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黄婷 记者刘学龙报道:6月20日至21日,江西省安委办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赣鄱行”新闻采访活动,由安全生产专家、监管干部和媒体记者组成采访团,深入各地市采访报道排查治理安全隐患情况,对隐患问题进行现场曝光,倒逼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活动期间,采访团一行深入危化企业,对企业重大危险源、消防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自查整改情况进行细致查看,并深入企业重点区域、重点场所进行现场检查,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主体责任问题清单整改部署会?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主体责任问题清单整改部署会(曝光典型问题推进责任落实)

主体责任问题清单整改部署会

本报讯 黄婷 记者刘学龙报道:6月20日至21日,江西省安委办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赣鄱行”新闻采访活动,由安全生产专家、监管干部和媒体记者组成采访团,深入各地市采访报道排查治理安全隐患情况,对隐患问题进行现场曝光,倒逼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活动期间,采访团一行深入危化企业,对企业重大危险源、消防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自查整改情况进行细致查看,并深入企业重点区域、重点场所进行现场检查。

“双预控”排查隐患

6月20日14时11分,在位于九江市彭泽县的江西心连心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员工高冰在巡查过程中发现一处隐患,在对其拍照记录后,上报给了上级领导刘云俊,刘云俊在对问题进行初审之后,将隐患信息再推送给有关人员进行处理。15时03分,这处隐患在规定时间内被安全处理。

这是江西心连心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利用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双预控”的一个缩影。所谓“双预控”,就是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这是基于安全工作新形势下的创新之举,也是企业安全管理困境的现实之需。

以往,企业要排查隐患,只能派员工进行巡查,在发现隐患后,用本子记录下来后,逐级上报,逐个落实处理。不仅手续繁琐,而且效率低下,对于隐患清除的进展情况,沟通也很不顺畅。如今,心连心公司每个员工都配备了防爆手机作为移动终端,发现隐患,用手机拍照即可上报。

心连心公司主要分操作、仪电、设备三个工种,排查出来的隐患,会根据隐患的种类,有针对性地推送给相关人员。隐患一旦被排查出来,相关部门会被要求限时清除。在移动终端上,隐患是否被清除,也一目了然。

为最大限度清除隐患,心连心公司给每个员工都分配了隐患排查任务,在各个区域设立打卡二维码。巡查开始后,便要在所有的区域进行打卡,确保巡查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此外,该公司还建立了奖惩制度,对发现隐患数量多的人员进行奖励,并与车间的绩效挂钩。

据心连心公司的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显示,6月1日至20日,该公司已经累计自查处理隐患715个。

曝光隐患促整改

6月21日,记者随同安全生产专家、监管干部来到位于彭泽县的九江华亿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专家对企业提供的材料进行仔细检查,实地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发现该公司存在21项隐患。

其中,主要问题为三处:重大危险源主要负责人任命前后文件不一致;动火作业票未见连续环境气体含量检测记录、未提前半小时进行检测、中午停止作业60分钟后未重新检测再进行作业,关联作业票(临时用电作业票)未见对应材料;罐区罐体设置一处DCS进料切断阀、一处SIS出料切断阀,与设计不相符,与控制系统显示不相符,与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系统规范要求不相符。

位于乐平市的江西永顺新材料有限公司,上半年发生了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在此次检查过程中,专家发现的问题也不少,共12项需要整改的内容。其中主要问题有:未见合格的安全包保履职记录,安全管理机构未对包保责任人履职情况进行评估,未纳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与绩效管理;控制室DCS系统、SIS系统连锁逻辑错乱,SIS系统高液位联锁设定值为2m,但是DCS却是2.4m,DCS系统未能起作用;液氯仓库边上一处厕所未拆除,与总图不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