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理工学院改名字(教育部发文规范高校命名)(1)

江苏理工学院改名字(教育部发文规范高校命名)(2)

齐梁故里,古运河畔的学府。

江苏理工学院(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江苏理工,她是理工类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也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单位和首批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学院的院校代码11463,每年5月18日为校庆日;她位于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常州市的武进区中吴大道,占地面积近1500亩,图书馆藏书180多万册,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现有1.8万余人(含留学生)、硕士研究生近400人。


江苏理工学院改名字(教育部发文规范高校命名)(3)

1984年常州职业师范学院成立,次年9月开始招生。1987年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改为常州技术师范学院。1988年9月开始招收本科生。2001年8月常州经济管理干部学校并入。2002年常州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2004年12月江苏省常州会计学校并入。2012年更名为江苏理工学院,同年9月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开始招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19年11月江苏技术师范大学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说,江苏理工学院已经具备更名技术师范大学的条件。2020年11月学院与省教育厅、市政府签订三方共建协议。


江苏理工学院改名字(教育部发文规范高校命名)(4)

学院有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东方学院、体育部、职业教育学部(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等教学机构,有资源循环研究院、常州产业研究院、常州市名人研究院、常州市职业教育现代化智库等科研机构。

开设机械电子工程、机器人工程、物联网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德语、环境设计、经济统计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60个本科专业,有机械工程、环境工程等两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汽车服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是江苏省品牌专业;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会计学、教育学、通信工程是江苏省特色专业。


江苏理工学院改名字(教育部发文规范高校命名)(5)

建校以来学院始终秉承“厚德、博学、笃行”的校训,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全国知名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学院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特色,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立足江苏、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模式,积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先后与德国、法国、以色列、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相关院校展开合作项目,目前面向“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招收留学生。

校歌

齐梁故里,古运河旁,巍巍学府圣殿堂。

凌波桥畔,行知道上,志存高远意气昂。

泛舟学海,青春豪迈,满园春色桃李芬芳。

迎着晨曦,拥抱太阳,求实路上放飞梦想。


江苏理工学院改名字(教育部发文规范高校命名)(6)

作为常州市的4所本科院校之一,江苏理工大学升级为大学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即是对其发展的认可,也是长三角重镇常州市软实力的体现。唯一纠结的是,学院规划的江苏技术师范大学的新校名,有网友评论不是太理想,还不如不改。其实这种心情能够理解,一个响亮的名字能够增加一些好感,但是注重发展更为实际一些;其实学院建校以来已经经过4次更名;又加上教育部出台了新的高校更名规定,或许正是如此,现阶段的更名之路才会略显崎岖:可选方案少、满意的方案少。

根据过往院校更名的例子和模式,个人觉得江苏理工学院更名大学,以下几种方式可供参考:

其一,江苏理工大学,既保留了省份名称,又保留了理工的名号,避免再启用职业师范大学、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相对冷门的校名;同时这也是可能性最小的反感,毕竟江苏理工大学是江苏大学的前身之一。

江苏理工学院改名字(教育部发文规范高校命名)(7)

其二,江苏技术师范大学,这是可能性比较大的方案,毕竟是学院规划里提到的;更名为江苏技术师范大学,可填补长三角高水平技术师范大学的空白,更好服务国家高素质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

其次,江苏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有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例子,但是因为名字中带有职业一词,或许认可度不是太好,但是这也能突出学院特色与传统优势,感觉比千篇一律的理工之名好一些。

其四,常州师范大学、常州理工大学,个人感觉这是次优方案;常州知名度高,担得起大学的名字,比如同城的常州大学,也是由江苏工业学院更名的;同时也能避免再启用职业师范大学、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相对冷门的校名。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