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一只不起眼的蝙蝠,在疫情之下,顿时成了全球关注的热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SARS、尼帕病毒、汉坦病毒以及卷土重来的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等等都与蝙蝠有关。蝙蝠是唯一具有飞行能力哺乳动物,它们已经在地球上稳定的生存了8800万年,分布在世界上除两极之外的所有地方并且它们的栖息地环境多样。但随着环境的破坏,人类的生活区域与蝙蝠的栖息地日渐重合,这就增加了人类与蝙蝠接触的风险。在马来西亚,人们将养猪场建造在蝙蝠生活的森林中,从而导致了由猪传播的尼帕病毒,最终在人类中暴发。疫情期间就有野保部门接到居民来电,称家里发现有蝙蝠,惊恐不已。在谈“蝙”色变的时期,我们该如何安全的与蝙蝠相处?

毒王和蝙蝠哪个厉害(遇上了毒王蝙蝠)(1)

最好的方式就是断绝一切与蝙蝠接触的机会,包括蝙蝠的粪便、唾液、血液、尿液。不要用皮肤直接去接触蝙蝠,捕杀、烹饪、食用更是万万不行的,同时尽量不要让蝙蝠进入房屋建筑里,蝙蝠对栖息地会有生存惯性,会长期待在习惯的栖息地内。蝙蝠判断一个地方是否适合生存,就要看是否有水源,所以水源和液体对蝙蝠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把家中的食物和水源都遮住,这样能避免吸引蝙蝠到家中来。

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晚上出来觅食,休息时间长于活动时间。这种习性导致它们一般在夜间才会侵袭猎物。蝙蝠喜欢在阴暗、孤立的地方生活,如山洞、缝隙、地洞或建筑物内,少部分栖息于树上、岩石上。少出入野外,不要给自己接触蝙蝠的机会,如无法避免,进入野外时尽量挑选白天,避免进入山洞、地洞等阴暗处。

改变生活习惯,对饮用水和食物要有随时封盖的习惯,因为你自己也无法确定饮用水和食物是否被蝙蝠接触过,是否沾染上了蝙蝠的尿液和粪便,经常给食物和饮用水盖子进行清洗和消毒。为了降低风险,要避免食用任何野生动物和家禽食用过的水果,不要心存侥幸,认为把咬掉的部分切除就继续食用,其实整个食物都有可能已经发生变质产生疾病。自己不能吃也不能再给家禽吃,家禽被感染上还是有可能传染给你。不想被蝙蝠感染,保持入口物干净这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

毒王和蝙蝠哪个厉害(遇上了毒王蝙蝠)(2)

当遇到的蝙蝠已经死亡,最好找专业人士帮忙清理。如果没有专业人士可以帮忙必须要自己清理,首先戴好口罩和护目镜或者戴上面罩也行,戴加厚防水手套,如果没有加厚防水手套,多戴几层薄手套也行,死亡的蝙蝠还是有着锋利的爪子注意不要被刮伤。把蝙蝠尸体放入加厚的袋子里包紧,可以多套几层袋子,直接焚烧。如果没有焚烧条件,就挖个1-2米深的土坑进行填埋。处理完后,用肥皂和清水反复清洗双手,处理工具要进行消毒。

当发现家中有蝙蝠出入,不要擅自驱赶,及时向野保专业人士求救。在蝙蝠被驱逐后将堵孔洞或管道封住,避免蝙蝠再次进入。尽可能不要接触蝙蝠,一般人类不惊吓它,它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的。保护好自己不要触碰到蝙蝠的体液,如果蝙蝠的体液不小心进入到五官中,应该立刻用流动水冲洗这个部位,冲洗时间要超过5分钟以上,最好能对全身进行清洗和消毒,接触面积如若较大,要及时就医。

万一不幸,被蝙蝠抓伤或者咬伤,首先立刻用肥皂水清洗伤口,碘伏消毒,没有碘伏也可用消毒液,不需要包扎伤口,其次尽快前往附近医院或卫生防疫站注射狂犬病疫苗,详细告知医生自己接触蝙蝠的过程。

毒王和蝙蝠哪个厉害(遇上了毒王蝙蝠)(3)

很多人说不接触蝙蝠最好的方式就是完全消灭蝙蝠,这真的不行,也不可行。任何物种在生态系统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况且蝙蝠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地球上大约有三分一的森林树木都需要蝙蝠来进行“播种”,超过300种的果树依靠蝙蝠传播花粉,蝙蝠也会捕食对庄稼有害的飞蛾和甲虫,它们的粪便还是自然界的肥料。

全世界蝙蝠共有16科135属759种,目前蝙蝠是除人类外在世界上分布最广也是最多的哺乳动物,蝙蝠是群居动物,群居密度往往很大,有时一个种群可达几百万只,它们多半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从捕抓技术层面来说,人类也无法靠机器去捕捉它们,如果是人工捕杀也会增加接触风险,蝙蝠生活习性的特点,也让人类难以捕捉到它们。

越恐惧的东西,越要了解背后发生的逻辑,蝙蝠只是生态链中的一环,目前的科学证明,新型冠状病毒并非通过菊头蝠直接传染给人类,而是需要通过中间宿主完成。所以人类保护环境,不滥吃野生动物,才是远离病毒的最佳方式。

END

更多知识请关注我的账号:毛毛虫科普,说点你感兴趣的科普知识。看完文章,记得点个赞和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