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于萎缩性胃炎,没有很好的治疗策略。

实际上,萎缩性胃炎一大部分属于退行性疾病,老年人来说,没症状,没有不典型增生,不建议治疗;

年轻人的,根除幽门螺杆菌,对症治疗,同时要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

对于已经发生肠化、不典型增生的人来说;也不必紧张;

除了上面说的,定期复查就行。

肠化,可以认为基本不会癌变;

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是最接近癌的病变,要积极治疗,定期复查;

吃中药也有可能逆转,但是,我至今也没看到相关文献;

也不是说,一旦发生了不典型增生,就只能等待切除;

实际上,超过90%的轻度异型增生,到老也不会发生癌变;

只有中重度的上皮内瘤变,才算是早癌,立即内镜下治疗。

所以,对于萎缩性胃炎的建议:

性萎缩性胃炎作为胃癌最常见的癌前疾病,其癌变的预警和早期发现、诊断与预防,是有效地控制胃癌发病的主要手段和策略,应予以特别重视。

但是,它并不可怕,肠化和异型增生要发展成胃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大约不会超过5%的患者,才会转变为胃癌,5%是统计学的小概率事件,可以认为几乎不会发生,这是有统计学依据的,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只要科学看待它,肠化和异型增生是相对安全的,不必要引起过多的焦虑和担心。

通过积极的正规治疗,很多患者都得到了痊愈,或者至少能维持现状,不再进展。

所以信心也是很必要的,不要被网络上的虚假宣传吓坏了,要知道恐慌的心情反而会加重病情进展。

萎缩性胃炎可以叶酸和b12同时服用(叶酸维生素B12能治萎缩性胃炎吗)(1)


目前,临床尚未明确CAG的发病机制,但该病被认为与HP感染、年龄增长、胆汁反流与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

该病为胃癌前期病变疾病,其发展规律为“胃正常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型上皮化生-异型性增生-上皮内瘤变-早期胃癌-胃癌”。

故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CAG的方法对预防胃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临床研究发现,在CAG早期采取有效的治疗可防止胃黏膜继续萎缩, 甚至可能使胃黏膜萎缩逆转恢复正常,但临床尚未讨论出统一的治疗与预防方案。

经临床实践统计后可知,部分CAG患者经治疗后,自身的症状及体征未有明显改变,而经过进一步了解发现这与患者的居住条件与环境相关。这部分症状未改善患者因居住周围环境差,经济收入低等饮食单一,进食果蔬较少,这就导致了叶酸及维生素B12摄取不足,最后发展成叶酸及维生素B12代谢障碍。

叶酸富含于水果、蔬菜、肉类食品中,其属于一种水溶性的B族维生素,是由蝶啶、对氨基苯甲酸和L-谷氨酸组成,也叫蝶酰谷氨酸;

维生素B12属于钴胺素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该物质参与脱氧尿嘧啶合成胸腺嘧啶的过程,对DNA、RNA合成有促进作用。这两种维生素都参与DNA、RNA的代谢转化过程,在转化过程中发生甲基化,最终合成甲硫氨酸。

甲硫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它可促进肝细胞磷脂甲基化,增强膜流动性中的Na、K-ATP酶泵作用,减少肝细胞内胆汁的淤积,促进胆汁外排,对肝脏有保护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