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沈从文作品欣赏(每天解读一本书)(1)

今天为大家解读的是沈从文的经典小说《边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两座重要的城,一座是钱钟书的《围城》,另一座是沈从文的《边城》,他们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围城》写的是现实,而《边城》写的是梦幻,但这种梦幻又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虚构出来的幻象,而是根植在我们生活里的《边城》之中,既有湘西如诗如画的风土人情,也有苗族朴实善良的年轻男女。很多读者在挑选小说的时候,往往偏爱那些情节曲折离奇、语言奔放的作品,而阅读沈从文的《边城》则需要十足的耐心,还需要具备这种愿意从现实生活中暂时抽离出来的觉悟,如果想要真正进入《边城》的世界,就必须先给自己的心灵做一次沐浴更衣。不过你不用担心,我保证咱们的解读并不会平淡如水,也不会令你看完之后觉得了无趣味。

《边城》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初读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它就像是一部田园牧歌,给人一种晶莹剔透的感觉。在沈从文笔下的世界里,几乎所有的人和事呈现出非常自然的状态,似乎根本没有经过人为的修剪。《边城》成书于20世纪30年代,出版以后的反响并不太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说起来也不复杂,在动荡的年代里,大部分作家的创作以揭露社会阴暗面为主,沈从文的这种对政治莫不关心的态度让很多人非常反感,觉得他不过是一个非常幼稚的作家而已。直到20世纪60年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夏志清才在《中国现代小说史》这本书中重新把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等人一起打捞起来。他认为,沈从文和其他几位一样,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实际上被大大低估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汉学家马悦然曾经透露,沈从文原本应该是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只可惜他在颁奖之前去世了,因为按照传统惯例,诺贝尔奖只能够颁发给在世的人。马悦然的做法其实严重违背了诺贝尔奖的保密原则,但是他说自己愿意为了沈从文而打破这个规则。沈从文的这一次错过,就另中国又错过了20多年。直到2012年,莫言才作为首个中国籍作家获得了这枚意义非凡的奖章,沈从文的遗憾已成事实,但是他的作品却并没有因此而逊色几分。

下面咱们就一起来细细地品味一番他的《边城》,看看这部写于80多年前的小说是否同样能够打动今天的你,也看一看它究竟是用什么在早于莫言20多年之前就打动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边城》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的小说,不同的人总能够读出不同的含义,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之下也能品出不一样的意思。但实际上这部小说论情节并没有什么一波三折,论结构也不见得有什么精巧设置,论爱恨更没有男女主角的哭天抢地。那我们究竟要从这部小说里读什么呢?

首先咱们来做一次超越时空的旅行,亲眼看一看沈从文笔下的这座《边城》,它究竟长什么样,有什么景致,这里又生活了什么样的人?《边城》描写的是湘西边境靠近四川的小城茶峒,而不是沈从文的家乡小城凤凰。但是它们相距不远,都在湖南的西部。茶峒是湘西边境的一座小城,城里边有一条小溪,沿着这条小溪流淌下去,有一个渡船码头。溪水清澈见底,水中的游鱼仿佛漂浮在空气之中。小城依山傍水,每家每户都有吊脚楼,房子一半儿靠着陆地,一半就在水里。城外有一条临河的小街,往来商贩络绎不绝。这里有理发店,有杂货铺,有小饭店,一派人间烟火气息。在《边城》的开头,沈从文好像用了一个极长的电影镜头,一镜到底,不带喘息,从容而又缓慢地拍摄了这个地方的全景。他又像是租用了一台直升飞机,从空中俯拍,将整座小城以及周围的景色尽收眼底。这里的美就像是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画,远离尘世的喧嚣。著名文学批评家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把沈从文称为最伟大的印象主义者,因为他总是能轻轻几笔,就把一个景色的神髓在不经意之间勾画了出来。听到这里,你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男主角在哪儿呢?女主角又在哪儿呢?为什么要对山山水水做这样用力的描写呢?这简直不像是小说儿,像是一篇散文。

一点儿都没错,沈从文的小说的确非常像散文。急性子的人往往读不了,但是急性子的人如果抢先翻到后面看了故事情节,恐怕还是会回来细细品味这一番景色。因为沈从文的景色是与众不同的,他不是为了衬托环境,也不是以景写人。曾经有外国的一本将《边城》的书名翻译为《翠翠的故事》,这就大错特错了,因为翠翠的故事只讲了情节,而《边城》的景色本身就是小说中的一个关键的部分,少了它《边城》就不完整了。同时,这座远离尘世的小城是不是还让你不自觉地就联想起了陶渊明的那座桃花源呢?但是边城和桃花源是迥然不同的,桃花源一看就是一个虚构的地方,只不过是捕鱼人偶然之间遇到了说不清道不明它具体位置,后来再去寻找也了无踪迹。但是《边城》不一样,它其中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流、每一条小溪、每一座桥都有实际的地理根据。沈从文还画过一幅小画儿,就叫做茶峒,一宅一户的设置都和小说里讲得一模一样。所以很多人读的时候会忘记这是一本虚构的小说,以为沈从文讲的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故事就这样在一幅水墨画的背景之中徐徐展开,命运的悲剧也逐渐拉开了序幕。

山脚的小溪边住着一户人家,有一位老人,一个女孩儿和一只黄狗。这个女孩儿就是小说的女主角翠翠。翠翠不过十几岁,她几乎是被大自然养育出来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眼神清澈如水晶。沈从文把她形容成一只小动物,她从来不发愁,也从来不生气。翠翠与他的爷爷相依为命,他的爷爷是渡口的老船夫,几十年如一日,忠于职守,而翠翠终日陪伴着爷爷撑渡船。生活平淡如水,生命好像在这里静止了。沈从文对人生有一种奇怪的看法,他觉得人如果想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美德,就必须保留动物的原始天性。在他的眼中,只要能保持天性的纯良,即使学历不够甚至智商不够都不是问题,照样可以获得天生的快乐和不知不觉就得到的智慧。

翠翠这个小女孩的身上倾注了沈从文全部的爱,他简直就是集天地之精华,被山间的清风雨露孕育出来的一只小灵兽,她无忧无虑,她快乐无比。沈从文曾经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说,我想建造一座希腊小庙,精致、结实又匀称,这是我的理想建筑供奉的是人性。在我看来,沈从文所说的人性可能与我们现代人理解的人性并不完全相同。咱们今天谈人性,可能更注重他与动物性的区分,但沈从文偏偏认为,人性最美的地方就在于它与动物的相似,所以他几乎把女主角翠翠写成了一只小动物,而他心目中那做供奉人性的小庙似乎就坐落在边城,它就在翠翠的身边。随着翠翠这只小动物慢慢长大,她的生活也渐渐被俗世吹进了一些波澜。小城里有一户大户人家,主人名顺顺,他掌管着码头上的船只。顺顺这个名字非常可爱,但人家可是一位50多岁德高望重的大叔。这位顺顺大叔有两个优秀的儿子,老大叫做天宝,老二叫做傩送。有一年端午节的时候,翠翠进城看划龙舟比赛,就偶遇了英俊风趣的老二,少女的情思首次被点燃。结果,第二年的端午节,翠翠和爷爷在顺顺家的吊脚楼里躲雨,又遇见了顺顺家的老大,老大同样也对翠翠一见钟情,两兄弟同时爱上了一个女人。这该怎么办呢?

沈从文的小说中充满了民族风情,他笔下的爱情当然也有着少数民族的淳朴与自然。兄弟二人最终决定要用唱山歌的方式来公平竞争,看谁能用歌声来打动翠翠的芳心。这两位少年同样都是边城的好男儿,但是作者对他们的偏爱却是不同的。老大的名字叫做天宝,是上天保护的意思,老二的名字叫做傩送,意思是傩神送来的。这位傩神又是什么人呢?从2000多年前开始,神农炎帝的子孙就在今天的湘西繁衍生息,后来成为苗族、瑶族、侗族和壮族的子民,他们无不崇拜傩神,在他们的心中,傩神的地位可能要比上天更加重要。直到今天,湖南、江西一些地区仍然还保留着傩舞和傩戏。顺顺家的老二名叫傩送,自然是傩神的宠儿,同时他也是女主角翠翠真正的心上人。

兄弟二人决定要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情歌,这是绵延千年的苗族传统,也是当地人最认可的竞争方式。对于现代都市男女来说,这是一件多么奇妙而又古老的事情,不是用看电影、吃饭和约会的方式,而是用彼此对歌的方式来确定爱情。然而原定三年六个月的山歌比赛只持续了一个晚上,哥哥听弟弟一开口就知道自己完全不是竞争对手,于是第二天早晨他就随船远走他乡了。只可惜命运弄人,谁知刚一出门就遇上了险滩,哥哥就这样葬身在急流之中,尸骨无存了。弟弟深感内疚和悔恨,不久之后也坐船离开了家乡。这一切发生得太突然了,15岁的翠翠就这样迎来了小说中的第三个端午节,两个情人一个死去,一个远走他乡儿。相依为命的爷爷也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满怀遗憾地离开了人世间。翠翠独自一个人守在渡口,等待着老二傩送,有一天或许能够回来。沈从文自己曾经这样评价《边城》。一切充满了善意,充满了希望。然而,正因为不凑巧,所以朴素的善良与单纯的希望难免会产生悲剧。其实,小说里所有的悲剧用四个字就可以解决了-「有话直说」,只要翠翠明确地告诉爷爷自己喜欢的是傩送而不是天宝,只要爷爷爽快地告诉傩送,虽然翠翠没有嫁妆,但是却有一颗真心,或者只要傩送对哥哥说,我更喜欢翠翠,请你把他让给我吧,那么最后都不会以这样的悲剧收场。

沈从文的文字里既有湘西人的爽快,也有他们骨子里的执拗,虽然能够大大方方地去爱,但是却不愿意为了爱而做一些变通。这三个年轻人中,但凡有一个稍微有一点私心,也许都会有更加完满的结局。小说的结尾处,翠翠一个人在渡口等待,她想那个人也许永远也不会来了,但也许明天就回来。翠翠的未来到底会怎样,谁也不会知道。明知最后是悲剧,但你却没有办法责怪故事中的任何一个人,因为他们都是那么的善良,没有任何的恶意。爷爷和孙女之间的亲情,两兄弟之间的情谊,翠翠单纯而朦胧的爱情,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沈从文笔下所写的《边城》,自然朴实,未经外界干扰,善良的人们生活在这里,各自领受生活中的一份喜怒哀乐。能够写出这样清澈温厚的文字,那么作者沈从文应该也是一个未经世事沧桑的少年吧?然而事实上恰恰相反,沈从文从来就不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年,他从行伍中出身,看惯了杀人。沈从文写作《边城》的时候大约是1933年,当时他刚刚和妻子张兆和结婚,是一生中少有的安逸时光。我们今天看到沈从文的照片,大多都是温文尔雅的青年,要么就是戴着圆片儿眼镜的慈祥老爷爷,他好像一辈子都是个文人的模样,但实际上,沈从文是地地道道的军人出身。沈从文的祖父在清朝的时候是贵州提督,这样的军职等级和封疆大吏是差不多的。沈从文的父亲曾带兵对抗过八国联军,镇守大沽炮台,而沈从文本人14岁就已经加入军队,随军去过湖南、四川和贵州等许多地方。

沈从文的家乡凤凰也并不是一座自然形成的村落,而是清政府为了镇压苗族人派兵驻守才形成的。200年来,满清的暴政与苗族的反抗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所以沈从文说过,你走过的每一寸土地,脚下面都是血。后来辛亥革命的枪声达到了湘西,年幼无知的沈从文常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城楼上看河对岸杀人,然后和同伴们比赛数人头。稍稍长大之后,他又加入了当地的军队。他在一篇文章里写道,自己在一个叫怀化的镇子上亲眼看过700人被杀。沈从文在他成长的环境里感受到的根本不是善良和美好,而是血淋淋的残暴。这种经历实在是太可怕了。沈从文曾经回忆说,看过了太多的人头落地,他对于爱和恨有了非常不一样的理解和体悟。在这样残忍和绝望的环境中生活,一个人的心灵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有的人会变得麻木,有的人会变得残忍,但是沈从文却走向了另一个相反的方向,他变得特别善感,特别渴望人间的温情与美好,哪怕对于一丁点的美好都倍加呵护万分珍惜。他亲眼所见的明明是腥风血雨,但笔下所写的世界却极为安详平静。沈从文并不是在刻意掩饰,也并非和陶渊明一样为了逃避现实而虚构了一个精神家园。

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小城茶峒拥有一片小小的安宁,这片安宁除了战火尚未绵延到此的侥幸,更有沈从文本人对美好的万般珍惜与呵护。在这片暂时还未被糟蹋过的茶峒山水之中,沈从文勾勒出了爷爷顺顺、翠翠、天保、傩送、杨马兵这些可爱的人。爷爷为人撑船,船客总是要给钱,但他从来不肯收。顺水遇到了别人有难,总要慷慨解囊,所以挣来的钱很快就散光了,养马兵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他一直深爱翠翠死去的母亲,后来翠翠的爷爷去世以后,他便来到了翠翠的身边,照顾这个无依无靠的孤女。甚至就连沈从文笔下的妓女们也都是重情重义的。水手和妓女之间有着生死之约,彼此痴情到无可形容。为了对方能够忍受无尽的寂寞和痛苦,很少有什么小说,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一个反面人物,但是《边城》却做到了,它里面的每一个都是好人。

看惯了一摞摞被砍下来的头颅和一串串被割下来的耳朵,这种巨大的刺激和伤痛恐怕不是常人能够体会。对于沈从文来说,唯一能够救助它的只有简单的生活场景和自然的景物,小小的农家水磨房捕鱼归来的船只、蹲在河边洗衣服的姑娘,他用这些冲淡自己经历过的恐怖景象,沈从文的小说就像是用柔软的纱布包裹了他心上的伤痕。用今天的话来说文字是能够治愈人心的。同样是经历过暗无天日的苦难,有些作家的文字像锋利的刺刀一样令人疼痛,但是沈从文的文字却有疗伤的奇效。他在自传里曾经透露过写作《边城》的初衷,他说:“我并不是想带领读者们去桃花源旅行,而是想借一个小城中几个凡夫俗子身上发生的故事,和他们平常的喜怒哀乐,为爱字做一次诠释。沈从文亲眼见到的。世界是血流成河的,正是因为如此,他笔下所写的《边城》反而是平静如歌的,他用这偏安一隅的小城来救赎自己的灵魂。但翠翠和爷爷生活的那座茶峒小城也只是沈从文守护的一个小小的角落而已,沈从文真正想要留守的《边城》并不在那里,而是一片苍茫的天地,这听上去实在是太玄奥了,能不能用更浅显的话来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翠翠生活的世界之所以会如此静谧安详,除了战火暂时没有烧到这里的侥幸,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在这个世界里生活的人们,他们的骨子里是蒙昧的,简单的说就是大家都是无意识的。茶峒城里也有驻兵,但是如果不是每天晚上的军号声响,人们都不会感到生活有什么不同。小城过去的历史虽然鲜血淋漓,但是人们过着眼前的日子,早就把那些过往遗忘得干干净净了。近在咫尺的地方正在军阀厮杀,战火就在城外燃烧,但是人们丝毫也没有察觉到,所有的人生活在这里都处于一种纯粹的自然状态。翠翠就是无意识的典型,她就像是一个被风吹大的孩子,对待自己的人生也顺其自然。面对天保的提亲,她不知道该不该答应,甚至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要不要答应。她并不知道回复别人的提亲是他的责任,好像一切与自己无关。在面对傩送的感情的时候,她也并不知道自己的感觉是不是爱情,她甚至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桩事情叫做爱情,她快乐活在这个世界上,唱歌玩耍无欲无求,不仅是翠翠,整个边城里的人似乎都是无意识的。人们对于小城里的生和死都表现得极为平静。翠翠的爷爷死去之后,乡亲们帮忙置办棺木,办理丧事,坦然的接受生老病死的命运常态。就连年纪轻轻的天保溺水身亡,好像也没有给人们带来过多的悲愤或者是哀伤。

小说之中,翠翠的母亲刚刚生下他以后就殉情死了,老船夫虽然难过,但他是这样说的:”谁也没有罪过,只应该由天来安排”。这个天就是所有幸福的来源,也是所有悲剧的来源。而且这个天有力量安排人事干预人间。但却并不在乎人们的意愿。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叫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通常对这句话都有误解,其实这句话原本真实的意思是说,天地对待万物都和那个草作的狗一样,没有任何差别。它并没有对一部分人或者是事特别好,也没有对另一部分人或者事特别坏。沈从文的心中始终都有一个天的概念,这在许多其他作家那里是没有的,因为这个天并不等同于命运,他不讲究善恶相报,他既不是善意的,也不是恶意的,而是无意的。它主宰万物,高于众生,掌管一切,却不理会人间的任何请求,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大自然最本元的状态。

如果要说沈从文真正的精神家园所在,可能并不是他笔下那座山清水秀的《边城》,那里还容不下他的精神。他的精神究竟寄托在何处呢?就是这一片对待万事万物都没有任何差别的自然而然的天。这是沈从文清澈朴素的语言风格的来源,更是它冲淡自然的人生态度的根源。这就是为什么他在小说中的文字不像是经过精雕细琢的,而像是浑然天成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会觉得他在小说中的思想往往并不聪明,但是蒙昧和无意识之中却有一种自然而然就得到的智慧。

沈从文的一生经历过不少的坎坷,甚至曾经在1949年的时候企图自杀,所幸被抢救过来了。尝试过自杀的人,势必已经经历过精神的最低点,往后但凡是活着的日子,都像是在被救赎。沈从文的后半生不再继续从事文学创作。转而进行古代传统服饰研究,成为了一位学者。在这段艰难的时光中能够救赎他的并不是仅仅小说当中的创造的渺小的《边城》。还有宇宙中另外一座大大的人性的《边城》,那里的一切都保持着万事万物原本的样子。沈从文将自己身躯放置在这座大大的天地不仁的《边城》之中。才能平静淡然的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磨难,荒唐与绝望。1988年沈从文离开了这个世界并且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但是他的《边城》却将他的智慧完整保存了下来。每一次翻动书页都将对我们的心灵进行新的洗礼。

这本书解读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阅读。

边城沈从文作品欣赏(每天解读一本书)(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