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

既是具像的史书

也是传世的艺术

由古建筑延伸出很多成语

这些成语的含义与本意早已大相径庭

我们来一起看看那些与古建相关的成语

由古建引申而来的成语

勾心斗角

也作钩心斗角,出自杜牧的《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原形容宫殿建筑的结构交错精致,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古代描写文物文化的成语(文物总动员关于古建的成语)(1)

勾心:各种建筑都向中心区攒聚

古代描写文物文化的成语(文物总动员关于古建的成语)(2)

斗角:屋角相互对峙,好像兵戎相斗

两面三刀

“两面三刀”原是古代的一个建筑术语,是瓦工砌墙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更是瓦工技术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后来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

古代描写文物文化的成语(文物总动员关于古建的成语)(3)

“两面”是指砖的两个粘结面,一般是指下面和一个顶面或侧面。“三刀”是指砌一块砖时,分三次把灰泥抹在这两个面上,技术差的师傅,要“四刀”甚至“五刀”才能完成。

分庭抗礼

古代建筑里,庭院较大,是主人接待尊贵客人的地方,“分庭抗礼”说的就是古代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以示平等。“抗礼”原为“伉礼”,谓以平等的礼节相待。出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夫子犹有倨敖之容。”后用来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等或互相对立。

五脊六兽

中国宫殿式建筑,有上脊五条,四角各有兽首六枚。五脊,指正脊及四条垂脊。正脊两端有龙吻,又叫吞兽。四条垂脊排列着五个蹲兽,统称“五脊六兽”。这是镇脊之神兽,有祈盼吉祥、装饰美观和保护建筑的三重功能。

古代描写文物文化的成语(文物总动员关于古建的成语)(4)

出自老舍《四世同堂》:“这些矛盾在他心中乱碰,使他一天到晚的五脊六兽的不大好过。”北方话里形容人闲的发慌、百无聊赖,现代成语五脊六兽多用来形容因有非分之想而忐忑不安。

古代描写文物文化的成语(文物总动员关于古建的成语)(5)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点纳闷

怎么这几个成语大部分都是贬义词呢?

别急,褒义词马上就来

每一个都是“凡尔赛式”成语

用来形容古建的成语

雕栏玉砌

出自南唐李煜《虞美人》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来形容富丽的建筑物。

雕梁画栋

出自元代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光闪闪贝阙珠宫,齐臻臻碧瓦朱甍,宽绰绰罗帏绣成栊,郁巍巍画梁雕栋。”原意指在栋梁等木结构上雕刻花纹并加上彩绘,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艺术。后来也指房屋华丽的彩绘装饰。

古代描写文物文化的成语(文物总动员关于古建的成语)(6)

金碧辉煌

出自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众以为金碧荧煌,臣以为涂膏衅血。”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比喻陈设华丽。

钉头磷磷

出自唐代杜牧《阿房宫赋》:“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意思是建筑物上一颗颗的钉头光彩耀眼。

丹楹刻桷

出自《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丹桓宫楹。”意思是柱子漆成红色,椽子雕着花纹,形容建筑精巧华丽。

古代描写文物文化的成语(文物总动员关于古建的成语)(7)

飞阁流丹

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飞阁是指架空建造的阁道,流丹意为彩饰的漆鲜艳欲流。飞阁流丹意思是凌空建造的阁道涂有鲜艳欲流的丹漆,形容建筑物的精巧美丽。

还有很多和古建有关的词汇

如门当户对、鳞次栉比、

祸起萧墙、背山起楼等

欢迎大家在留言里继续补充

古建筑是中华文化瑰宝

方寸间却演绎着千古华章

不但具有悠久的历史

而且以它独特的风格和历史意义

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和科学价值

古代描写文物文化的成语(文物总动员关于古建的成语)(8)

古建筑和其他一切历史文物一样

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

保护古建筑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和城墙守护人一起

用心守护古建吧

古代描写文物文化的成语(文物总动员关于古建的成语)(9)


主编|王恬 编辑|知非 校对|滢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