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里有“寻找”、“医治”、“看望”等前后字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字词语在这些词语中,有一部分,方言和普通话各用不同的字,形成两两对应这种情形主要表现在口语中,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浙江台州话方言大全?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浙江台州话方言大全(是寻还是)

浙江台州话方言大全

普通话里有“寻找”、“医治”、“看望”等前后字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字词语。在这些词语中,有一部分,方言和普通话各用不同的字,形成两两对应。这种情形主要表现在口语中。

比如“寻找”。普通话说“找人”、“找不着”,台州人讲“寻人”、“寻弗着”。“医治”,普通话有“治病”,我们说“医病”。“这个病能治好”,方言说:“这毛病医得好”。“看”“望”两字意义相同,台州方言用“望”。“看见”叫“望着”,“看病”说“望病”。

再看几组同是动词的词语。1,“下落”:“下雨”、“下班”、“下车”,土话讲“落雨”、“落班”、“落车”。“下课”,上年纪的人都说“落课”。2,“穿着”:“穿衣服”叫“着衣裳”,“穿不进去”叫“着弗进”。 3,“回转”:“回来”土话讲“转来”,“回去”讲“转去”。 4,“挑拣”:“挑食”台州话叫“拣食”,“挑肥拣瘦”叫“拣肥拣赤”,“挑出来”叫“拣起”。 5,还有“旋转”:“在门口转来转去”本地人说“在门口头旋来旋去”,“转圈”叫“旋头圈”。 6,“踩踏”也一样。“踩我脚了”叫“踏我脚的噢”,“别把书踩了”方言说“肖拨书踏噢”。7,“浸泡”,方言用“浸”,如:水浸糕(泡在水里以延长保质期的年糕),要洗个衣裳浸水的起(先泡在水里)。 8,还有个例子是“行动”。“动”方言叫“行”,在这儿读音同“营”,升调,跟“螾(青蟹)”同音。例如:快滴,我双手弗会行噢(快点儿,我的手动不了了);蟹呒死,还有行个(还会动的);行记行记(一动一动的);我呒行着,肖吵我(我没动过,别骂我);你个老爷物事,行记拔无用噢(你这个老爷东西,一动就坏了)。

以下是名词的例子。1,房屋,土话用“屋”。如:买屋(买房子)、起屋(盖房子)、屋顶(房顶)。2,脸面,方言用“面”。如:面桶(脸盆)、洗面(洗脸)、面汤(洗脸水)。3,坟墓,普通话用“墓”,土话说“坟”。比如:做坟(修墓)、上坟(扫墓)、坟签(墓碑)。4,棍棒,方言爱用“棒”,如:棒冰(冰棍)、拐棒(拐棍)。5,腿脚,方言里不大有“腿”的说法,一般只用“脚”。如:长脚(腿长的人)、脚肚(腿)、双脚(双腿,也指双脚)。6,橱柜,方言爱用“橱”。如:衣橱(衣柜)、大橱(大衣柜)、夜壶橱(床头柜)、五斗橱(五斗柜)。

再看看形容词的例子。1,宽阔,方言多用“阔”。如:宽度叫“阔向”,宽敞叫“长阔”。2,狭窄,方言用“狭”。如:个条路候狭个(很窄)。3,干燥,方言用“燥”。如:口燥(嘴巴干、口渴)、衣裳燥噢(衣服干了)。4,疼痛方言则用“痛”。如:条肚痛(肚子疼),牙齿痛(牙疼)。5,细小,台州话用“细”。如:大细(大小)、细细个(小小的)、细脚牙(小脚丫)。6,呆傻,“傻”是普通话,方言说“呆”。如:呆大(傻瓜)、呆大大(傻乎乎)、呆鼎鼎(傻呆呆)。7,疯癫,“癫”是方言。如:癫噢(疯了)、老癫(疯子)。8,破碎——衣裳碎噢(衣服破了)、碗敲碎噢(碗打破了)。9,乌黑——染乌(染黑)、乌衣裳(黑衣服)、乌皮(黑皮肤)。10,麻木——木药(麻药)、手木噢(手发麻了)。

我们说这些词语在口语里形成对应只是笼统的说法,并不是绝对的。比如,方言也用“看”字,但跟“望”有分工。“好望”指内容好看,如“电视好望”、“书好望”、“戏好望”。“好看”指漂亮,“孬看”指不漂亮、丑,看读作“欠”。再如,台州方言也说“找”,如“找对象”,那是吸收普通话词语的结果。也有一些正在发生变化。比如,在“穿着”中,说“穿”的人越来越多了。在“行动”中,说“动”的人越来越多了。

总的来说,方言和普通话的这些对应关系现在基本上都保留着。

来源:中国台州网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