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太平天国遗迹(绥阳太平天国遗址)(1)

(天门洞,“地下兵工厂”就在此洞内。)

贵州太平天国遗迹(绥阳太平天国遗址)(2)

(洞内堆放的硝矿)

贵州太平天国遗迹(绥阳太平天国遗址)(3)

(土灶台)

贵州绥阳县红果树景区发现太平天国遗址,搜罗之下,竟然发现太平军到过贵州多个地方。连日来,贵州绥阳方面通过进一步考察,发现景区天门洞硝矿成堆,有灶台和水池,疑似太平军“地下兵工厂”。

3月22日,记者前往贵州红果树景区采访看到,疑似“地下兵工厂”所处位置表面看是一座山,但里面是贯通的溶洞。洞口处于半山腰,出口在另一端谷底。正常步行速度,走完全程,约10分钟。入洞后,一路向下,临近谷底出口时,便是“地下兵工厂”具体所在地。

记者看到,此处堆了大量硝矿。考察人员目测估算,堆积的硝矿约有上千吨。距离硝矿不远处,有多个在坎形地带凿出的土灶,烧火的灶孔以及上面的锅台明显可见。因年代久远,灶孔靠里部分已被塌陷的泥石填埋,现在呈现的只是一个浅孔。在硝矿堆放点与土灶台之间,有一个水池,系溶洞水流经此处汇积而成。景区负责人说,当初,景区开发初探溶洞时,这个水池便已存在。

硝矿、灶台和水池,通过3个相关联的物体,考察人员初步判定,这就是一个土法炼硝场所。硝是火药的主要成分,这里曾驻扎太平军,不排除这是贵州绥阳太平军的“地下兵工厂”。

贵州绥阳县志记载,从1855年到1864年,太平军在贵州绥阳驻军9年。在清剿太平军的战斗中,清军大量使用了土炮,火药成了必备之物。为了在火力上与清军保持对等,太平军亦开始制造火药。尽管太平军挥师贵州多地,但在和清军的对抗中,屡遭惨败。在赤水,太平军更是全军覆没。太平军攻下了县城,在贵州绥阳打了胜仗。9年厉兵秣马,“地下兵工厂”是不是贵州绥阳太平军出奇制胜的法宝?这有待专家进一步考证。网上搜索表明,贵州凯里曾有过太平天国余部,在当地翁堤溶洞群炼硝制火药的报道。

考察人员测量表明,在贵州绥阳县红果树景区天生桥下发现的太平天国遗址,距离“地下兵工厂”约800米。整个景区,溶洞密布,是古代驻军非常理想的场所——隐蔽性强,易守难攻。即便被攻入,洞内兵士也易于逃避、躲藏。

(记者 刘鸿 摄影报道)(贵州都市报全媒体编辑 张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