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最好最全的版本(聊斋志异之浙东生)(1)

图咏 客窗有美伴凄其,欲返家园未有期。虎阱一惊遇猎网,得归转觉是便宜。注:凄其——凄凉;转觉——反而觉得。

浙江宁波有一个姓房的读书人,外出游学,观赏异地风光,见识风土人情。一路往西来到陕西一带。走着走着,钱化了很多,一时回不了家,只好在当地开设了一个书馆,招收一些小孩子教书度日。

这个房某有个毛病,就是好吹牛。他常常对人吹嘘自己的胆子很大,天不怕地不怕,当地人也听听而已。

一天夜里,天很热,房某赤身裸体躺在床上睡觉。正在熟睡之间,忽然觉得有一个东西从空中掉了下来,是个怪物,浑身毛茸茸的,一下砸在他的胸膛上了,还发出叭的一声响。他觉得这怪物有狗那么大,还在气喘嘘嘘,四只爪子不断地抓动。房某一时害怕极了,刚想爬起身来,这怪物就用两爪扑倒了他,不一会儿,房某就被吓昏了过去。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房某迷迷糊糊醒了一些,朦朦胧胧中觉得有人用一个尖尖的东西在捅他的鼻孔,他立即打了个喷嚏,便完全苏醒了过来。睁眼一看,只见屋里灯光荧荧,床边还坐着一个美人。这个美人笑着对他说:“好一个男子汉!你的胆子就这么一点大吗?”房某马上意识到这女子一定是狐狸变的,不由得更加害怕起来。女子渐渐走近房某,与他戏耍挑逗,房某看这女子并无恶意,这才慢慢地胆子大了些,也就与女子亲亲热热。房某孤寂已久,于是便与她成其好事。这女子一直在他这里待了半年多,俩人好像夫妻一般。

一天,女子正睡在床上,房某心想,她终究不是人类,一时起了不良之心,偷着用打猎的网子罩住了她。女子醒来,动弹不得,就请求房某放开她。但是房某只是对她笑笑而不去放她。女子非常生气,忽然化作一团白气,从床底下冒了出来,依旧是个女子。她非常气愤地说:“你呀!终究不是我的好朋友,赶快送我走吧!”说着就一手拉着房某出了门。于是房某就觉得身不由己地跟女子走了起来,一霎间又腾空而起,在空中飞行。大约飞了有一顿饭的功夫,女子忽然一放手,房某便晕头晕脑地从空中掉了下来,正好落在一个财主的园子里。

这家的园子里有一口陷阱,上面张着一张用绳子结的网子,房某正好落在网上,肚子压在网上,把网也压陷了,半个身子悬在阱口上。他定了定神向阱下一看,只见一只老虎正蹲在阱底,仰起头来虎视眈眈地看着他。老虎想吃他,就猛地跳起来咬人,大约就只差不到一尺就咬着房某了。房某这时吓得心胆都碎了。

后来主人家的园丁来喂虎,看见了房某,觉得很奇怪,怎么网上会有一个人呢?于是便把他从网上拉了上来,这时候的房某早已经被吓昏死过去了。待了一会儿,房某才慢慢地苏醒过来。园丁问他,他详细地说了事情的经过。

房某落下的这个地方已经是浙江地界,距离房某老家只有四百多里路了。这家主人知道这件事后,便赠送给他路费,叫他回家去。

房生回到家里,人们问他怎么回来的,他就把与狐女的交往说了,还对别人说:“我虽然死过两次两次,这两次都是狐狸所为。但是要是没有这狐狸,我还穷得回不了家呢!”

《老老葛说》

穷书生房某外出游学落魄他乡,回不了老家。幸好遇到了一位狐女,帮他解除了旅途的孤苦寂寞,与他相亲相爱共同生活了半年。如果说过了半年多的日子,房某厌倦了,完全可以向对方提出来,来一个好聚好散。可是房某却心存不良,厌弃对方是异类,但是忘记了人家是有法术的,居然妄图用猎网对付人家。当狐女故意试探着恳求他释放自己,房某仍旧不答应。这一下惹怒了狐女,决心惩罚他了。但是这狐女毕竟还是好心的,或许是看在同居半年的情分上,她没有让房某遭受皮肉之苦,只是针对他吹嘘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特性,将他扔在虎口之上,让他吓个魂飞魄散而已。她让他来了个空中飞人,一顿饭的功夫就从陕西到了浙江,最后让他因祸得福回到了家乡。

对比房某的所作所为,这位狐女实在太善良了,而房某也真给浙江人丢脸!总算最后他还说了句良心话:“非狐则贫不能归也!”也让看故事的人稍稍解了口气。

【原文】《浙东生》《聊斋志异》三会本 卷十二 第三十八篇

浙东生房某,客于陕,教授生徒。尝以胆力自诩。一夜,裸卧,忽有毛物从空堕下,击胸有声;觉大如犬,气淋琳然,四足挠动。大惧,欲起;物以两足扑倒之,恐极而死。经一时许,觉有人以尖物穿鼻,大嚏,乃苏。见室中灯火荧荧,床边坐一美人,笑曰:“好男子!胆气固如此耶!”生知为狐,益惧。女渐与戏。胆始放,遂共狎呢。积半年,如琴瑟之好。一日,女卧床头,生潜以猎网蒙之。女醒,不敢动,但哀乞。生笑不前。女忽化白气,从床下出,恚曰:“终非好相识!可送我去。”以手曳之,身不觉自行。出门,凌空翁飞。食顷,女释手,生晕然坠落。适世家园中有虎阱,揉木为圈,绳作网以覆其口。生坠网上,网为之侧;以腹受网,身半倒悬。下视,虎蹲阱中,仰见卧人,跃上,近不盈尺,心胆俱碎。园丁来饲虎,见而怪之。挟上,已死;移时,渐苏,备言其故。其地乃浙界,离家止四百余里矣。主人赠以资遣归。归告人:“虽得两次死,然非狐则贫不能归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