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难免由于各种原因外伤导致皮肤出现伤口,我们若懂得如何正确地处理这类伤口,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微生物感染,加速伤口的愈合并减少留下疤痕的可能。

伤口处理原则和正确步骤(伤口处理的几大误区)(1)

通常伤口的种类多为擦伤、刺伤、割伤、咬蜇伤、烧伤与烫伤等,其中有些比较表浅、组织损伤轻微的伤口可以自行处理,而对于比较深、局部损伤大、出血多的伤口,就需要马上到医院作进一步处理.

伤口处理的误区

误区一:保持伤口干燥

原因:如果皮肤伤口干燥,易附有硬痂,新生表皮细胞难以移动,伤口愈合时间会变长。

正确做法:让伤口有适当的湿度才会加速愈合。

伤口处理原则和正确步骤(伤口处理的几大误区)(2)

误区二:多涂药水

原因:消毒是必要的,但不可多涂消毒药水,它们会破坏肉芽组织,降低白细胞活性而影响伤口愈合。

正确做法:消毒动作要迅速,用酒精棉球由中央向外擦洗伤口周围的皮肤2~3次即可,然后再用生理盐水把消毒剂冲净为好,注意消毒剂不可擦洗伤口内创面。

伤口处理原则和正确步骤(伤口处理的几大误区)(3)

误区三:必须用抗生素

原因:局部使用抗生素药膏会影响伤口愈合

正确做法:除非感染已经发生,不然不要用抗生素。

伤口处理原则和正确步骤(伤口处理的几大误区)(4)

误区四:伤口紧包

原因:伤口的愈合,必须有“氧”,因此伤口包扎一定要透气。

正确做法:小的表皮伤最好暴露,不用覆盖。

伤口处理原则和正确步骤(伤口处理的几大误区)(5)

误区五:每天换药

原因:频繁换药反而会使伤口受到污染,且破坏刚刚长好的组织,加重瘢痕的形成。

正确做法:换药时间间隔应根据伤口具体情况而定,有引流物者应及时更换敷料,无引流物者可3~5天更换1次敷料。

伤口处理原则和正确步骤(伤口处理的几大误区)(6)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宣武普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