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考场限时:18分00秒 实际用时: 分 秒,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可以满分过关的故事?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可以满分过关的故事(限时考场一条鱼的故事)

可以满分过关的故事

限时考场

限时:18分00秒 实际用时: 分 秒

分值:18分 实际得分: 分

一条鱼的故事

杨晓升

①母亲喜鱼,尤其是爱吃鱼。

②我小的时候,当乡村教师的父母用他们每月总共九十七元钱的工资养活我们全家六口:姐、我、两个弟弟和父亲母亲自己。让人揪心的是,母亲长期患有胃病。母亲胃疼的时候,愁眉苦脸,双手捂腹在床上“唉唉”一躺半天,令全家人坐立不安。父亲心疼,挤出钱每周去墟上为母亲买回三五两猪肉,加水及佐料炖烂,供母亲一人慢慢享用。如此奢侈的菜肴,令我们姐弟几个直淌口水。母亲吃着,却微皱着眉,还时常趁父亲不在时把肉分给我们,令我们姐弟四人既兴奋又纳闷。后来我们才发现,母亲最想吃、最喜吃的东西,其实是鱼!

③在南方乡村,鱼比猪肉便宜。父亲于是每周抠出钱来为母亲买鱼。只要有鱼,母亲便总是吃得津津有味,全家人于是乐了,禁不住逗她:“妈,您怎么天生就那么爱吃鱼呀?”此时,母亲就讪讪地笑:“我是属猫的,哪能不喜鱼?”

④那年盛夏,有一天我和二弟跟乡村小伙伴在池塘里游泳戏水。忽然一条大鱼受惊,在我跟前“呼”地高高跃出水面,蹦到岸上。我一喜,不由分说上岸奋力将鱼捉住。这是条鳙鱼,足有两斤重。二弟和别的小伙伴纷纷围过来,个个眉飞色舞,羡慕至极。我好不得意!拎奖品般连蹦带跳直奔家里,冲母亲报功。母亲见状,脸煞白煞白,冲我和二弟嚷:“……你俩不懂事哇,怎能去偷公家的鱼?”我和二弟使劲争辩:“这鱼不是偷的,是它自个儿跳上岸的呀!”母亲大怒:“那也是公家的!”并强令我们将鱼送回池塘放生。我不敢继续争辩,不情愿地拎着鱼往池塘走,二弟也怏怏地在我身后跟着。

⑤刚出家门,一位同龄的伙伴就堵住我,压低声音道:“喂,干吗把鱼放生,多傻呀!拿到我家去,今晚玩耍完了,在我家煮鱼粥,如何?”他眼神热切,我和二弟怦然心动。我眉一扬,大声嚷:“就这么办!”说着,慷慨地将硕大的鳙鱼递给他。我的心也过节般充满兴奋。我想,自己和二弟一个月都难得打次牙祭,把送到嘴边的鱼放回池塘,未免太亏了!

⑥这天晚上,我和二弟晚饭后便溜出家门,在月色溶溶的乡村之夜嬉戏玩耍。虽是耍着,内心却总记着那条鱼。于是,玩了个把小时,便直奔那位小伙伴家。他的父亲和大哥已经煮好了鱼粥。于是,我、二弟和另几个小伙伴美滋滋地饱餐了一顿鱼粥。吃罢,却不由得提心吊胆。幸好事后一切都相安无事,母亲也一直蒙在鼓里。

⑦直至我读完大学分配到北京工作,有次回家探亲,全家人在一块说笑时我又想起当年那条鱼,我和二弟都公开了那条鱼的真正去向。母亲听罢,皱着眉瞪着我和二弟,嗔怪道:“好哇——你们兄弟俩原来合伙糊弄我呐?!”

⑧我和二弟直乐。一会儿,二弟嘻嘻地问母亲:“妈,要是再有鱼跳上岸,又让我们逮着拎回家来,您还让不让我们送回去放生?”不料母亲瞪一眼二弟:“那还用说?不是你劳动或花钱换回来的东西,啥时候都不能要!”

⑨这次,我和二弟没再笑,望着生养我们的老母亲,久久说不出话来……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1月4日)

1

文意梳理。文章以鱼为线索展开叙述,请梳理文脉,在下面横线上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4分)

母亲爱吃鱼→

2

词语品析。分析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

(1)母亲见状,脸煞白煞白,冲我和二弟嚷:“……你俩不懂事哇,怎能去偷公家的鱼?”

(2)不料母亲瞪一眼二弟:“那还用说?不是你劳动或花钱换回来的东西,啥时候都不能要!”

 

3

手法分析。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你选择其中一处,并加以分析。(2分)

4

人物评价。你如何评价文中的这位母亲?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3分)

5

情境微写作。文章结尾,“我和二弟没再笑,望着生养我们的老母亲,久久说不出话来……”请揣摩“我”的心理,写一段“我”在心里对母亲说的话。(5分)

《一条鱼的故事》参考答案:

1.“我”捉到一条鱼 母亲让“我”把鱼放回池塘 邻居把鱼做成粥与我们共同分享 成年后谈送鱼的往事(每空1分,共4分) 2.(1)“煞白煞白”,生动地表现了母亲看到“我”和二弟把鱼“偷”回家时的生气神态。(2分) (2)“瞪一眼”,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永远不会做不劳而获的事以及她对孩子的严格要求。(2分) 3.示例一:用母亲爱吃鱼与母亲要孩子把鱼放生作对比,表现了母亲不占公家便宜的高尚品德。示例二:用母亲把鱼放生与邻居做鱼粥作对比,表现了母亲不愿占公家便宜的高尚品德。(结合原文指出对比1分,表现出母亲的品质1分) 4.母亲把好吃的偷偷分给孩子吃,说明她是个疼爱孩子的人。母亲坚持让孩子把鱼放回池塘,表明她是一个正直无私的人。(结合原文1分,表现出母亲的品质2分) 5.示例:母亲真是个好人!这么多年了,母亲依然坚守传统道德。感谢母亲的教导。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不能做违背道德良知的事,一定要经受得住各种诱惑,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让母亲幸福安心地过好晚年生活。(5分)

欢迎分享转发

语文报九年级(中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