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000年的历史像天上的银河一样长,古诗就是银河中,一个个美丽的星系,。

在诗歌的世界中就能发现,里面连着一整个文明的小宇宙。

我们能做的是带着孩子,找到这一颗一颗星星中千丝万缕的联系。

背诗兼识字,相看两不厌。

从《古朗月行》看月亮的多种变化,品味古诗汉字造字心得。

关于识字和认字,有经验的人都知道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大量的阅读中来。

那么除了平时的绘本读物阅读,在背诵诗歌时也能够来识字认字的。

虽然现在的古诗都写在距离我们几百甚至1000年之前,可是中国文字的奇妙就在于即使是古人写的诗,而汉字的意思却没有发生巨大的改变。

只要会识字就能来读诗,那么也代表了诗词中,也一样蕴含着很多常用字。

并且这些字还不是单独出现,与诗词对仗上下文结合,还能更容易理解诗人写作时的精妙之处。

就用李白的这首名作————《古朗月行》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能用古诗词来识字?

可即便就是这样,诗仙依然能用其无与伦比的脑洞大开和神奇想象,为我们谱成一首经典的诗作。

这首古朗月行里出现的一些字,说不上多复杂,可是却全都恰到好处。

小时不识月

识,自然是认识,知道的意思。

识,这个字的部首是言字旁。言字旁作为部首的字,大多和说有关。

看到一个东西能把它说出来,就代表是认识了。

所以诗里头用到识这个字,意思也很容易理解,当我还小的时候,还不认识月亮是什么?

呼作白玉盘

就把它叫做是个白玉做的盘子挂在天上。

呼字的部首是口字旁,从嘴巴里发出的声音就是呼唤,在这儿的意思便是用一个名字称呼他,叫做。

又疑瑶台镜

又怀疑是天宫中瑶台上仙人用的镜子,明晃晃的挂在了天上。

镜,古代的镜子多用青铜制成,当时还没有玻璃。

青铜是一种金属,所以造字的时,用的是钅做偏旁部首,表示和金属有关的物体。

用明晃晃的镜子来比喻月亮,而这镜子,还是仙人在仙宫用的,显得格外的明亮又硕大。

飞在青云端

上一句说到了仙人的瑶台,一定是在云端之上,所以这个仙人的镜子,就这样飞在了半空的云上。

青,这个字本身从字形上看,青在最早的金文字形上,是一个生字,下面那个字代表水井。

最早的意思是说,水井边生长出来的青草。

拼音还没教全让孩子熟读诗词(古诗还能这么学)(1)

后来引申出,变成颜色。如果是和山搭配,表示的就是深绿色。

比如李白的《望天门山》中便有,两岸青山相对出。说的就是生长着翠绿色树木的山川。

但同时它也表示深蓝色,青天白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放在这句诗里,便是代表夜空中的深蓝色。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月亮里的仙人为什么坐在桂树上,摇荡着双脚。月亮上的桂树为什么又长的圆圆乎乎的?

古代人觉得月亮上有仙人和桂树,月亮会随着时间不停的变化,从新生的月牙到圆圆的满月。

月亮上的影子,也会慢慢的全部看到,所以传说中月亮上的仙人,坐在桂树上,所以月亮一点一点的变圆,首先看到仙人的脚,才慢慢的看到完整的样子。

团团,圆圆的样子。本身团和缘就能组成团团圆圆和和满满的感觉。

拼音还没教全让孩子熟读诗词(古诗还能这么学)(2)

这个字的部首是最外面的囗(wei),本身就有围绕束缚的意思,里面的才字,像植物破土而出,叶片还没长开。整个字的字形,就像是把一个东西绕在这里,绕成了一个圆。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拼音还没教全让孩子熟读诗词(古诗还能这么学)(3)

月宫里的白兔老是忙着在捣药,究竟是给谁吃的呢?

捣,这个字是提手旁,本身的意思就是用棍棒的一端敲击或捶打。

这里很形象的用了一个动词来形容白兔忙忙碌碌一直在捣药的样子。

问言,问是一个口字旁,用嘴巴问,说出来的话就是言。

与谁餐?谁,这个字也是一个言字旁。表示用言语问是什么人。

整首诗用的生字绝对不多,而且意思读出来几乎就能懂得一大半。

但就是这些简单又易懂的字,被李白的脑洞一开,神奇想象的组合凑在一起,留给后人一首描写月亮,最直白也最优美的诗篇。

识字和拼音本来就应该双管齐下

说完了生字,我们不如一起说说这一篇里用到的一些韵律的字音。

如果写诗,只是比谁用的字妙,谁用的字更好,那么也只完成了一半。诗歌自唐朝以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韵律规范。无论是绝句的短小精悍,惜字如金。

还是律诗里每一句的起承转合,上下文呼应。都有他诗歌中独特的标准。

除了每一句,每一个对仗里,颜色对应颜色,名词对名词,方位对方位数量对数量,像建房子一样,每一层的结构都是对称的之外。

古诗词中每一个句子的每一个字音也和都有要求,才能达到朗读时音律的和谐之美。

虽然很多古代的字音和现在已经大不相同,可是借由现在的拼音,读起来很多诗,依然是朗朗上口富有韵律。

就还是拿这首《古朗月行》来说明,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盘pán

端duān

团tuán

餐cān

残cán

安ān

观guān

肝gān

先不论它在古音中对应了什么韵,但就是我们拼音的注音方法,都能看出它的每一个尾音都落在了相同的韵母上。

所以古诗中的字精雕细琢,古诗中的音也同样经过了仔细编排。

古诗别只是背,细细的朗读出每一个美妙的字音,感受一下在字里行间这些韵律的转折和呼应。

让诗词的理解,不只是局限于意思,还有更多在文字和音律上奇妙的发现。

拼音还没教全让孩子熟读诗词(古诗还能这么学)(4)

带着孩子一起玩好玩的事吧!

谢谢你的关注。

v信公号:安家妈妈的小小学堂

下次一起来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