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出《论语·卫灵公》第十章,原文如下:,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典故?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典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典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出《论语·卫灵公》第十章,原文如下: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贡问怎样培养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如果想把活做好,就必须先使他的工具打磨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这段话中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传诵千古的名言。这句话揭示了一个简单而重要的道理,那就是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只有准备工作做好了,基础打好了,事情才能得到顺利解决。

以上对话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子贡作为一个企业家、外交家,孔子告诉子贡要对社会作出贡献,同时利用子贡的外交特长处理好与政府大员及民间贤达的关系,关系处理好了,事情也好办了。

《礼记·中庸》中说道:“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意思是说没有事先的准备,就不会取得成功,起码不能顺利地取得成功。

通过一年多的中华文化的学习,我坚持天天写心得感悟【利其器】,日积月累的天天坚持,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让我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历久弥新有了更深的体悟,为我下一步的继续学习打下了更好的基础【善其事】。

结合我们现在中华文化的学习,尤其是企业家的《格局与境界》的实际状况,出一套自己企业的3.0战略方案。当老师要求企业家们提交3.0战略方案时,大部分企业家都感觉到难以下手,究其原因是没有做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每一位企业家都希望成就百年企业,这就是“善其事”。建设心灵品质,开发心中宝藏,提升格局境界是“利其器”。

3.0企业家不断提升自己、团队和客户的心的层面,更好地利益客户,企业地利益客户,企业就会不断超越原有层面,实现长足发展,成就更高层面的成功,最终成就百年基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最常用的说法就是——“砍柴不误磨刀功。”而我们现在的学习就相当于磨刀,而有些人却认为学习是浪费时间,所以出现问题时又会束手无策。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与谁同行!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就是架在川上的桥梁。唯有不停地行动,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理想”就是我们要“善其事”,不断的行动就是“利其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同理,“人无近虑,更有远忧!”

近忧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近虑。机会何处不在,人们往往是在机会来临时不珍惜,机会失去时追悔莫及!本月底就有一个千载难逢的“利其器”的好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