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笔“狗”销的年尾巴上,“猪”事果然开始顺利。

昨晚一条广告短片疯狂刷屏,好笑、有趣、有梗、熟悉,还特别打动人

“半隐身”状态的主角,就是个猪。

那头在全中国,除了二师兄之外最红的猪——

小猪佩奇。

啥?还有人没看过?

赶紧戳,这短片看十遍也不亏——

啥是佩奇

不得不说,导演张大鹏是个狠人儿啊,生生把卖货的广告片,给拍成了工整的黑色幽默短片,打了一手漂亮的错位

不仅形式上打了错位,创意也在利用“错位”。

短片一开始抛出的问题:啥是佩奇?

什么叫佩奇深夜刷屏(啥是佩奇刷屏我有必要提个醒)(1)

肉叔看到这就已经想笑了——

还用问吗,哪怕肉叔这种一秒《小猪佩奇》都没看过的人,也知道“啥是佩奇”。

但它利用主角信息脱节到,连这么大众的文化符号都不知道的强烈错位对比,一下子就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紧接着,还是一系列快速剪辑的错位对比。

有人以为是日本来的老师,有人以为是洗衣液,有人以为是一种“棋”。

什么叫佩奇深夜刷屏(啥是佩奇刷屏我有必要提个醒)(2)

什么叫佩奇深夜刷屏(啥是佩奇刷屏我有必要提个醒)(3)

什么叫佩奇深夜刷屏(啥是佩奇刷屏我有必要提个醒)(4)

张大鹏黑色幽默的点,就在于知道观众看到这种“错位”会笑——

因为我们太熟悉“啥是佩奇”了,所以这帮人越不知道“啥是佩奇”就越好笑。

然而吧,就在大家乐乐呵呵的时候,他反手回马枪杀到,又打了所有观众一记措手不及——

这种错位的本质,是让人心酸的。

老爷子不知道孙子想要的佩奇是个啥,又没有信息获取渠道,只能东打听西打听,最后才在年夜饭上,拿出了盲人摸象摸出来的“硬核朋克佩奇”。

什么叫佩奇深夜刷屏(啥是佩奇刷屏我有必要提个醒)(5)

张大鹏啊张大鹏,你可真是个狠人儿呐!

能在黑色幽默里,把“过年、团圆、返乡、留守老人”一系列只有中国人才有的,而且是只有中国人在特点时间段才有的泪点,毫不做作、毫不煽情地切进来。

厉害。

什么叫佩奇深夜刷屏(啥是佩奇刷屏我有必要提个醒)(6)

因为片子本身牛逼,又蹭上了大众文化符号和春节返乡的两大热点,不刷屏天理难容呐。

效果也好。

比如肉叔这种离家千里,看央视“回家过年”公益短片都恨不得哇哇流两包热泪的人,都因为广告片,而对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有了一丝期待。

甚至因为主题,对“小猪佩奇=低龄向”的刻板印象也有了一点点改观和提升。

于是跑去看了看《小猪佩奇过大年》的“真实预告片”,发现不对劲了……

好你个张大鹏啊张大鹏,又是,“错位”。

什么叫佩奇深夜刷屏(啥是佩奇刷屏我有必要提个醒)(7)

导演张大鹏

不得不提一下,张大鹏除了是广告片《啥是佩奇》的导演,还是大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导演

但两部片,两码事。

《啥是佩奇》,是成人向的,是有阅读门槛的。

《小猪佩奇过大年》,还是原本的低幼向的,还是有理解上限的。

想想看,《啥是佩奇》感动了谁?

成年人。

本质上,是想把原本目标受众之外的成年人群体,也稍微往电影院里拉一拉。

并且,它优秀地做到了。

张大鹏本人的微博评论里就不少人说:

拍得实在太好了,哭了好几回,respect!

导演你以后多拍电影吧!

什么叫佩奇深夜刷屏(啥是佩奇刷屏我有必要提个醒)(8)

豆瓣上有人恨不能现在就买票。

开始以为是普通的儿童动画片,宣传短片给个满分,期待下上映(@Xiao-ao-ao)

要拉男人一起看(@菲苾卡夫卡)

什么叫佩奇深夜刷屏(啥是佩奇刷屏我有必要提个醒)(9)

什么叫佩奇深夜刷屏(啥是佩奇刷屏我有必要提个醒)(10)

注意看时间戳,几乎全都是在今天,也就是广告片病毒式传播之后标记的。而且,留言的都不是小孩子。

但《小猪佩奇过大年》,成年人真的能欣赏得来么?

肉叔没看过,不敢下结论,但肉叔敢帮大家存个疑,或者说打个预防针

故事分两段,穿插进行:

现实线,汤圆和弟弟饺子,跟爸爸妈妈生活在温暖的大家庭,今年春节,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跟他们一起过年,经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什么叫佩奇深夜刷屏(啥是佩奇刷屏我有必要提个醒)(11)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动画线,从预告片上来看,是爸爸给汤圆和饺子讲了“小猪佩奇”的故事:

佩奇和弟弟乔治,来中国体验春节,认识了两个好朋友,大熊猫汤圆和她弟弟饺子,他们一起体验了传统习俗,经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什么叫佩奇深夜刷屏(啥是佩奇刷屏我有必要提个醒)(12)

是的,你没有看错,它不是多数人以为的“动画片”,而是一部真人动画”。

真人动画嘛,从1988年的《谁害死了兔子罗杰》之后,我们见得也多了。《空中大灌篮》《精灵鼠小弟》《泰迪熊》,都是用真实场景 动画人物的组合。

什么叫佩奇深夜刷屏(啥是佩奇刷屏我有必要提个醒)(13)

祖师爷《谁害死了兔子罗杰》

《小猪佩奇过大年》做了点已经不算创新了的创新(毕竟《春田花花同学会》13年前就干过了)。

现实部分,不会出现动画人物;动画部分,也不会出现现实场景。

现实是纯现实,动画是纯动画

什么叫佩奇深夜刷屏(啥是佩奇刷屏我有必要提个醒)(14)

这么操作的目标也很明确,预告片里直接坦白:

动画部分,就是想确保看片主力,小朋友们;现实部分,是为了兼顾成年观众

什么叫佩奇深夜刷屏(啥是佩奇刷屏我有必要提个醒)(15)

跟《熊出没》《喜羊羊》还有点不一样,《小猪佩奇》不仅小孩子爱看,成年人也不是完全看不下去

《小猪佩奇过大年》延续和强化了这一点。

那说白了,《啥是佩奇》也是为配合这个目标,有针对性打出的“错位战术”:

避开电影本身,以纯粹成人向的短片,吸引成年观影群体,推高票房。

但问题随之而来,成年人真的能享受,号称为了“兼顾成年人”的现实剧情部分么?

够呛。

什么叫佩奇深夜刷屏(啥是佩奇刷屏我有必要提个醒)(16)

比如扮演奶奶和姥姥的归亚蕾和方青卓两位老师,形象上一个时髦些,一个土了些。

又是错位的黑色幽默?

不是,这次真的就是一眼就能看穿的简单笑话。

时髦的“归亚蕾”拽了拽花丝巾,有点得意地跟土鳖亲家炫耀:

平时啊,我就喜欢身上,带那么一点花

什么叫佩奇深夜刷屏(啥是佩奇刷屏我有必要提个醒)(17)

镜头一转,乡土味浓重的“方青卓”精神上翻着白眼地客套一下“好看!”然后脱了外套,露出了:

什么叫佩奇深夜刷屏(啥是佩奇刷屏我有必要提个醒)(18)

嗯,花棉袄。

你说成年人会笑么,可能吧,可能会刺激到。

但……

在真实预告片里,看不到《啥是佩奇》中成人化的黑色幽默,而是只有低龄向的视觉搞笑。

你搞我一下两下我可能会笑,但你一直这么搞我,恐怕正常的成年人是真的没办法全程陪你笑。

什么叫佩奇深夜刷屏(啥是佩奇刷屏我有必要提个醒)(19)

换句话说,《啥是佩奇》的火爆,反倒让肉叔为《小猪佩奇过大年》捏把汗。

错位的营销,不可否认客观上真的会把观众吸引进电影院。

可你的错位,差距越大,观众体验的落差也就越大。

远的不说,前阵子的《地球最后的夜晚》,明明目标受众就是一小部分文艺青年中特别喜欢毕赣的这一小部分,偏偏错位营销成爱情大片。

你不崩谁崩。

不过考虑到小猪佩奇的大众认知程度,真买票去看的成年人,也多多少少有个心理预期,这就是陪孩子看的电影。

只是,肉叔想再提个醒:

陪孩子看,不要紧,再不济也是《熊出没》和《喜羊羊》。

别因为《啥是佩奇》,就调高对《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心理预期。

真摔了,会真疼。

什么叫佩奇深夜刷屏(啥是佩奇刷屏我有必要提个醒)(20)

编辑:火云鞋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