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其二》

唐·李白(701—762)

南湖秋水夜无烟, 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 将船买酒白云边。

简析: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是唐代有"诗仙"之称的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抱负极大,自视甚高,有强烈的建立功业的愿望和爱国主义情怀。他的诗雄奇奔放,有包涵宇宙之气魄,犹如滔滔不绝的江河之水,一泻千里。他的诗又清丽婉约,如行云流水,飘逸坦荡,在诗的领域里没有人能超越李白,只有"诗圣"杜甫能和他比肩。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759年秋天。那一年,李白与遭到贬斥的刑部侍郎李晔、中书舍人贾至,相约游于洞庭湖上。李白作七绝二首,以记此事。前两句"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描写了洞庭南湖,秋夜澄澈,浩淼无际的壮美景象。湖面云气不升,则反证月色明澈,因月色明亮,风烟不起,湖水浩荡,直通天际,因而使诗人产生了乘流上天的美丽遐想。李白一向以谪仙人自居,与天人共语是他的强烈愿望。在这月明风清,水天一色的空蒙境界中,他又幻想着摆脱滚滚红尘中的诸多烦恼,寻找美好宁静的神仙境界。在这里,李白在清朗的明月清风里,在烟波平定的洞庭湖上,真诚坦率地剖析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后两句"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面对如此良宵佳夜,嗜酒如命的李白,自然不可无酒。于是,他极度浪漫地幻想,用美丽的洞庭湖的月色,替代铜钱,到遥远的岸边去赊一些酒来助兴。全诗天上人间,交互替换,思绪飞腾,亦人亦仙,词句出神入化,情感充沛饱满,是一首耐人寻味的好诗。

李白画的水墨山水画(大师笔下的诗情画意70)(1)

《秋意风帆图》

画评:这幅作于宫绢上的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隐名青绿山水作品《秋意风帆图》,画面视野开阔,布局曲折,层次丰满,笔墨皴法熟练老到,色彩清丽淡雅。前有苍松红叶交相辉映,后面江水辽阔,鱼帆竞渡,云雾浩淼,鹰隼翔集,远山巍峨多姿,有山亭翼然,生意勃勃,人情暖暖,将一幅美丽的南国清秋图展示在读者面前。使人恍若身临其境,有"云雾生于屋中,山川集于几上"之感。美不胜收,妙不可言!依据笔墨特点和艺术风格分析,因为七十年中国传统山水绘画大家祁大寿先生作品。

画家介绍:祁大寿,字小松,号叔万。1922年生于北京。正红旗籍。其父祁井西系30年代著名山水画家。临摹宋元名家山水,几可乱真,人称"鬼才"。祁大寿10岁即从父学画,每画必临,渐有进步。16岁即参加中国画研究会,会长为周养庵,会员均系画界名家,如陈半丁、王雪涛、胡佩衡、吴镜汀及祁井西。其所携作品常受指导,也有作品展出。40年代即在荣宝斋、伦池斋等画店挂笔单。解放后加入中国画研究会,一生奋力作画,不慕虚名。

发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外贸名家画作,重大意义何在?

https://www.toutiao.com/i6712724683311022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