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是癌症,属于家族病、有遗传性,会有癌变可能,而且患者大多病亡于癌症这种病就叫做“家族性肠息肉病”8月16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医生周建平处了解到,一对姊妹(姐姐40岁,妹妹36岁)同时患上这种病,在一周内先后接受手术治疗这对姊妹的母亲就病亡于家族性肠息肉病的恶变(结肠癌),姊妹在做医学检查(肠镜)中发现也患有这种疾病,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家族性结肠息肉病遗传几率?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遗传几率(姊妹俩的肠壁内长了不少)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遗传几率

它不是癌症,属于家族病、有遗传性,会有癌变可能,而且患者大多病亡于癌症。这种病就叫做“家族性肠息肉病”。8月16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医生周建平处了解到,一对姊妹(姐姐40岁,妹妹36岁)同时患上这种病,在一周内先后接受手术治疗。这对姊妹的母亲就病亡于家族性肠息肉病的恶变(结肠癌),姊妹在做医学检查(肠镜)中发现也患有这种疾病。

周建平教授提醒:“家族性肠息肉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如果夫妻俩有一人患病,他们后代患病的几率为50%。”

病例:姊妹俩肠壁有上千个息肉

记者了解到,这对姊妹姓张,葫芦岛市建昌县人。一年前,其母亲被查出家族性肠息肉病,立即进行治疗,但是很快转变成结肠癌。

姊妹俩全身心地给母亲治疗,但母亲手术后病情恶化并最终死亡。当时为母亲做手术的医生建议姊妹俩做肠镜检查,因为这种病的遗传性很强。

一个月前,姊妹俩来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做了肠镜检查后发现,姊妹俩的肠壁有上千个息肉,大的几厘米、小的几毫米,考虑到癌变的可能性非常大,医院建议她们尽快手术。

介绍:家族性肠息肉病很容易遗传

姊妹俩的手术医生周建平介绍,医院先后为姊妹俩做了手术,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手段,要把整个结肠全切掉,考虑到患者的术后排便问题,在手术中用小肠做个储袋(替代大肠)。储袋效果如何,要看患者身体情况和适应性来决定。

周建平说,家族性肠息肉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是癌前病变,如果不及时治疗最终都会死于癌症。如果有人患这种病,这个人的父母、兄弟姊妹、子女都要做肠镜检查,检测是否已经患上这种病。如果夫妻俩有一人患病,后代患病的几率为50%,后代患病者基本都会死于肠癌。而且这种病大多数人没有症状,因为从小就有这种疾病,身体已经适应这种情况。

周建平说,这种病在医大一院每年至少会遇到四五十个病例。

延伸:相同的生活习惯也能致同时患癌

前不久,湖北媒体报道一对夫妻同患大肠癌,原因是都喜欢吃腌制鱼肉。

周建平解释:“这种夫妻俩或者母子、母女同时或先后发生的癌症,不是遗传性家族病,而是与患者生活习惯相关。吃腌制食品是发生胃癌肠癌的诱因,市民要少吃,吃后也不要将腌制食品放在冰箱里继续保存。由于遗传因素在家族息肉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家族成员会始终存有心理负担,但是正是因为有所警惕,所以家族成员或许可以幸免于难。对待这种息肉,绝不能姑息迁就,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挽救生命。”

建议:有家族病史患者每年都要做肠镜

周建平说,家族性肠息肉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这是一个特殊的疾病。患者到40岁以后,发生癌变的几率非常高。它容易出现梗阻,容易出现癌变。这种疾病要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有家族病史的患者每年要检查一次肠镜。

周建平说,这种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息肉可以分布到全消化道,包括胃、小肠和大肠,但主要是在大肠,做手术之前如果确诊在大肠,要做大肠的全切除。

新闻伴读

什么是家族性肠息肉病?

家族性肠息肉病为一种显性遗传性疾病,是APC基因出了问题,其后代约50%发病。一旦患上了家族性肠息肉病,几乎都会发生癌变,即肠癌,只是癌变时间不定,一经确诊就应该积极治疗。到目前为止,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吴强

来源: 沈阳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