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2年9月30日是中国第九个烈士纪念日。

回望历史,千千万万的革命烈士,怀揣家国理想,置生死于天地间,用热血和不屈换来光明与和平。他们所承载的铿锵正气,正是中国人不倒的信仰。

彼时,穿越战火与硝烟,一封家书抵万金。今天,跨越时间和空间,重温一封封书信,英烈精神仍在字里行间激励着我们。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澎湃新闻刊出部分英烈家书和青年来信,见字如面,英魂相传。

字里行间致陈乔年(字里行间致陈乔年)(1)

陈乔年。上海市龙华烈士纪念馆 供图

陈乔年(1902-1928),安徽怀宁人,陈独秀次子。

1919年底,陈乔年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共旅欧支部领导成员之一。1923年,他到苏联学习,次年回国。

1926年,中共北方区委组织群众声讨英美日等八国无理通牒中国的罪行,游行队伍行进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陈乔年被敌人刺刀刺伤胸口,但他仍然忍痛组织群众撤离。

1927年,陈乔年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5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大革命失败后,他秘密深入工厂、机关和学校,恢复被国民党反动派破坏的党组织,重新聚集革命力量。

1928年,陈乔年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宁死不屈,最后光脚走在血水和泥水里,遍体鳞伤,从容赴死,年仅26岁。

牺牲前,狱中的战友为陈乔年即将被害十分难过,他却乐观地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字里行间致陈乔年(字里行间致陈乔年)(2)

字里行间致陈乔年(字里行间致陈乔年)(3)

陈乔年的履历表。@央视国家记忆 图

以下是一位青年对陈乔年的缅怀: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我是一位21世纪的新青年,一位忠诚的共产党员,也是一位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高考后的那年暑假,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百年华诞。盛世平宁,山河寂静,鼓腹击壤,窗外璀璨绚烂的烟火倒映着百姓欣喜的面庞,我在庆贺声中沉沉睡去。

我是被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和混杂的低语声惊醒的。

黑暗的弄堂中,一列背着枪的官兵模样的人从我面前急速跑过。

“抓住他们......一个都不能留!”凶恶的低语声在我耳边炸响。

我的余光向身后一瞥,两个模糊的身影出现在一户人家的后院,并在高高的围墙前停下了脚步,似在犹豫和无措。

身体比大脑先一步行动,潜意识告诉我应该帮助身后似乎陷入危机中的二人。

“踩在我的肩膀上,你们快走!有人要来抓你们了!”我蹲下身,吃痛地忍住肩头的重量,感受到身材较为魁梧的那名青年先用自己的双肩帮助相对瘦小的另一人攀上墙头。

“哥,你快上来。”已经站在墙头的青年拉了一把踩在我肩上的人,两人将要成功脱险。

在他们即将离去时,相对瘦小的男孩转过脸来,真挚的眼神望向我:“谢谢。”

我愣了愣,他稚嫩而清秀的面庞看似也不过才十岁出头,怎会遭到如此居心叵测的追杀?

一阵眩晕袭来,我陷入了黑暗。

再清醒过来时,我身处在人流汹涌的城市街头。老上海那熟悉又陌生的景象无一不宣告着我来到了一个世纪前的中华民国。

一辆黄包车从我身旁擦肩而过,扬起一阵黄尘。

我的目光被前方一个瘦小的身影吸引,他的后背佝偻着,几近形成了九十度,背上堆叠着两袋加起来比他还要大而重的麻袋,一步一步缓慢而沉重地向前走着。

当他在他人的协助下将背上的货物卸下时,终于到了休息的时间。

只见他转过脸来,一张令我熟悉的面庞上沾染着满脸的灰黑色污垢,他却毫不在意地用褴褛的衣衫擦了擦额角的汗水,就着自来水津津有味地啃起来一只干硬的夸饼,还不时对身旁年长的青年露出一个清澈而满足的微笑......

不知为什么,许是面前男孩苦中作乐的笑容太具有感染力,许是心疼他承担着在他这个的年纪本不应该承担的责任与重担,泪水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我的眼眶。

而后,在黑暗与光明的交替中,我又来到了许多地方,看到了很多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那个少年。

在巴黎街头的小书店用流利的法语吆喝着出售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书籍的他、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大会合影时意气风发的他、北京与上海夜幕降临后仍挑灯伏案工作的愈发稳重的他......直到临刑前遍体鳞伤仍然微笑着对狱友说出“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的他。

当我泪流满面地转醒,映入眼帘的是21世纪我的房间温馨的布局时,我才明白方才我所经历的那一切只不过是一场梦。

可是真的仅仅是一场梦吗?

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中国人民绝不应该忘记的一位英勇的革命烈士,陈乔年。

年幼时因为父亲陈独秀而遭到追杀与哥哥陈延年逃往上海,勤工俭学来到法国,革命信仰的转变由此发生,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在情同手足的哥哥牺牲后仍然义无反顾地接替哥哥的工作直至年纪轻轻牺牲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枪口下.......

历史教材上未曾提过他,英烈传记上只留下记载他的只言片语,相隔许久的历史长河中只留存着几张模糊的照片与他在“职业”那一栏写着“革命”的手迹......

无法准确叙述究竟关于他的哪一段记忆最令我印象深刻,但我永远无法告诉别人,我曾亲眼“见”过他,陪同着见证过他那段艰辛却也异常光辉的革命岁月......

今世如他所愿,故人若望江南,且折“桃花”相忆。

我想,是时候去龙华烈士陵园拜访一下这位小英雄了。

吴双 敬上

字里行间致陈乔年(字里行间致陈乔年)(4)

赵冠群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