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文化中,其中不乏一些神奇古怪之事,而拥有着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中国,无论是正史记载,还是野史流传亦或是口口相传,在每个地方,总会有属于各自的传说,更有许多忌讳之谈,比如俗语“喜不送伞,丧不后补,寿不送烟”,所讲的就是送礼的忌讳,再比如俗语“拜三不拜四,拜四必有事”,意思是说三拜已是大礼,而四拜有违常理,而古代的第四拜,一般只有重罪之人被赦免,才会行此礼。再比如民间俗语“晚不梳头,早不讲梦”,这种行为在生活中,也比较忌讳,那么这句话是何意?古人为什么如此忌讳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古话晚不梳头早不说梦(老话常说晚不梳头)(1)

这句俗语相信大家从家中老人口中经常听到,意思是说晚上不能梳头,早晨醒来不能讲自己做的梦。而且大家只知其意,却不知为何晚上不能梳头?早晨为何不能说梦?究其缘由,却大有讲究!

晚不梳头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在生活中广为流传,自古至今人们都非常看中仪容仪表,特别是头发,男子成童之时则会束发, 古代女子满十五岁会及笄。而且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损失丝毫都是对父母的不尊重,所以人们对头发自然十分看重。

古话晚不梳头早不说梦(老话常说晚不梳头)(2)

而古代为了观看头发是否凌乱就是照镜子,但是古代的镜子多为铜镜,虽然也能让人观看衣冠是否整洁,但是和当代的平面镜相比差远了,多数时候铜镜照看之时,镜子内多为模糊状态。然而古人在准备入睡之时,会把束起来的头发散开,如若在夜晚,或者深夜在微弱的火烛灯光下梳头,岂不是会吓“死人”,时间久了也会容易做噩梦,所以这种习惯大家都比较忌讳。

古话晚不梳头早不说梦(老话常说晚不梳头)(3)

还有一种说法是,晚上梳头发容易招“阴”,本来有些地方习俗是,只有家中有人去世,家中子女会帮已逝之人,洗头、梳发、穿寿衣,帮已逝之人整理仪容仪表,让已逝之人,能够“体面”的离世,如若,晚上梳头发,会认为晦气,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而对于当代社会而言,社会压力巨大,上班的时候,都是绷着神经,回家自然想躺在床上舒舒服服的休息了,谁会想到去整理头发,能够安安稳稳的睡一觉,才是美事,谁也不会半夜三更起来去梳头发的。但是科学研究发现,用梳子梳理头发,有助于头皮血液循环,大家早晨不妨多梳梳头发,少去理发店烫染。

早不说梦

古人相信,做梦总要有原因的,王符就曾说“夫奇异之梦,多有收而少无为者矣。”认为做梦总有原因可寻。梦到噩梦,可能当时就被吓醒,并且开始胡思乱想,并且多数时候会忍不住第二天告诉家人或者朋友,认为这样的梦不好,开始各种担忧,其实大可不必,如若说出这句话,每天脑中都会心心念念,不能忘却,导致心烦意乱不能正常工作,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古话晚不梳头早不说梦(老话常说晚不梳头)(4)

而梦到好梦,甚至会一觉睡到天亮,第二天醒来也是美滋滋的,并且喜出望外,奔走相告,认为梦里的预兆可能会降临,殊不知在老人看来好梦说破就不灵了。

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内心过于强求或者没有得到的东西和情景,才会在梦中有所体现。任何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都需要自己付诸行动,千万不要因为沉醉于梦中的美好而不能自持。对于这句俗语而言,在当今看来,由于时限格局不同,却难以适应于当代生活,但是不难看出俗语“早不说梦,晚不梳头”,虽然有些迷信说法,但是依旧暗含了人们祈求平安,趋利避害的美好愿望。

古话晚不梳头早不说梦(老话常说晚不梳头)(5)

以上是为大家带来的内容,大家对于这句俗语有何看法?欢迎大家下方留言讨论!喜欢的可以点击关注!分享!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