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建立在生理、心理、伦理基础之上的并与社会因素密不可分的一种社会活动。人们在爱情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摸索、窥探爱的秘密,认识爱的实质,努力摸索爱情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结果。由此可见,爱情是社会活动和心理活动的统一,是男女间的一种最亲密的社会关系。爱情的本质是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内心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成为终身伴侣的强烈、稳定、专一的情感。

有诗人说,爱情是人类最永恒最持久的生命之火,是人生中最亮丽最迷人的娇艳之虹,是人性中最真挚最纯洁的情感之花。长久以来,爱情都是诗人和作家垄断的话题。

有“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的感悟;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

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思念;

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煎熬;

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的困惑;

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忠贞;

更有“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的无畏。

然而,也有刘兰芝与焦仲卿般的遗憾;梁山伯与祝英台般的悲情;孟姜女哭长城般的凄绝……

哲学家巴哈欧拉说过,结婚是爱情的坟墓,但是如果不结婚,爱情就死无葬身之地。对于爱情而言,婚姻只是一种行为规范,是可有可无的,可一旦承诺婚姻,就是双方之间的约束,就要承担责任和义务。在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承诺的同义词是束缚,我们向往承诺的同时,也必须接受束缚。著名漫画家朱德庸曾这样妙言爱情、婚姻和人生的关系:在爱情中,有人“视死如归”;在婚姻中,有人“视归如死”。

所以,当爱情遇到婚姻,爱会消失对吗。

所以任何爱都会消失对不对(所以爱会消失对吗)(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