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用这句话来形容QQ与微信的关系再恰当不过。而就在最近,QQ上线了自己的公众号平台,在自媒体及服务平台搭建上,两者的竞争再次升级。

整体上看,QQ公众号平台像是微信公众平台的一个翻版。与微信类似,QQ公众号也拥有订阅号和服务号,前者定位为日常信息推送,而后者则侧重于提供服务,其中订阅号同样分为媒体、企业、个人三种形式。在功能上,QQ公众号拥有包括粉丝管理、素材管理、数据统计以及公众号认证等,几乎与微信公众号一致。而在开放注册方面,QQ公众号运营者可以使用一个手机号同时注册5个账号。微信公众号在最开始时,一个手机只能注册2个账号,直到去年底才升级到了5个。另外,两者的后台页面设计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可以说,腾讯是将微信的公众号平台直接复制到了QQ,两者在功能及设计上几乎没有差别。而最大的不同或许就是,一个是面向微信用户推送,一个是面向QQ用户推送。此前,微信已经通过公众号打造一个相对完善的媒体及服务生态圈,那么QQ再复制一个公众号平台是否多此一举?

如何把qq变为公众号(推出公众号平台)(1)

对此,腾讯的回答是,QQ和微信拥有不同的用户属性。

据腾讯最新公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QQ月活跃账户数达到8.32亿,移动端月活跃用户为6.03亿,而微信的月活跃账户数为5.49亿。从体量上看,微信的用户还不及QQ。另外,两者的用户属性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微信刚诞生时利用QQ这个数亿级的入口进行导流,进而实现了飞速发展,在短时间内击败了竞争对手。早期的微信依赖QQ而成长,但也正因如此,日益强大的微信对QQ也造成了威胁。为了避免两者在用户上的直接竞争,腾讯的策略是分别经营各自的优势用户群体。

从去年开始,腾讯便开始强调QQ在年轻用户上的优势。有数据显示,QQ的90后和00后用户占了50.3%。腾讯即时通信业务负责人殷宇就曾表示,微信会继续坚持简洁特性,而QQ则更多走年轻、张扬路线。

可以看到的是,用户分工的策略释放了QQ的一些压力。以前QQ既要覆盖学生用户,也要覆盖白领用户;既要覆盖一二线城市高端用户,也要覆盖偏远地区小白用户。微信的出现,可以让QQ更聚焦在年轻用户上。

对于腾讯来说,QQ数亿的优质用户值得它推出公众号来挖掘更深度的价值。然而,从自媒体和服务平台搭建这两方面来看,与微信公众号的冲突就开始显现。公众号平台最大的价值在于为个人及媒体搭建了自媒体平台、为商家提供了服务平台。不过,QQ公众号要重新搭建这样的平台或许有一定的难度。

对于自媒体来说,平台的迁移和转换成本非常大,要重新经营一个平台需要大量的时间及人力成本。再加上微信和QQ的用户属性有些不同,要获取最优质的用户则需要另外创造不同的内容,这都需要一定的成本。目前,除了微信公众平台外,还有易信公众平台、来往公众平台,但对于大部分自媒体来说他们往往只抓住一个具有绝对优势的平台来经营。

如何把qq变为公众号(推出公众号平台)(2)

而对于商家而言,再去经营一个QQ公众号也存在考验。此前,许多商家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开垦,甚至建立专职团队进行运营,但由于公众号的封闭性,很多商家都没有玩转。并且微信已进入后红利时期,据了解,目前已经有许多商家开始战略性放弃微信公众号。而QQ公众号与微信公众号其本质几乎没有差别,商家是否再愿意花费巨额成本重新经营一个公众号确实值得考验。

三年前,微信推出公众号平台,其本意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服务。而公众号的出现也让微信从一款单一通讯社交产品向媒体及服务两大领域转变,从而建构了自己的生态循环。然而,要将这一模式和生态成功复制到QQ产品上,腾讯无疑要面临巨大的挑战。

这些年,QQ和微信一直处于“相爱相杀”的状态。最早期,微信依靠QQ用户逐渐成长;后来微信又延续了QQ的一些功能,开发了摇一摇、漂流瓶;而手机QQ的设计风格也开始沿袭微信的设计;再后来,它们都推出了自己的硬件开放平台,为第三方硬件厂商搭建平台;现在,微信独有的公众号也被移植到了QQ上。

最后,对于腾讯来说,最大难题或许应该是如何避免QQ再变得越来越像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