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孔德绍又在《登白马山护明寺》内描写了露珠折射阳 光的色彩: 露花疑濯锦,泉月似沉珠”宋代程大昌 (1123-1195)在其著《演繁露》中进而解释了露珠分光 现象:,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乾隆时期汤若望?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乾隆时期汤若望(汤若望在明末清初共制造了两具伽利略式望远镜)

乾隆时期汤若望

唐初孔德绍又在《登白马山护明寺》内描写了露珠折射阳 光的色彩: 露花疑濯锦,泉月似沉珠”。宋代程大昌 (1123-1195)在其著《演繁露》中进而解释了露珠分光 现象:

凡雨初霁或露之未唏,其余点缀于草木树叶之末,欲 坠不坠, 则皆聚为圆点,光莹可喜。日光入之,五色俱足 闪烁不定,是乃日之光品著色于水,而非雨露有此五色也。

从该段文字不难看出程大昌之高见:丽露之五色原是 日光之“光品”。“光品”或可解为光的品质、本质,或可 衍为“固有”。露珠的 “五色”来自“光品著色于水”。他 的解释已接近于近代光学的结论。对这种分光现象的仔细 观察,还有历代炼丹家和本草药物学家。为鉴别上好的水 晶以作丹料或药料,水晶分光现象就为道家著作和本草著 作屡记不鲜。

北宋真宗朝 (998一1022年在位)名儒杨亿(974 1020)在其著《杨文公谈苑》中就菩萨石 (天然水晶)记述道:

嘉州峨眉山出菩萨石,人多采得之日光射之,有五色,如佛顶圆光。

其后, 寇宗奭在《本草衍义》(成书于1116年)中也记道:

嘉州峨眉山出菩萨石,形六棱而锐首日隙照之,有五色,如佛顶圆光。俗谓菩萨光明所感,今亦称放光石。

宋代杜绾的《云林石谱》(成书于1133年)是一本矿 物学著作。其中也对菩萨石写道:“其色莹洁.....映日射 之,有五色圆光。其质六棱,或大如枣栗,则光彩微茫。 间有小如樱珠,则五色灿然可喜。”

直到明末,方以智(1611-1671)在《物理小识》(初 稿于1631年)中又写道:

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则必有一面五色。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L.Newton,1643-1722) 于1666 年以三棱镜作分光实验,得出白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结论。 孰知其前千余年间,中国人屡屡观察到多棱水晶、露珠、冰珠等物的分光现象,并由此推测到日光的品质就是“五色”的。

前面叙述中我们多次提及郑复光其人。他做小孔成像 实验、做透光镜和冰透镜。正如墨翟及其《墨经》一样, 郑复光及其《镜镜谂痴》是清中期的奇人、异书。

郑复光(1780一约1853),字浣香、元甫,安徽歙县人。监生出身。此人真可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青少年时,他游扬州,迷恋扬州市上取影灯戏。后游粤、滇 陇、晋、冀、燕。在北京,参观观象台,考察天文仪器。

尤对望远镜感兴趣。闻某藏有其镜,必设法往而探访。读书卷中,对历代技艺之作爱不释手,《墨经》、《考工记》 《梦溪笔谈》等书外,小说笔记中凡有光学文字也要一睹为 快,而明末耶稣会士汤若望(A.S.von Bell, 1592-1666) 著《远镜说》 成为他此后研究光学的人门书。 其著作取名 《镜镜谂痴》,第二个“镜”字是动词;“谂痴”本意为无才 学而好夸耀,在此为自谦词。故其书名可译为“光学愚见” 或“光学浅说”一类。该书完稿于道光十五年(1835)。

郑复光时代,西方光学知识已传人中国。伽利略望远镜、开普勒式望远镜和格志雷戈里(J.Gregory,1636至1675)式望远镜均已传人中国。前二者是折射望远镜,后者是反射望远镜。明末清初,统称它们为“千里镜”。

后者又称为“摄光千里镜”汤若望在明末清初共制造了两具伽利略式望远镜,开普勒式望远镜于清代在广东沿海流传几具。格雷戈里式望远 镜是入华教士献给康熙帝的,存于内宫。康乾时期编纂 《四库全书》,才将此“摄光千里镜”绘于《皇朝礼器图 式》中,读者方知其图像。光学知识方面,传播最 广的便是汤若望著《远镜说》,全书45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