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荣成的成山位于胶东半岛的最东端,有天尽头之称。如果你到那里转一转的话,不仅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山海风光,还能发现当地的两大典型姓氏:从成山到龙须岛一条线上,附近很多村子的村民,要么姓袁,要么姓蔡。

追溯起来,成山的袁姓和蔡姓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尊奉的一世祖都来自南方,虽然是不同的省份,但原籍的村子名字居然相同;此外两人的名字中都有个“忠”字,并且都在明朝时当过“将军”,后来都调到成山卫任职,子孙因此落户生根,以此看来,确实很是巧合。

山东威海邓姓的起源(威海荣成的袁姓和蔡姓很有渊源)(1)

(成山镇附近的荣成六中)

其中,泊南崖村袁氏族谱记载,始祖名叫“袁忠”。原籍江南安徽省凤阳府定远县大柳村,明朝洪武三十年,袁忠被封为明威将军,调到成山卫任职(荣成县志载:任成山卫指挥佥事)。后来,袁忠的子孙从成山卫城再向东迁徙,于明万历年间建立落凤岗村,后有分支迁徙到附近的马家疃和泊南崖等村。

(落凤岗村的凤凰雕塑)

成山蔡姓家族的历史与袁姓家族大同小异,只是在迁徙年代上稍晚一些。成山蔡姓的始祖名叫蔡忠,原籍江南扬州府江都县大柳村(袁姓是安徽的大柳树)。在明朝初年的战争中,蔡忠殉国,被追封为明威将军、怀远卫指挥佥事,称号和职务均由嫡系子孙世袭。到了明永乐年间,成山蔡姓的二世祖蔡敬从怀远调到成山,也担任成山卫指挥佥事。

山东威海邓姓的起源(威海荣成的袁姓和蔡姓很有渊源)(2)

(龙须岛附近风景)

很多读者或许会有疑问:袁姓和蔡姓的祖先都是明威将军,都是成山卫指挥佥事,这不是重复么?如果简单了解明代官制的话,就很好理解。在明代,明威将军是一个笼统的称号,理论上正四品的武官都加此官衔;而成山卫的指挥佥事也有很多,史料记载,成山卫指挥使司洪武十三年(1380年)设,置指挥使3人,指挥同知4人,指挥佥事10人,因此袁姓和蔡姓同时担任这个职务,就不足为奇了。

明威将军和指挥佥事这两个官职,都可以世袭,其中成山蔡氏家族传到第10代,直到明亡清兴才终,袁姓家族应该也是如此。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袁姓和蔡姓如今在整个荣成市也算是比较大的姓氏,根据上世纪80年代的统计,当时袁姓人口超过7000,蔡姓人口超过5000,他们大都出自成山,也有部分是其他分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