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英国人派部队入侵我国云南抢矿产,当地佤族的首领班洪王带着族人奋起反抗,可武器落后打不过英国人。英国人烧了他们的寨子,形势危急。

生死存亡之时,班洪王把当地的十多个王子、头人都聚在一起,写了一封《敬告祖国同胞书》,向全国人民求救,在书里,班洪王满怀感情地说:

阿祖阿公之源源相传,守土有责,倘自我失之后世,上难以见冥灵之阿祖阿公,更何颜于后世耶!

誓断头颅,不失守土之责。誓洒热血,不作英殖之奴!虽剩一枪一弹,一妇一孺,身可碎而心不可渝也!

他们书里说的阿祖阿公,其实是诸葛亮。

三国时诸葛亮南征,他们的祖先和诸葛亮立下了誓言,永不反叛,永远守护祖国的边疆。

此后,哪怕已经过去了1700年,他们依然没有忘记这个誓言,即使面对的是强大的英国人,他们还是拼尽全力,用鲜血和生命守护了誓言!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1)

知道这段往事的人,无不为佤族人的爱国情怀而潸然泪下。同时,大家也肯定会有一个疑问,诸葛亮到底有什么人格魅力,居然可以让一个部落信守和他的誓言长达一千多年?

大家好我是南瓜,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诸葛亮,这个在正史里比演义还要厉害的猛男。

1

公元181年,诸葛亮出生在山东琅琊阳都,父亲在朝廷里当官。虽然诸葛家也是名门,但当时已经有点落魄了,和汝南袁氏,颍川荀氏这种比不了。

作为一个80后,诸葛亮一出生就赶上了国家天翻地覆的大动乱。

当时的皇帝汉灵帝是个行为艺术家,治理国家的水平一塌糊涂。诸葛亮3岁的时候,黄巾起义,天下大乱。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2)

诸葛亮5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8岁的时候父亲也走了,全靠叔父诸葛玄照顾他们。

诸葛亮11岁的时候,董卓被二五仔吕布杀了。各地的省长、军事委员都起来造反了,到处都是战火,整个晋西北都打成了一锅粥。

中原地区老百姓只能往不打仗的徐州跑。诸葛亮从小就看到了战火中百姓的生活有多惨。

其中有一个拖家带口逃难的人,叫曹嵩,是曹操的爸爸。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3)

诸葛亮13岁的时候,曹嵩想从徐州回到曹操的地盘上,结果半路上就被人杀了。

曹操迁怒于陶谦,带着重兵杀奔徐州。陶谦完全不是对手,曹操攻破彭城之后,还搞了个彭城大屠杀,杀得血流成河,无辜百姓的尸体堆成了山,泗水为之断流。

要不是刘备带着数千人过来救陶谦,陶谦估计就没了。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4)

史书上没有记载年幼的诸葛亮在这时候的心情,但是可以想象的是,曹操军队多次屠城,滥杀无辜的故事,诸葛亮就算没有亲眼目睹,也肯定听过周围人说过。

那种百姓命如蝼蚁的惨状,深深刻在了诸葛亮的心中。

小时候,我听说曹操也是个英雄,可现在看来,这些所谓的英雄豪杰,什么时候把我们老百姓的命放在心上了?

曹操两次进徐州,就跟鬼子进村一样,这地方不能待了。

这时候,正好袁术任命诸葛玄去当南昌市委书记,诸葛玄赶紧带着诸葛亮去逃难。先去了南昌,后来又去襄阳找老朋友刘表。

但还没在刘表这里当上官,诸葛玄就病死了。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5)

这时候,诸葛亮17岁了,要考虑挣钱养家的事了。

本来,他两个姐姐嫁的都是襄阳本地的大家族,让姐姐那边的人帮他在刘表那里举荐一下就能当官。

但诸葛亮不想当官,汉末的知名高校本来在洛阳,但被董卓烧了,刘表就在荆州搞了个985高校学业堂。

名气大的老师都跑这学校里来了,他们在这里一边教书一边研究学问,形成了一个荆州学派

诸葛亮觉得,与其出去找工作,不如跟着荆州学派的老师深造一下。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思考一下这种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要怎么改变。

于是乎,诸葛亮就带着弟弟在隆中盖了个学区房,一边读书一边种地。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6)

在隆中,诸葛亮足足修炼了十年。

诸葛亮的二姐夫是当时著名学者庞德公家的人,诸葛亮就老是借口说看二姐,跑去找庞德公请教学问。

庞德公聊着聊着就发现,这个小伙子聪明得出奇,就又把他推荐给汉末著名导师司马徽读博。

有了司马徽的指导,诸葛亮的学业是突飞猛进,当时跟诸葛亮一起读书的还有庞德公的侄子,叫庞统

平时还有不少青年学者,总是跟诸葛亮一起开学术沙龙,什么徐庶啊,崔州平啊,等等等等。诸葛亮总是自比管仲乐毅,还说“这不过是亮生平一个寻常的比方而已。”(三国演义原声,舌战群儒那一集)。

导师庞德公住的地方,还有很多从北方跑过来避难的学者,比如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啊,比如颍川四大名士之一的杜袭啊,还有不少书法家、音乐家都在这里。

这就好比你的老师是爱因斯坦,你的朋友是玻尔,海森堡跟你一块儿上学,你天天见到的教授不是泡利就是普朗克,这种环境里学习,你不强才怪。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7)

转眼间诸葛亮20多岁了,要考虑找工作了。

诸葛亮的老丈人和刘表是连襟,诸葛亮的老师司马徽天天在荆州人才市场吹捧他这个高材生,他想当官很容易。

诸葛亮平时的朋友也有几个已经去北方工作了,因为曹操的公司那时候已经是上市公司了,家大业大,除了没事喜欢骗玩家氪金,经常出虐待员工的丑闻,还被人指责侵吞国有资产,好像也没别的什么毛病了。

关键是大公司,钱给的多,打工人嘛,给谁打工不是打?当然要挑一个钱多的啊。

但诸葛亮对当官这事却不着急,曹操的公司是厉害,但在诸葛亮看来,这个人打仗从来不是为了天下苍生,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他公司虽然很大,动不动全国前三的规模,几千亿的身家,社会地位还高。

但咱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评价一个人的标准明明应该是这个人为人民做了多少事,为人民流了多少汗,什么时候变成了谁有钱谁公司大谁就该受人尊敬了?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8)

诸葛亮不出去乱找工作,就是在等,他在等一个和他理想一致的人,在等一个和这些军阀不一样,心里有苍生的人。

正好,这时候,刘备的创业公司在新野招人了。

2

说起刘备的创业公司,跟曹操的比起来,那不是一般的寒碜。

刘备打小家里就落魄,母亲织席贩履,拼了命供他上了个好学,在名士卢植那里读书,同学叫公孙瓒

刚毕业他就赶上黄巾起义了,第一次上场打仗,刘备差点命都没了,靠躺在地上装死人才逃过一劫。

后来和好哥们关羽、张飞一起,几番出身入死,才换了个芝麻大的小官。

就这,当官没多久还被贪官污吏为难,气得刘备当场暴走。

一个男人活到这个岁数,如果没有炒老板鱿鱼的底气,那还当什么爷们?!

刘备把督邮暴打一顿,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爷要自己创业了!滚蛋吧你们这群虫豸!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9)

可刘备自己出来创业,公司没有战略规划,是连连翻车。

他去参加老同学公孙瓒的创业公司,公孙瓒没了。他跑去投靠曹操,又被曹操看出来野心很大。

他到处跑来跑去,忙活了大半辈子,什么都没混到,几次碰到曹操都是一触即溃,一败再败,仓皇逃窜,几无容身之地。

如果说曹操孙坚的公司是腾讯阿里的话,那刘备的公司就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创业了十几年,兄弟三个还躲在出租屋里,拿客厅当办公室。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10)

唯一的优点,可能是刘备这个创业公司特别有人情味,特别有理想。上上下下的小伙伴都信任刘备。

信任到什么程度呢?

公司的二把手关羽有段时间被迫给曹操做事,曹操上来就是500万年薪,关羽随便做点啥都发奖金,还配一辆兰博基尼全球限量款,待遇拉满。

就这,都留不住关羽的心,一定要回公司跟刘备干。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11)

更难得的是,刘备前前后后和曹操打就没赢过,但他自己却没有灰心,

逃到刘表这里时,刘备已经四十多岁了,在古代这个年纪,半只脚已经入土了。

有次和刘表聊天间隙上厕所,刘备出来以后脸上还有泪痕,刘表就问,你哭啥?

刘备说,我上厕所的时候看到我大腿上的肉因为长时间不骑马,又长出来了,髀肉复生。我想到自己现在每天混吃等死,可匡扶汉室的理想还远没有实现,就忍不住想哭。

别说平均寿命短的古代了,就算是现代,20岁的时候有理想、敢创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的人多了去了。

但被社会毒打了十几年,屡败屡战,却又屡战屡败,大半辈子都过去了还一事无成,99%的人早就改想法了。

大部分人到了这个年纪,已经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的现实了,好好打工,挣钱养家,把自己的理想放在儿女身上,自己安安心心过日子不就得了?年少时的理想?理想值几个钱啊?!

可刘备活了大半辈子,心里那股火焰还和一个二十岁的少年一样熊熊燃烧。

我不服,在曹操的公司眼里,打工人、老百姓就是蝼蚁,根本没必要尊重,这个天下是名门望族的天下,我屠城我欺负人我侵吞国有资产,可我是个好公司。

但我刘备要告诉全世界,这个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这个天下是老百姓的天下,只有心里有人民的人,才配得到天下!

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傻得有点可爱的理想,明明这个破公司拢共就那么点人,曹操却很忌惮它,一有机会就要置刘备于死地。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12)

在刘备的身上,诸葛亮看到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光辉。

当初曹操屠徐州,刘备带着几千人冒着生命危险来救人时,诸葛亮就听说了刘备的事迹。

这一件事就足以证明,刘备和曹操不一样,很多时候他做事不是为了钱,为了利益,而是为了老百姓能少受一点苦。

其次,刘备在新野,刘表没有给他一兵一卒,可他却把当地治理得井然有序,无数英雄豪杰都过去投奔他,老百姓都信任他。

在这样一个各路军阀都视人命如草芥的年代,刘备这样的团队绝无仅有。

这时,司马徽把自己的两个优秀毕业生的名片都推给了刘备。

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

黄巾起义时,刘备就表现出色,如果那时候有新闻联播的话,小诸葛亮肯定会在电视里看到新闻说:

“在平定黄巾贼的叛乱中,30岁的骑都尉曹孟德同学有功,授予战斗英雄勋章;24岁的刘玄德同学,依法奖励安喜县尉职位。”

在隆中隐居的十年里,诸葛亮也从来没有忘记观察天下大势。

当时天下各路诸侯,曹操的理念诸葛亮从来就不认同,刘表、刘璋、马腾、韩遂等人,要么才能不足,要么只是和董卓一样的军阀。

遍观天下,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上的,只有刘备一人。

如果自己加入曹操,无非是锦上添花罢了,只有在刘备这里,诸葛亮才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创造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于是,一见刘备,他就拿出了一份详细的企业发展规划书,直接告诉刘备,按我说的来,几年时间就可以把公司做成全国前三的巨头,而且一旦等到机会,翻盘曹操也不是不可能。

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全都清清楚楚。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13)

那一年,诸葛亮27岁,刘备47岁。

刘备被这个年轻人打动了,看完诸葛亮的规划,忍不住说了声——好!

在这一场流传千古的面试里,刘备选择让这个小自己20岁的年轻人来当公司的舵手,诸葛亮也认可了刘备当他的主公。

两个理想主义者为了相似的目标走到了一起,这是真正的双向奔赴!

3

诸葛亮刚一进公司,曹操就带着大军进攻荆州了。

这时候刘表已经过世了,继任的刘琮把手底下的人都叫过来开了个会,会议上大家一致表示,没有人能在荆州投降之前占领襄阳。

刘备手里没有多少人,除了跑路外别无选择。

曹操一听,不能让这个大耳贼再跑了,连唾手可得的襄阳都不要了,马上派出了精锐中的精锐虎豹骑来追。

在宇宙中,最高的敬意是赶尽杀绝,在曹操心里,只有刘备配当自己的对手。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14)

一听说曹操的人来了,老百姓都慌了,曹操在徐州干了啥人尽皆知。

大家都愿意跟着刘备跑,可这时候曹操的兵正在背后穷追不舍,大家都劝刘备把老百姓丢了吧,这次再被曹操抓到,必死无疑啊!

可就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刘备还是没有放弃原则,而是说了一句名垂青史的话:“夫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之!”

刘备为了掩护老百姓,一天才走几里地。

在长坂坡,刘备被追上,毫无悬念地被击溃,两个女儿都被抓走了,仓皇逃窜。徐庶的母亲也是在这个时候被抓走了,徐庶只能跳槽。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15)

这等于是诸葛亮进公司没多久,整个公司就濒临倒闭了。可在诸葛亮看来,刘备在生死关头依然要冒着生命危险,携民渡江,他真的和其他诸侯不一样。“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

刘备用自己的表现证明了,诸葛亮没有跟错人。

现在,曹操那边有20多万人如狼似虎,刘备这里的人满打满算,也就不到3万人。

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江东联合孙权。

这个事关生死的任务,刘备却毫不犹豫地交给了刚进公司的诸葛亮。后面的故事所有人都耳熟能详,诸葛亮很好完成了任务,孙刘联军以少胜多,5万多人击溃曹操20多万人。

随后,孙权和刘备一鼓作气,曹操、孙权、刘备三家瓜分荆州。

这个行将倒闭的公司终于死中求活,有了自己的办公楼,开始招人了,诸葛亮就把自己的老同学庞统也叫来一起干。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16)

诸葛亮的能力过于出色,刘备和庞统去打益州的时候,荆州的事就由诸葛亮全权负责,关羽张飞赵云都没意见。

要知道,这三个人不仅比诸葛亮大很多岁,资历老很多,和刘备的关系还更近,明面上的官职也比诸葛亮高。

更不用说关羽万军阵中斩颜良,赵云、张飞在长坂坡表现出色,都是早就成名的猛男。

可是这几个万里挑一的猛男,全都对这个27岁的年轻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愿意听他调遣,说明在他们眼里,诸葛亮是比自己还要厉害的猛男。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17)

战略方案对路了,就好像赶上了风口的猪,做啥啥顺利。

很快,刘备又按照隆中对的规划,拿下益州,和曹操、孙权三足鼎立。汉中之战,刘备一雪前耻,击杀曹魏西线战场元帅夏侯渊,击败曹操。

刘备对曹操,是输了一辈子,没想到50多岁了,终于赢了一回。

诸葛亮辅佐刘备才7年,刘备就有了和曹操孙权争霸的实力。和演义里不同,诸葛亮不会奇门遁甲,也不会借东风,但依然做到了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这是真正的天才!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18)

接下来,就是为统一大业努力。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拼的就是钱、粮、人。而钱和粮本质都是从老百姓这里来的,谁能更好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谁就能发展得好。

诸葛亮在隆中当了十年的农民,他太清楚老百姓希望过什么样的日子了。

刚到成都,他就四处去考察,蜀地盛产井盐,很多铁矿,诸葛亮就把盐和铁直接国有化,让政府来运营。

蜀锦很出名,诸葛亮就专门设立锦官,发展织锦业,在自己家种桑树,带头做贡献,把蜀锦变成了战略物资,魏国和吴国都要来买。

《四川通志》记载,成都以南有个铁溪河,诸葛亮曾在这里冶铁;《元和郡县志》记载,始建县东南70里有一座铁山,诸葛亮曾在这里造兵器;《周地图》记载,蒲亭县有个铁山,诸葛亮用它铸造刀剑。等等等的,相关的记载一大堆。

打个比方,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就相当于周总理,只要看近现代史你就会发现,每一个重要的地方都有周总理的身影,不管做什么事情,他都考虑得很周全,每次一线生产,都有他的身影。

诸葛亮一个人就干了萧何 陈平 张良三个人的活儿。《三国演义》里突出描写了角色的军事能力,但真实的诸葛亮,是一个六边形战士。

没过几年,诸葛亮就把国家治理得蒸蒸日上。

此时,诸葛亮和刘备都毫不怀疑,他们的事业已经走上了正轨,只等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刘备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但就在这时,形势却突然急转直下。

4

襄阳的魏军去进攻关羽。原本关羽水淹七军,以少胜多,整个樊城的曹魏主力全军覆没,曹操一度想要迁都。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19)

但就在这个时候,大魏吴王孙十万做了一个让曹操做梦都能笑醒的决定——去偷袭关羽的后方。

家被偷了,关羽满盘皆输,败走麦城。

整场战役在短短三四个月的时间里就过山车一样从大胜变成了大败,荆州易主,关羽身首异处。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20)

这一场战役直接决定了魏蜀吴的命运。

事实上,在战役结束一个月以后,曹操就死了。如果孙权不偷袭关羽,那么曹魏领导层换人,就是《隆中对》所说的“天下有变”,这时刘备集团主力都还在,一边从汉中出兵,一边从荆州出兵,极有可能把曹魏打垮。

但历史没有如果,就在蜀汉距离翻盘团战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关羽被抓了,高地塔还丢了。

更要命的是,刘备称帝之后,为了夺回荆州,也为了给关羽报仇,把蜀国多年培养起来的精锐全部拿来打东吴,在夷陵大败而归,刘备病死白帝城。

原本大好的局面,一下子变成了上单关羽下线,随后打野刘备掉线,主力输出被杀后掉线,辅助刘禅现在在泉水挂机,就剩诸葛亮一个人,要打对面五个六神装的英雄。

神仙也翻不了这种盘。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21)

就在诸葛亮去白帝城接受托孤的时候,益州有人叛乱,一度打到了距离成都只有一百多里的地方。

虽然叛乱被平息了,但公司老板刚死,原来的骨干一个接一个凋零,还有个员工带头背叛公司,换了你是这个公司的员工,你也不想好好工作了,谁知道这公司还能撑几天呢?还不快给自己找下家?上班?上什么班?大家都在摸鱼。

光是把眼下这个烂摊子救回来,都难如登天。

在这种时候,诸葛亮展现出了一个顶级政治家的水平。

首先,诸葛亮马上组织了一个丞相府秘书团队,自己带头,工作一丝不苟,重要文书全部亲自过目,狠抓工作作风建设。

其次,曹丕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劝降,说公司老板都没了,你坚持个啥呀?投了吧。

诸葛亮专门写了一篇《正议》,把曹操比做项羽,用光武帝刘秀举例,说兵不在多而在精,我人比你少一样可以打哭你,汉中之战你忘了吗?

这篇文章写得很优秀,曹丕都不知道怎么反驳。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22)

与此同时,诸葛亮很清楚,人民安居乐业,政权才会稳固,他不仅把刑法《蜀科》给写完了,还大力发展经济。

蜀国连年战争,大量土地没人耕种,诸葛亮就当自己是商鞅,把土地国有化,统一分配。

豪强和富商兼并土地严重,诸葛亮就当自己是刘备,从法律上打击,经济上抑制,我们社会主义蜀维埃政权,必须保证资本家在国家可控的范围内。

老百姓压力大,诸葛亮就当自己是李牧,让军人也跟着老百姓一起种地,搞蜀汉生产建设兵团,减轻赋税,恢复民生。

国内很多基建没修,诸葛亮就当自己是李冰,重修都江堰,在水旱灾严重的地方因地制宜,盖了很多水利设施,到现在有些地方的水坝还叫大诸葛堰,小诸葛堰。

南中有叛乱,诸葛亮就当自己是关羽、张飞,亲自带兵,不到一年就平定南中。

南中地区经济落后,诸葛亮就当自己是神农,把农耕技术推广到这里,教当地老百姓怎么发展经济,以至于云南不少民族到现在还在纪念诸葛亮对他们的贡献。

傣族说他们的房子顶是按照诸葛亮帽子式样设计的;卡佤族说他们的祖先会盖房子、种水稻都是诸葛亮教的;很多少数民族说自己用的铜鼓就叫诸葛亮鼓,等等等等。

与此同时,诸葛亮还在当地建了一个很有战斗力的“无当飞军”,王平负责指挥。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23)

诸葛亮把自己一个人当成十个人用,总算是把国内原来分崩离析的人心稳住了,蜀国又有了一战之力。

蜀汉后来连年用兵,但老百姓的压力却没有很大。整个三国时期,曹魏地盘上发生过24次民变,东吴23次,而蜀汉,仅仅只有3次。

“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

近代曾有西方传教士跑到傈僳族那里去传教,问他们,朋友,耶稣基督了解一下?结果当地人告诉他,我们信诸葛亮。(乌鸦嘎嘎叫背景音)

最后传教士们不得不改变传教方式,说上帝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孔明,二儿子是耶稣,你们也可以试试信一下二儿子嘛。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24)

5

休养生息之后,终于,诸葛亮又等来了北伐的机会。

曹丕在位不到七年就死了,才活了40岁。按照隆中对里的计划,这又是“天下有变”了。

这个时候,诸葛亮已经50岁了,这么多年呕心沥血,蜀国也有了一战的资本。

于是,诸葛亮上《出师表》,开始北伐。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25)

诸葛亮这篇短短600多字的文章从诞生那刻起,就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优美的文章之一。

单从这一篇的文采看,如果诸葛亮不是每天忙得脚不离地,有空写文章写诗歌,他绝对可以成为一代文豪。

可等在诸葛亮面前的,是一次又一次无望的努力。

第一次北伐,本来让孟达造反作为内应,可孟达计划暴露被司马懿擒杀,直接白给。

蜀军在陇西本来打得很好,可惜马谡又犯病丢了街亭,蜀军面临被两面夹击的危险,北伐已经打不下去了,只能撤兵。

这次北伐最大的收获,是一个叫姜维的27岁年轻人,他能文能武,才华横溢。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26)

第一次北伐失败,让诸葛亮倍感悲凉。试想,如果另一支部队不是孟达内应,而是荆州关羽大军,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试想,如果去街亭的不是马谡,而是刘备、张飞,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当初我们几个说好了,要一起匡扶汉室,可现在你们都走了,就剩下我孤零零的一个人。

前期打下来的几个郡,说投降蜀汉就投降了,蜀汉撤兵,他们马上又投降了回去,毫无心理负担。

诸葛亮已经深深地意识到,魏国治理的时间久了,当初那批信奉汉朝才是正统的人,已经逐渐远去了,越往后,这种民意基础只会越来越淡薄,国家统一的难度只会越来越大。

他拼尽全力的北伐,不仅仅是在和魏国作战,更是在逆天而行!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27)

人力有时而穷,怎么可能拗得过天呢?

但是诸葛亮不想放弃,蜀国只有一州之地,人才不如魏国,诸葛亮就尽力把士兵都训练成将领不行都能打得好的地步。

四川缺少好马,蜀军步兵为主,对抗以骑兵为主的魏军很吃亏,诸葛亮就亲自钻研阵法,制作了八阵图,让蜀军练习。

魏军骑兵需要用弩兵限制,诸葛亮就发明了诸葛连弩,把弩从手动变成了半自动,还有瞄准器。

选将用人,诸葛亮专门写了一本《将苑》,把怎么挑选好将领,怎么振奋士气,怎么提高军队战斗力论述得清清楚楚。

第一次失败后没多久,陆逊在石亭大败魏军,魏国不得不把军队调到东线。

诸葛亮再一次出兵,可打到陈仓就被挡住了,冷兵器时代,攻城方天然劣势,魏军的援军很快到了,蜀军粮草不足,只能退兵。

魏国大将王双带着骑兵追击,诸葛亮回头硬碰硬,愣是野战步兵击溃了骑兵,阵斩王双!

完全依靠步兵打败骑兵,自古以来能办到这一点的都是神仙。

许多年后,中国还有一个用步兵吊打了对方骑兵的猛男,名字叫岳飞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28)

第三次北伐小胜。第四次北伐,司马懿顶替曹真过来当诸葛亮的对手。两边一碰,司马懿和诸葛亮第一次正面交手野外遭遇战,就被诸葛亮吊打。

可惜这时候,李严扯了后腿,粮草跟不上了,又只能退兵。司马懿让张郃去追,结果被诸葛亮反手一套直接带走,一代名将张郃人没了。

司马懿在其他战场上的表现都是顶级水平,无论是克日擒孟达,还是远征定辽东,打同时代的其他对手,司马懿的表现就像是王者打青铜,虐菜无情,各种秀操作,从来没有说不敢和对面打。

可唯独是到了诸葛亮面前,司马懿是打正面打不过,被堵在高地等对方犯错又等不到,对方撤退也不敢追,追几次就送几次人头。

如果你玩游戏碰到这种对手,你肯定明白,自己的实力跟他完全不在一个档次,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跟他打。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29)

纵观几次北伐过程,你会发现诸葛亮的战斗力非常强悍。

但哪怕他做得再好,只要有一两个细节出问题,整次行动就会失败。

可魏国哪怕总是在吃败仗,但家底够大,很快就能补充上来,双方的容错率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一次次北伐不成的背后,其实是魏国和蜀国之间国力的巨大差距,这不是人力可以弥补的。

其实,诸葛亮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呢?人力再强,能强得过天吗?本来国力就是一比九,在夷陵之战之后,蜀国获胜的希望就已经无限趋近于零了。

可理想主义者就是这样,无论做什么都会拼尽全力,尽人事、听天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了他和刘备共同的那个理想,就算明知是失败,他也要燃烧自己的全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30)

再次北伐时,诸葛亮已经54岁了。

在这次给刘禅的书里,诸葛亮写了一句话:“若臣不幸,后事宜付以琬”。

刚出兵就讨论自己死后谁来接班,这一次北伐从一开始就显得无比悲壮。

诸葛亮让部队在五丈原和魏军对峙,找机会和魏军主力决战,他不怕打大规模遭遇战,他怕的是敌人不跟他打。

为了解决粮草问题,蜀军分兵屯田,和渭水岸边的百姓杂居在一起,军纪严明,秋毫无犯。

要知道,对于当地百姓来说,蜀军其实算某种意义上的“侵略者”,但老百姓和他们相处和谐,数千年来,也就寥寥几支部队和人民解放军能做得到。

可司马懿还是老战术,拖,就是不打。

诸葛亮的身体经不起长年的劳累,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带着一生的遗憾走了。

老三国对于诸葛亮病死的这段刻画,登峰造极,哪怕无数次重看,都会让人忍不住热泪盈眶。(放原片)

此后,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志向,九伐中原,可也依然是一场空。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31)

诸葛亮死后,被葬在定军山下,定军山在汉水的上游,隆中在汉水的中游。

他活着的时候,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匡扶汉室,重回隆中种地。可死了以后,他的魂魄终于有机会回到那个他离开了27年的地方。

诸葛亮在位的时候,事事都为百姓考虑,所以诸葛亮死后,人民永远都纪念他。当地老百姓年年都要祭拜,保护他的坟墓,1800年多来,从未有人盗过诸葛亮的墓。

唐朝武德充沛,官方设立武庙,从历朝历代的军事家里面选十个人出来,在武庙享受祭祀。有人说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不突出,可在唐朝官方选的武庙十哲里面,整个汉末到两晋,只有诸葛亮一个人入选。

诸葛亮死后多年,民间对他的追思依然络绎不绝,以至于官方不得不专门在汉中设了一个武侯祠,供百姓祭拜。

明朝时,诸葛亮和刘备的庙合并在了一起,武侯祠进门的地方,就挂着汉昭烈庙的牌匾。

虽然他们活着的时候,一个是皇帝一个是臣子,但终其一生都肝胆相照,君臣无二。这份感情,整个中国数千的历史里,也只此一份。

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诸葛亮的理想虽然最终没有实现,但他的理念和精神,却无时无刻不在激励后来者继续前行。

三国演义诸葛亮真正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说正史里的诸葛亮比三国演义里还要厉害)(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