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gé)是我们都很爱吃的东西,那么在训诂学里它有什么样的解释呢?和国学小喵一起听王宁老师讲吧~喵

雪蛤食评(舌尖上的训诂说蛤)(1)

雪蛤食评(舌尖上的训诂说蛤)(2)

雪蛤食评(舌尖上的训诂说蛤)(3)

蛤与蚌是我国最早食用的水产之一。《周礼•天官》记载:“鳖人掌取互物,以时簎鱼、鳖、龟、蜃凡貍物。春献鳖蜃,秋献龟鱼。祭祀共蠯、蠃、蚳,以授醢人。”而“醢人”所掌的“馈食之豆”有八,即:“葵菹、蠃醢、脾析、蠯醢、蜃、蚳醢、豚拍、鱼醢”。这些记载表明,古代的蛤是和鱼、甲鱼等一起制成祭品以充祭祀的,同时也供宫廷内食用。古代的蛤大的叫蜃,小的叫蛤,蛤又名蛎,是圆的,都能食用。这些软体动物埋藏在泥中,到了春天,鳖人从泥里把它挖出,所以叫“貍(mái)物”。

雪蛤食评(舌尖上的训诂说蛤)(4)

蛤早在远古就在人类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了,商代的金文里有

雪蛤食评(舌尖上的训诂说蛤)(5)

字、

雪蛤食评(舌尖上的训诂说蛤)(6)

字,甲骨文作

雪蛤食评(舌尖上的训诂说蛤)(7)

形、

雪蛤食评(舌尖上的训诂说蛤)(8)

形,这就是十二地支中的“辰”字,也就是“蜃”的古字。可以看出,原先画的是带壳的软体蚌蛤,以后变形似犁头般的农具。文字记载着古代的生活——蛤肉可以吃,而蚌壳则经过打磨后,可以作农具。《淮南子•氾论训》说:“古者剡耜而耕,摩蜃而耨。”这使我们理解,蛤为什么又叫蛎,俗称蛤蛎(gélì)。那是因为源于砺,砺是磨石,派生出需要打磨的蛎名来。我们还因此而理解,“農”(“农”的繁体字)、“耨”都从“辰”,也是因为“蜃”曾作过农具。由此当然可以推想,如果不是人们在农耕开始以前就知道食蛤,便不会想到用蚌壳作最早的农具!

传说蜃与蛤都是鸟变的。《国语•晋语》说:“雀入海为蛤,雉入淮为蜃。”《说文》说:“蛤,蜃属。有三,皆生于海:厉,千岁雀所化,秦人谓之牡厉;海蛤者,百岁燕所化也。魁蛤一名复絫,老服翼所化也。”翩跹翱翔的燕雀,投入恣肆雪蛤食评(舌尖上的训诂说蛤)(9)汪洋的雪蛤食评(舌尖上的训诂说蛤)(10)大海,化作外壳紧闭的蛤,这给蛤染上了一点神秘色彩,也给食蛤增添了隽永的诗意。

雪蛤食评(舌尖上的训诂说蛤)(11)

小篆 蛤

蛤制成醢(酱),大约曾是一种鲜美的食物,可惜今天民间已经很少有人这样烹食了。现代人吃蛤肉,多半是将它带壳煮熟,使壳张开,调以姜醋,饶有风味。蛤肉含高蛋白,营养也极丰富。南方的水产公司将丰产的蛎去壳,肉制成干儿,叫作淡菜,淡菜是一种清肺降压的好食品,爱吃的人很多,但人们都不知道它为什么叫淡菜。明代郎瑛在《七修类稿》里曾谈到,他见杭州人食蛤肉称食淡菜,最初以为“淡”是“啖”的同音借用字,“啖”当“吃”讲,虽勉强可解,但明明是软体动物,为什么叫“菜”呢?他还是不懂。郎瑛又曾见《昌黎集》(唐代古文家韩愈的文集)记载孔戣为华州刺史时,奏请免掉明州岁贡淡菜,“淡菜”也是写这两个字,更为使他不解。后来,他考得南海取珠者名“蜑(dan)户”,珠取于蛤,“淡”与“蜑”在上古双声,韵很近。“淡”韵收—m,“蜑”韵收—n,但宋元以后,—m已逐渐变为—n,蛤名“蜑”而写作“淡”,是因为宋元以后的口语中,“淡”成了“蜑”的同音借字。蛤肉是取珠人的常食,贱之如菜,所以叫淡菜。他的说法颇有根据。元代的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记载:“广海采珠之人,悬絙于腰,沉于海中,良久得珠,撼其絙,舶上人挈出之。葬于鼋鼍蛟龙之腹者,比比有焉。有司名曰乌蜑户,蜑音但。”看来采珠取蚌当时是个危险的职业,而从事这种职业的人确实以“蜑”命名。《说文•虫部》新附字里有“蜑”字,训作“南方夷也”。正如北方以牧羊为业者名羌一样,南方以采蚌为业者称蜑,都以其畜养获取之物命名。这正是蚌名蜑而写同音字“淡”的明证啊!

文章来源:王宁《训诂学原理》,原题《说蚌》,小编微有改动。

雪蛤食评(舌尖上的训诂说蛤)(12)

王宁,1936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北师大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主任,章黄之学在当代中国的重要传人。

特别鸣谢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敦和基金会

雪蛤食评(舌尖上的训诂说蛤)(13)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雪蛤食评(舌尖上的训诂说蛤)(14)微信号: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发请注出处

公众号主编:孟琢 谢琰 董京尘

责任编辑:许玮婧

专栏画家:黄亭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