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古装剧《鹤唳华亭》悄然上线,作为热门IP改编剧,书粉剧粉一拥而上,评论区出现最多的留言是:“不到下一秒,永远不知道结局是什么”。反转再反转的剧情,让这部剧的标签中充满着“刺激”“烧脑”等词汇,而每一个观看该剧的观众,不论是否成为剧粉,都能感受到该剧浓浓的“野心”,尤其是在“文化之美”的呈现上。

节奏快反转多

亲情与权力的杂糅

“唳清响于丹墀,舞飞容于金阁。鹤,实为猛禽,可以博鹰啊。”剧情开篇女主角陆文昔口中的“鹤”是罗晋饰演的太子萧定权,作为一个不得父亲欢心的皇子,他面对庶长子齐王对储君之位的觊觎,孤身犯险,行走于权谋之中。

没错,《鹤唳华亭》的节奏和步调都仿佛在对观众说:“此前你如果都在用倍速看剧,从现在开始用正常速度吧。”有人用“5分钟一个高潮,10分钟一个反转”来形容该剧,从剧情上看,作品设置了不少细节和巧思,人心之深、用计之思都流露在演员的眼波流动中。

鹤唳华亭二十年前发生了什么(永远不知道结局是什么)(1)

比如,用一件披风都能玩出心跳。当萧定权在大雪中长跪请罪,长兄萧定棠从殿中走出后,赠予其一件披风,并告知是皇帝所赐。可互相猜忌的两人,却少不了试探,听到兄长说:“是御赐,殿下脱下它,就是抗旨不满;是臣私人奉献,殿下穿着它,就是请罪不诚。”萧定权认为皇兄说的是假话,拒绝了这一番好意,谁料这果真是父亲送来的“关怀”。

其实,《鹤唳华亭》在剧情上也有遭受质疑,有网友称一些桥段犹如“小儿科权谋剧”,不过剧中将父子、手足、君臣三种情感杂糅在一起,探讨亲情与理性之间的帝皇家情感,呈现出人物内心的孤独和悲剧感,算是提升了格局。

细节做到有据可循

呈现古典文化之美

除了剧情,该剧呈现出不少中国文化之美,也是吸引观众的原因之一。作为一部“仿宋剧”,很多细节都能见到宋代文化的影子。导演杨文军透露,从整体礼制到具体礼仪,都有历史典故、典籍作为参考借鉴。

古人“点茶”时,从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等手法都在画面中一一呈现,与《大观茶论》中记载的分毫不差,这样的拍摄手法还在其他情节中使用。杨文军表示,剧组常驻人员有一两千人,预期拍摄五个半月,结果七个半月才完成拍摄工作。这也难怪《鹤唳华亭》被冠上了“科普剧”的名字,从中可以学习到不少古典文化。

【古识小课堂】

这些服饰在古代有学名

鹤唳华亭二十年前发生了什么(永远不知道结局是什么)(2)

幕离

古装剧中,女子的掩面造型较为常见,剧中陆文昔也一度以戴有白纱的帽子装扮示人,这种古代妇女出行时为了遮掩面部所戴的帽子叫“幕离”,又称“幂离”。

其实,幕离本是胡羌民族的服式,这样的设计可以用来遮挡西北风沙对面容的侵袭,而后与儒家经典《礼·内侧》“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的思想相结合后,才作为防止路人窥视的物件使用。

早期的幕离的帽裙长度是可以直接遮挡身体的,后期将帽裙缩短到颈部,可以不妨碍视线,考究一些的还在网帘上加饰珠翠,显得越来越精致,并改名称为“帷帽”。到唐高宗年间,幕离就彻底被帷帽所取代。

鹤唳华亭二十年前发生了什么(永远不知道结局是什么)(3)

襻膊

陆文昔进宫后,作为奴婢的她在干活时,太子站在远处默默地望着她,这一幕不少观众都直呼“很甜”。

在这个情景中,也将古人在干活时的流程细致展现,陆文昔用一根绳子绑住了长袖,这根绳子在古时称为“襻膊”,又名“臂绳”。沈从文早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宋百马图中马夫》中就提到过,宋朝时期见过大场面的厨娘,常用银索襻膊进行烹饪,这也是古人智慧的体现。

这些不是穿越而来

指甲油

剧中女主角陆文昔是文官陆英之女,为复仇化名阿宝潜入东宫,成为西苑涣衣的奴婢,在数月的筹划等待之后,终于成功地引起了太子萧定权的注意。

不少次,镜头给到陆文昔的手都能看到她的红指甲,有观众直呼出戏。其实,不少古装剧尤其是宫廷戏中,女性都有过红甲装扮。这并不是“乱入”,早在古时女子就有有涂指甲油的习惯,蔻丹一称就是指代染过颜色的指甲。

鹤唳华亭二十年前发生了什么(永远不知道结局是什么)(4)

蔻丹

在开放的唐朝,染甲之风盛行,当时诗人张祜在《听筝》一诗中就写道:“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句中的“玉笋红”就是指娇艳鲜红的指甲,到了宋代染甲术已经成为比较有特色的修饰术之一。

唐宋时期的染甲方法大多相同,古人采用诸如凤仙花、千层红等颜色鲜艳的花朵,将花瓣捣成糊状再与明矾搅拌,最后抹在指甲上用布包裹一些时间,就能把指甲染成红色。

葡萄酒

在最近的剧情中太子萧定权饮用起了葡萄酒,有不明所以的观众,疑惑这酒是否是穿越而来。其实,早在西汉时期,葡萄酒就已经来到中原。在《史记·大宛列传》中司马迁首次记载了葡萄酒的“引进史”,张骞出使西域时看到“宛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随后将葡萄酒带回,同时还招来了酿酒的手工艺人,葡萄酒成为了当时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享用的珍品。

鹤唳华亭二十年前发生了什么(永远不知道结局是什么)(5)

到了唐朝,唐太宗平定高昌国后,将收集到的马乳葡萄植到苑中,并将酿酒技术融合修改后,酿造出了芳香四溢的葡萄酒,并和大臣们共同品尝,自此史书上有了对西域葡萄酒酿制方法的记载。

这些词古时这么用

鬻(yù)题:在《鹤唳华亭》刚开篇的不断反转剧情中,都围绕着考试。而在古代,鬻题一词是专用来形容考试中受贿泄露考试题目的。

贡生:传说中的学霸,现代人常说的“保送生”。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

夤(yín)夜:寅时的黑夜,特指凌晨3点至5点。

白身:字面意思为白色的身躯,在古代泛指平民,无官职、无爵位。

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该词源于周代,以后形成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