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说:当今俄国有两座不可企及的高峰,厄尔布鲁士山顶峰和我。

他在拜访托尔斯泰之前,为穿一条什么样的裤子苦恼了一个小时。

他在生命最后一封信的结尾中,还在为“这边的德国女人穿戴没有格调”而感到沮丧。

如此帅气,可爱真实。

契诃夫巅峰之作(虽然会撒娇卖萌)(1)

他,是谁?

高尔基曾说:“每一个来到安东·契诃夫身边的人,会不由自主地感到自己希望变得更单纯,更真实,更是他自己。”

他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受欢迎的人!

“高尔基:你们这些鬼,知道吗?契诃夫送给我一只表!”

契诃夫巅峰之作(虽然会撒娇卖萌)(2)

他是最会撒娇卖萌的人!

“否则我就投河,我就上吊......您想要怎么样......”

“我将给您写短篇小说,您要多少,我就给您写多少,哪怕是一百二十万篇也行。”

契诃夫巅峰之作(虽然会撒娇卖萌)(3)

契诃夫巅峰之作(虽然会撒娇卖萌)(4)

他是最真实可爱的人!

“没有钱用,但又懒得去挣钱......我只懒到五月份,从6月一日起我就坐下来写作。”

“一句话,我真想揍你们俩,但又不能揍,因为你们可都是达官显要啊!”

契诃夫巅峰之作(虽然会撒娇卖萌)(5)

契诃夫巅峰之作(虽然会撒娇卖萌)(6)

他是一个很会“借钱”的人!

我还没有结婚,没有子女。生活颇不容易。多半夏天就会有钱了。啊,但愿如此!千真万确:一个小钱也没有!我还没学会借债,那是一种极大的麻烦事!

除了这种流行病以外,我还等待另外一种流行病,这种病是一定会传布到我的庄园来的。那就是缺钱。

我又生病,又心境忧郁,简直不像话。钢笔从我手里掉下去,我根本没法写作。

请您给我寄钱来。我没有钱了,而且似乎也没有地方可以拿钱。

……我囊空如洗,连出门的路费也没有了。……唉!我不会到您那儿去了。我是用低沉阴郁的声调说这句话的。

没有钱用,但又懒得去挣钱,请您给我寄一些钱来吧!我决不食言:我只懒到 5 月份,从 6 月 1 日起我就坐下来写作。

我希望来年春天我会有一大笔钱。我是根据迷信来判断的:没有钱就是快有钱了。

钱老是没有,而且不会很快就有,真要命。这样说来,我欠一千零四个卢布。……我急于偿清最后这点债务,因为我打算在您那儿再借新债。

什么?!这和我们所认识的作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的契诃夫有点不一样。

在我们印象中,关于契诃夫的介绍应该是这样的:

契诃夫巅峰之作(虽然会撒娇卖萌)(7)

契诃夫(俄国)

契诃 (hē)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juàn)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之王,著名戏剧作家。

1860年,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 于1月29日诞生于俄国罗斯托夫州亚速海边的塔甘罗格。在家里活下来的六个孩子中排行第三。

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是农奴,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契诃夫的祖父叶果罗夫·契诃夫陆续积累了一笔钱,终于在1841年为自己的全家赎了身。

契诃夫的父亲帕维尔·叶果罗维奇·契诃夫获得自由后在塔甘罗格当杂货店店主。对东正教十分虔诚甚至于狂热,这对契诃夫后来的的悲天悯人有着很深的影响。

父亲的商店经营惨淡,这使得契诃夫从小生活艰难。父亲的杂货铺倒闭后,他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从医并开始文学创作。

其实关于契诃夫,能谈的可太多了。可最能帮助大家了解他的,还是他的作品。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在社会底层生活的经历,使得契诃夫洞悉贫苦人民被剥削压榨的境地,在他的作品里,揭露沙皇统治下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的丑恶现象成为了不能忽略的使命。

所以,他的小说“篇幅虽短”,却“内涵极深”。下面,让我们从几篇小说的节选中窥得一二。

契诃夫巅峰之作(虽然会撒娇卖萌)(8)

契诃夫巅峰之作(虽然会撒娇卖萌)(9)

一个小官员在戏院里打了个喷嚏,唾沫星子溅到了一个在交通部任职的文职将军的秃头和脖子上,他就吓得要命,惶惶不可终日,一再向将军请罪,竟至于忧惧而死。

《一个官员之死》节选

“我把唾沫星子喷在他身上了,” 切尔维亚科夫想,“他不是我的上司,不过那也还是很难为情。我得道个歉才对。”

切尔维亚科夫咳了一声,把整个身子向前探出去,凑着将军的耳根小声说话:“对不起,大人,我把唾沫星子溅在您身上……我一不小心……”

“不要紧,不要紧。……”

“看在上帝的面上,原谅我。我……我不是故意要这样。”

“唉,请您坐好吧!让我听戏!”

切尔维亚科夫窘了,他傻头傻脑的微笑,接着看戏。

他看啊看的,可是不再觉得幸福了。他开始凄凄惶惶,定不下心来。在休息时间,他走到卜里斯哈洛夫跟前,在他身旁走着,压下自己的羞怯,喃喃地说:

“我把唾沫星子喷在您身上了,大人。……原谅我。……您明白……我原本无意……”

“唉,够啦……我已经忘了,您却说个没完!”将军说,不耐烦地撇了撇怨的嘴唇。

“他已经忘了,可是他的眼睛里有一道凶光啊,” 切尔维亚科夫怀疑地瞧着将军,暗想。

“而且他不愿意多话。我应当对他解说一番,说明我真无意……说明打喷嚏是自然的法则,要不然他就会认为我有意唾他了。现在他固然没这么想,以后他一定会这么想!”

一回到家,切尔维亚科夫就把自己的失态告诉他妻子。

19世纪80年代是俄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回顾当时的沙皇统治,它给19世纪末期的俄罗斯带来的是恐怖、冷漠与悲哀。列宁称这个时期为"一种肆无忌惮、毫无理性和残暴至极的反动"。

契诃夫巅峰之作(虽然会撒娇卖萌)(10)

知识分子伊凡·德米特利奇·格罗莫夫受尽生活的煎熬,对黑暗残酷的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自己生活在沙皇俄国这个大监狱里,永远无可逃遁。他每时每刻都感到被压抑得透不过气来,于是被关进了治疗"疯子"的第六病室。

医生安德烈·叶菲梅奇·拉京刚来医院时,感到软弱无力,内心苦闷矛盾。在和格罗莫夫的争论中他渐渐觉悟和清醒过来。

但是他很快也被当作疯子关了起来,最终被迫害至死。格罗莫夫和其他人仍然被禁锢着,受着折磨,专制仍在延续。

契诃夫巅峰之作(虽然会撒娇卖萌)(11)

《六号病房》节选

早晨,伊凡·德米特里起床后心存恐惧,额头上冒出冷汗,已经完全相信,他每时每刻都可能被捕。“既然昨天那些沉重的思想久久地没有离开我,”他想道,“可见这些想法不无道理。这些想法的确不可能无缘无故地钻进脑子里的。”

有个警察不慌不忙地从窗下经过:这是不无用意的。瞧,有两个人站在房子附近,也不说话。为什么他们不说话呢?

从此,伊凡·德米特里日日夜夜受尽折磨。所有路过窗下的人和走进院子的人都像是奸细和暗探。中午,县警察局长通常坐着双套马车从街上经过,他这是从城郊的庄园去警察局上班。

可是伊凡·德米特里每一次都觉得:马车跑得大快,他的神色异样,显然他急着跑去报告:城里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犯人。每逢有人拉铃或者敲门,伊凡·德米特里就浑身打颤,如果在女房东家里遇到生人,他就惶惶不安。

可是遇见警察和宪兵时他却露出笑脸,还吹着口哨,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他一连几夜睡不着觉,等着被捕,可是又故意大声打鼾,像睡着的人那样连连吁气,好让女房东觉得他睡着了。要知道如果夜里他睡不着觉,那就意味着他受到良心的谴责,痛苦不堪——这可是一大罪证!

事实和常理使他相信,所有这些恐惧都荒诞不经,无非是变态心理,另外,如果把事情看得开一些,即使被捕坐牢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问心无愧就行了。

但他的思考越是理智,越是合乎常理,他内心的惶恐不安却越是强烈,越是折磨人。这就像一个隐士本想在处女林里开出一小块安生之地,他用斧子砍得越是起劲,林子却长得越来越茂 盛一样。

伊凡·德米特里最后意识到,这也无济干事,于是索性不再思考,完全沉溺于绝望与恐惧之中。

弥漫着污浊空气的第六病室,与其说是病房,还不如说是监狱。阴森的铁窗、残酷的毒打,这就是病人的“待遇”。

这些不幸的“疯子”,其实就是囚徒,他们都是来自社会下层的受压迫受侮辱受欺凌的人们。

契诃夫以这样犀利的笔触,通过两个知识分子的悲剧,以极大的愤慨,高度概括地描绘了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深刻地揭露了专制统治的罪恶。

无论是作为一个作家,还是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契诃夫的成长和发展道路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他的作品的社会一艺术价值是永远不可磨灭的。

契诃夫是人民的作家,他的优秀作品是人民的宝贵财富。

“我所写的一切,过五至十年就会被遗忘。但是,我铺就的道路,将会完整地保留下去,不受损毁,这是我唯一的功劳。 ”

——契诃夫

-END-

▍来源:网络。

▍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