家用烂的营销技巧。所有的这些影响力,在现实中我们都遇到过,只是当它们被一个作者通过实验、真实事件用有说服力的方式说出来的时候,那种感觉还是很震撼的,心里总免不了想说“哦,原来如此”。

2.

可能我一直是一个不好说服的人,这些策略虽然每一个商家都在使用,但我通常一眼就能看出他们的套路,受影响的也都是自己知道但确实需要的物品和服务上,所以当作者用一本书来说明这些影响力武器时,我觉得我掉入的陷阱并不是很多,当然也有在我身上发挥强大作用的。

比如,那次我去屈臣氏买一瓶洗头膏,导购给我推荐了一款我没听说过也没用过的,我在犹豫要不要买,因为一瓶洗头膏能用很长时间,买了不好用扔了又可惜,我拿不定主意。

但是她的一句话让我下定了决心,“这款卖得很好啊,很多回头客,人家一拿都是两瓶。

看吧,我不相信她,也不敢自己下决定,在她说了“别人都选这款”之后,我竟然毫不犹豫地下单了。

很多次,我都是被“与我同样的人”影响的。犹豫去哪吃饭,看见哪家店人多就去哪家,排队也在所不惜。喜欢的课程也是,犹豫很多次,但还是架不住其他人分享通过这门课程发生的蜕变,然后爽快地下了单。

3.

另外一点,是“稀缺”这章中有关青春期孩子叛逆的应对方法,比如他们之间的恋爱,本来任由其发展,可能也就不超过三个月,但是家长一干涉,他们的感情会越来越牢固。

青春期的孩子,你越不让他做什么事,他越做。所以书中有一句话,大意是如果你特别想做一件事,有三种办法:自己做,花大价钱找人做,故意告诉青春期的孩子不能做。

这本书中所讲的内容,不管是商业营销中的应用,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都给人一种感觉——很多事情都是设计出来的,讲究方法的。把这些方法运用得炉火纯青的人,一定会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如果你不善于研究方法,只会蛮干,很可能掉入别人的圈套不自知,而且似乎很难达到目的。

这本书适合那种别人一说就心动、抵抗力差、判断力差的人读,至于商业上对影响力的运用,早已经超过了这本书的研究。可以这样说,这本书是对营销案例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要想反过来再次指导商业营销,也可以,但是太嫩了。

当然,这本书不仅关乎商业营销领域,生活中处处可见影响力的例子,我们既要了解影响力如何让我们购买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又要主动利用影响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乔布斯曾经说过一句话: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曾经所学的知识会被运用到现在或是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

学习知识,年轻时是待在学校全职学习,而成年之后就是读书。

读书是自我成长性价比最高的方式,也是与收入成正相关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