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经济大动脉之一莱茵河正在经历“干旱年”,令德国的这个夏天格外难熬。

莱茵河联通德国和瑞士与欧洲最大海港——荷兰鹿特丹,堪称欧洲经济的“生命线”,新近预测显示,德国工业巨头货运依赖的这一生命线正处在可能断航的超低水位。

莱茵河水位最新 通胀雪上加霜(1)

德国联邦水路与航运管理局(WSV)数据显示,当地时间8月2日周二,法兰克福附近市镇Kaub段的莱茵河官方统计水位降至23.6英尺(约合60厘米),为至少二十年来历年同期最低水位,上一次降这一低位还是在2018年12月。

而且WSV预计,到本周六,Kaub段的莱茵河水位还将进一步降至18.5英寸(约合47厘米)。

莱茵河水位最新 通胀雪上加霜(2)

假如真降至那一水平,Kaub段距离驳船彻底无法航行仅相差2.5英寸(约合7厘米)。

莱茵河水位最新 通胀雪上加霜(3)

对于最近莱茵河水位下降,船舶经纪公司Riverlake表示,为提升浅水河段的航行能力,莱茵河上游到鹿特丹之间的驳船货运量已下降至货运能力的三分之一。而减少货运能力推动了船运成本接近历史高位。莱茵河的低水位意味着,能够运往德国内陆地区的驳船只能有大约三成的运力可以利用。

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 分析师 Sabrina Kernbichler 认为,由于煤炭市场紧张且莱茵河水位低,因此燃料难以交付,未来几个月德国只有65%的煤炭产能可用。

能源顾问公司 Facts Global Energy 的欧洲石油业分析师 Josh Folds 预计,莱茵河水运的干扰将迫使企业寻找替代的陆上运输方式,比如铁路和货车运输。

德国国家气象局(DWD)的气象学家 Andreas Friedrich 认为,近期内形势不会缓和,因为长期模型预计,干旱的状况可能未来几个月持续。

对德国经济影响多大?通胀“雪上加霜”

两周前的7月20日,德国贝伦伯格银行的经济学家 Salomon Fiedler 援引基尔研究所的分析称,在每天水位低于78厘米(31 英寸)阈值的一个月内,德国工业生产“比正常年份同期下降约1%”,而当月的低水位还会对次月的经济活动产生延迟影响,从而使整体影响达到约1.5%。

数据显示,由于通货膨胀、乌克兰危机和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今年6月,德国零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实际下降8.8%,为该国零售额自1994年以来的最大同比降幅,表现不及市场预期的下降8.0%。

德国的经济正在趋于疲弱:零售崩了、GDP陷于停滞、通胀“高烧不退”,曾经助力德国经济腾飞的几大因素如今都变得“摇摇欲坠”。

Fiedler 还表示,莱茵河的低水位可能对德国经济产生与2018年低水位类似的影响,当时,一些地方的水位降低到只有30厘米,使得大型货驳无法通航。

许多生产商求助于其他运输方式或使用较小或部分装载的驳船,所有这些都推高了生产商的运输成本。一些制造商甚至被迫停产,增加成本并扰乱供应链。

不过,当前的情况与四年前略有不同,因为德国经济目前已经走向衰退,可能会抑制工业生产,进而抑制对航运的需求。与此同时,疫情和地缘冲突带来的供应链瓶颈正在导致德国工业企业库存枯竭。

媒体指出,内河航运负担德国国内三分之一的原油、天然气和煤炭运输,占德国货运总量的5%到10%,而内河航运中约80%都依靠莱茵河水运。重要水运枢纽Kaub的河段低水位可能激化欧洲能源危机,甚至刺激通胀进一步走高,促使欧洲央行更激进加息。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