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初,我入伍来到延庆县西拨子乡一个名为东沟的小山村,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20年军旅,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村民给我留下难忘的人生记忆,但让我最难忘的还是那进京的路、进京的车。

本文作者何昌营,1990年2月入伍,参加过“抗击非典”应急消毒等大项军事活动,2008年12月转业入警,现为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府右街派出所民警。


八达岭进京规划(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1)

1993年12月作者(左)与父亲、妹妹在驻地合影,身后白带处为当年进京路。水塔处为老京张铁路西拔子站。

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从驻地进京的路只有两条,一条是坐汽车从八达岭绕山路经居庸关到北郊市场,另一条是坐火车走老京张铁路到西直门。但是不管走哪条路坐哪趟车,都会让你感到身心疲惫,所以,我们都怕去北京。

先说坐汽车,那八年,从延庆发往北郊的车一天就一趟,为了能赶上车,我们必须提前一个小时到西拨子车站等车。夏天等一小时无所谓,毕竟塞外的太阳还不算毒;冬天就难过了,车站处于山坡下的风口,经常是大风夹着雪裹着沙石,吹得人东摇西晃,不到20分钟手脚就都麻木了。

终于上车了,车上人很多,只能扶着把手,站在过道里,车走平路还能站稳,当驶过八达岭到居庸关这一危险路段,山高坡陡,站在车上如荡秋千,当车从山顶往下盘旋时,更是像坐过山车。再说这车,没有空调,冬冷夏热,尤其是夏天,车一过昌平环岛,就明显感到热,还没到北郊车站后背衣服就全湿透了。

虽说坐汽车辛苦点儿,但汽车速度快,大家都愿意坐。然而驻地地处塞北,气候复杂多变,入冬后经常出现雪天或大雾,有雪有雾就会封山封路,进京就只能改为坐火车了。

八达岭进京规划(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2)

1997年6月,作者着“迷彩”作训服在京张高铁滚天沟隧道上方留影

那十几年,每天经过驻地小站的短程火车仅有一两趟,而且又破又慢。说它破是因为这车酷似“闷罐车”,这些车都是主干线路上淘汰下来的旧车,座椅和靠背上全是窟窿,里面的海绵都裸露出来。车内没空调,冬天坐在车上像坐在冰窖里一样,必须穿上军大衣。车上配套设施差,经常停水停电,喝水洗漱上厕所都是问题,女厕所外经常排着近一车厢远的长队。

说它慢是因为这车有点“老爷车”的味道,火车沿老京张铁路走,车速很慢且逢站就停,犹如“蜗牛”在崇山峻岭中爬行,遇有会车或紧急情况,必须停车避让,车往往会停在前不见村后不着店的山谷里,经常是临时停车一两个小时,我们只能在车上打扑克、侃大山来消磨时间。最麻烦的是上厕所,车一停厕所就关了,别的事都可以扛一扛,这上厕所没法扛,我们只有跑到山脚下的小树林里就地解决。

1998年1月,八达岭隧道穿越长城内外,北京到八达岭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快速路直达延庆城区,“天堑变通途”,八年“艰苦卓绝”的“马拉松式”进京旅程宣告结束,我和战友们激动的拥抱在一起。京延快速路通车后,延庆到德胜门的长途919路开通,有大站快车、直达快车、直线车等多条线路运行,车型全部为豪华大巴,全程开启空调音响模式,上了车就舒服得昏昏欲睡,直达车全程走高速,一小时十分钟就能到达市区,一天两个来回没问题,真是上班办事两不误。

喜讯是一个接着一个,2008年7月,奥运会开幕前,铁路S2线试运行,“和谐号”像一条长龙穿越“四季花海”,我和战友们又一次激动得热泪盈眶。上了车会让你耳目一新,柔软的座位,洁净的靠椅,就如同坐在飞机的特等舱里一样,礼貌漂亮的服务员给你端茶送水,听着音乐、打着瞌睡、做着美梦,一小时不到就到达北京北站。

新时代新气象新目标新希望。为成功举办2022年冬奥会,方便沿线群众出行,京张铁路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建中。目前,连接关内外的滚天沟巨大隧道工程已经竣工,2019年12月,京张高铁将全线开通,到时北京到八达岭的时间仅为20分钟,也就是说,在车上吃盒方便面的工夫就到站了,那速度真是快赶上坐“火箭”了。

(原标题:我的八年“马拉松”进京路)

来源:北京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