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腻、很紧、不松散、不干净,这些其实都是近些年来老师们常说的一些“黑话”,可以理解为美术行业术语。当然,这样的形容词汇对学生而言具体指什么,如何改进,不理解的学生面对这样的评价无疑一头污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具体改进。

从作品的角度而言,绘画中的油腻主要还是指不在结构上,试图糊弄过去,对于结构的不明确。

关于油腻的概念这位回答也已经阐述的很清楚了:

绘画干货色调怎么画才有高级范儿(什么叫做油腻的绘画)(1)

在我教学过程中常常经历有学生不会排线,也不懂肌肉的肌理走向或物体的光源结构,在画结构时不停的蹭、用擦笔或纸巾反复涂抹,导致画面缺少细节和肌理感,出现所谓的“腻”或者“油”的感觉。

绘画干货色调怎么画才有高级范儿(什么叫做油腻的绘画)(2)

这样的情况往往在初学者或者下笔极为谨慎的人身上体现,以“小碎调子”铺画面,作画缺少重点,优柔寡断、反复涂改,一方面显得画面很平、很圆滑,所有的轮廓浮于表面,调子没有在结构上,另一方面是所表现出来的材质与真实的肌理不符。

绘画干货色调怎么画才有高级范儿(什么叫做油腻的绘画)(3)

造成油的原因有很多:对结构的不了解、对肌理的刻意模糊和忽略、排线的技术不熟练、揉擦太多、太注重局部等等。

如何改善这样的“油腻”特质呢?我经常强调要画在“点”上,结构明确。一幅好的作品一定是有重点的、抓人眼球的,画面的重点可以只有突出的一两点,但一定不能是均匀的很多点。

在此举几张素描大师鲁本斯的作品浅作分析。

绘画干货色调怎么画才有高级范儿(什么叫做油腻的绘画)(4)

在这张画面上,鲁本斯用笔十分清淡,尽管在头发部分画家采用了更多的线条进行勾勒,但还是可以看出其根根分明的线条走向。虽然头发用笔较多,但在细节上,这个小孩的面部转折和轮廓起伏显然采用了更多刻画,即所谓的“点”。

正是这样的“点”使得画面重心所有突出,而非涂抹所形成的“平”的状态。

画面的油腻除了结构不明确外,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黑白灰对比拉不开,我这里所讲的黑白灰并不单纯指画面中的黑白灰关系,而是附于结构,体现结构关系的黑白对比。

我经常会拿古典素描给同学进行举例:我个人是非常喜欢古典素描的,如鲁本斯、安格尔及米开朗琪罗等大师的作品。古典素描是在不受明暗干扰的情况下记录块面的形状、皮肤的纹理、物体的起伏等,优秀的古典素描的排线和关系对比、结构的把控是十分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的。

绘画干货色调怎么画才有高级范儿(什么叫做油腻的绘画)(5)

绘画干货色调怎么画才有高级范儿(什么叫做油腻的绘画)(6)

另外一些优秀的素描在明暗对比和结构处理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绘画干货色调怎么画才有高级范儿(什么叫做油腻的绘画)(7)

绘画干货色调怎么画才有高级范儿(什么叫做油腻的绘画)(8)

可以明显看到这些作品在黑白灰的关系处理及结构的展现上并未“过分”,一方面恰到好处,一方面又留有余地。

在实操上,我给学生最主要的建议是不要过度修改。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在作画时下笔要利索,相信自我判断。切忌拖泥带水磨磨蹭蹭,在有基础的情况下应充分相信自己对结构的把握,不要试图在不了解结构的情况下盲目的用涂抹“糊弄”过去。

其次,在作画时需要把握住素描的度,不要画太多次,否则素描纸及画面的缝隙都会被塞满铅色,画面相应的也会变油。

再有,在素描画材的选用上也要注意,初学者不应选用b数太高的铅笔进行整体画面的创作,在部分细节重处加以刻画即可,或选用炭笔,相较于铅的反光性,炭笔即使涂抹后其油腻感也相对少一些,在刻画和涂抹时时刻注意纸张和铅笔的配合。

总的来说,多比较,多观察,在结构关系上更加明晰能够大大减轻大多数因结构不明而带来的“油腻感”。希望你在素描学习上不断精进,避开“油腻”这个大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