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德报怨何以报德)(1)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人,聊一聊孔子。

用鲍老师(鲍鹏山)的话说,很多人对孔子有误解。认为孔子就是个老学究,分分钟教你做人那种。甚至认为孔子保守、守旧、愚忠愚孝、歧视女性。

有句耳熟能详的话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这话是孔子说的没错,但它还有后半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意思就说,走的太近了显得不够尊重,离的远了又招来埋怨。

这后半句才是重点,由此才能体会到孔子的人情通透。

类似的还有:父母在,不远游。

这不是绑住年轻人的双脚吗?古时交通不发达,还好说;如今这年代,这句话过时了,行不通了。

但完整的意思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远门可以,但你得有方向,得让父母知道你去哪。

同样后半句才是重点。

我之前对孔子的了解仅限于语文课本,所以我对孔老夫子也有误解。其实压根就不了解。

后来我在“樊登读书会”听樊登老师口中的孔子听多了,渐渐觉得孔子这老人家还挺可爱的,很有意思的一个老头。

并不是影视作品中板着脸的教书先生,比单纯的教书先生可爱多了。

之所以用可爱来形容,因为我就是这么觉得。我能想象的出,如果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个老头,一定是显得非常可爱、可敬的。

俗话说,家有一老,犹如一宝。这话对不对我不知道,不过孔夫子确实是中华文明的一宝。孔老夫子的思想已经刻入了我们的基因,大部分中国人张口总能背出几句《论语》里的话,比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接下来分享几个我听来的,关于孔子的故事:

一、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可以吗?

孔子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如果我们以德报怨,那用什么来报德呢?

比如,张三对李四很不友好,很坏。李四非但不生气,而且报以德。

可是,王五对李四非常友好,李四又该如何对待王五?

李四顶多也是报以德,对不对?

也就是说,不管我们如何对待李四,他都会对我们报以德。那请问李四这样做对王五公平吗?公平、公正在哪?

坏人做了坏事,得不到惩罚;好人做了好事,也就那样。整个社会不就乱套了吗?

所以孔子说:“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直”的意思就是正直、公正。对于坏人既不刻意报复,也不刻意宽恕,而是公平、公正的施于相应的惩罚。

二、过犹不及

樊登老师说,孔子是曲不离口,每天嘴里都哼着小曲,诗经三百首他是倒背如流,每天时时刻刻嘴里都唱。

你现在想象这样一个画面,一个人走哪都哼着小曲。

孔子每天都开开心心,可伤心起来也很厉害,劝都劝不住。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在孔子71岁的时候颜回不幸早死。

孔子在颜回的丧礼上哭的非常伤心,跟个孩子似的。大呼:天丧我啊!天丧我啊!

旁边的人就赶紧劝孔子说:夫子你这哭的也太过了,悠着点。

孔子回答到:不为这样的人哭,为什么样的人哭?

但是,一回头你万没想到的是…

颜回的父亲问孔子:我们家穷啊,颜回死后连棺椁(guǒ)都没有,能不能把你的马车卖了,给颜回做一副好棺椁?

孔子这时一边哭一边说:我要跟这些大夫们来交往,出门不能没车呀。

你看出来没有?

在这一点上,孔子的分寸把握的非常明确。虽然非常痛苦,放开了哭可以,真切的表达感情,但不做过分的事,适可而止。

这是孔子态度的体现,也是孔子讲的中庸,就是要刚好把握住那个度,不走任何一个极端,“过”和“不及”都是错。

三、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不谈论鬼神。

孔子对于鬼神最著名的两句话就是: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但他又要求“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所以孔子对鬼神的态度是“敬鬼神而远之”。

子贡有一次问孔子:人死后,到底有没有啊?

孔子:等你死后,你就知道了。

子贡:现在这里又没别人,就我们俩,你跟我说说呗?

孔子:如果我说人死了,是有的,成了鬼神,我就怕丧礼太过铺张,还要活人来殉葬;如果我说人死了,就没了,就是一具肉身,尸体而已,恐怕就会有不肖者会把死者随便丢弃。所以,到底有没有,等你死后你就是知道了。

四、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孔子有一次访问楚国,途经负函(今河南信阳)时,治理负函的叶(shè)公殷勤接待了他。

叶公很崇拜孔子,为了显示自己的治理成就,吃饭的时候叶公说到:我们这有个非常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告发了父亲。

叶公本意是想获得孔子的夸赞。

孔子却说:在我们那正直的人和你讲的正直人不一样。在我们那,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

孔子很不以为然:“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不是说,大义要灭亲吗?

孔子怎么提倡“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呢?

这个时候我们就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举证则有助于社会惩罚坏人;另一方面亲亲互隐有助于维护人伦亲情。

到底怎么选?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早已深思熟虑。

如果社会鼓励父子、夫妻、兄弟互相揭发的话,那么还有谁是值得我们相信的呢?到底是人伦亲情重要,还是法律更重要呢?

鲍老师说,从社会发展秩序来看,血缘伦理的优先序要更高,价值也更高,而且这种亲情伦理一旦破坏,则很难弥补,而法律举证则显然有其他渠道可以补上。

法律不再要求直系亲属出庭指证亲属的犯罪行为,这一点在我国的新刑法中也得到了体现。

五、因材施教

孔子弟子有三千多人,其中最出色的有七十二人,也就是七十二贤人。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他对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了解,不同的学生问同一个问题他会相应给出不同的答案。

有一天,子路问:我想做一件事,想到了就马上去做吗?

孔子说:那不行,你得先跟父兄商量。

另一个学生冉有问了同一个问题,孔子却说:当然,马上去做就是了。

一直在旁边听的弟子公西华感到很迷惑,就问孔子为什么进来两个人问了同一个问题,却给了不同的答案?

孔子解释说:子路胆量大,做事容易冲动,所以我让他多跟父兄商量;而冉有不同,他做事犹豫不决,容易退缩,所以我要鼓励他。

其实,孔老夫子的思想《论语》一点都不刻板、教条,对现实生活有着明确的指导意义。只不过几千年下来,有很多误传和曲解。尤其是经过上个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和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批林批孔运动”,导致我们对孔子产生了很大的误解。

如今我们主张正本清源,好好读《论语》,好好理解孔子。这就是为什么要跟你分享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

-

—END—

-

往期推荐:

要按照你的感觉,而不是按照教条生活

有理寸步难行,感情用事走四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