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催眠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一些技术,让人进入到一种恍惚的状态,然后再进行一些暗示,这两部分结合起来就是催眠当然,也有心理学家认为催眠不一定要进入恍惚状态,不过大部分的心理学家认为有了恍惚状态暗示的效果会更好,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自我催眠训练五分钟?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自我催眠训练五分钟(放松是自我催眠第一步)

自我催眠训练五分钟

一般来说,催眠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一些技术,让人进入到一种恍惚的状态,然后再进行一些暗示,这两部分结合起来就是催眠。当然,也有心理学家认为催眠不一定要进入恍惚状态,不过大部分的心理学家认为有了恍惚状态暗示的效果会更好。

那么,什么是恍惚状态呢?这种状态既放松也专注,其实很多青少年朋友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体验,类似于你下课看了一本你很喜欢的小说,你的身心都沉浸在小说之中,对周围的嬉戏打闹完全无视,甚至上课铃响了你也没有觉察到,当老师走到你的面前,你才从这种状态中脱离出来;还像是你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人,你的注意力都被对方所吸引,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让你或高兴或失落,深陷其中;也像当你身处优美的风景之中时,你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烦恼,流连忘返;还有点像你心情郁闷的时候,看到的天是灰色的,花草树木都无精打采,甚至连音乐都是伤感的……在这些情况下我们都处在没有意识到的自我催眠状态中,只不过,有些状态我们的自我感觉不错,有些状态我们的感觉很糟糕而已。

有意识的催眠是让我们能够进入到这样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会变得更加专注、敏锐,例如一个内向的人可能会更加容易意识到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思维有可能变得更加清晰和有力量,能够让压抑的一些事件得以表达并得到积极的回应,从而让人的情绪得到舒缓,行为上会变得更加灵活有力量。

有一些接受过催眠体验的青少年朋友是这样描述自己的催眠感受的:“催眠状态下我感觉很轻松,身体很轻,好像可以漂浮起来,学习、考试呀什么的好像不是那么有压力了……”“我的感受是很清醒,甚至比平时更加清醒,有一些平时意识不到的想法和情绪冒出来,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感觉自己好像苏醒了过来,为自己而感动,坚定了我的一些想法,对于未来有了更多的掌控力……”

专业的催眠师一般会通过自己的引导让人进入到这种状态之中,那么,如果青少年朋友们想尝试一下自我催眠进入到这样一种恍惚状态的话,也是可以的。下面我教大家一个比较常用的自我放松的技术:渐进式肌肉放松技术,你可以按照引导进行练习。放松能够降低焦虑,当你更放松的时候,所有的事情似乎看起来容易应付,也就不那么不堪重负了。当然,催眠远非放松那么简单,但出于上述原因,放松常常被用来作为催眠的第一步。

首先,你要自己找一个舒服的姿势坐着或者躺着,然后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保持舒服的呼吸节律。然后呢,第一次做这个练习的时候可以看着引导词做,如果熟悉之后,可以闭着眼睛做。

当你以一种缓慢而轻松的节奏去呼吸时,你可以注意到你的足部的肌肉开始放松,就像双脚浸泡在温热的水中,暖暖的、轻轻的、柔柔的,你可以注意到这种舒服的感觉蔓延到你的小腿,小腿的肌肉开始放松下来,然后是大腿的肌肉,接着是臀部的肌肉,然后当你的胸部和整个背部的肌肉放松下来的时候,你可以觉得自己越来越轻松和自在……最后,你的面部和头部的肌肉可以放松下来,这令你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更加放松。

这是个从脚到头的放松,如果你感觉自己还是放松不下来,你还可以从头到脚再放松一遍,直到自己感觉完全放松为止,一般大约会花费15至20分钟,这个练习希望你能每天都坚持做,一段时间之后,你很可能只需要花几分钟就能够进入到放松状态了,进入了这种状态然后进行自我暗示会更加有效。很多人如果无法感觉到肌肉放松带来的感觉,还可以有意绷紧待放松的那个特定肌群的肌肉,让这个肌肉群保持紧致大约10秒钟的时间,然后放松,这时候你就会体验到肌肉明显放松的感觉。例如:握紧拳头,保持紧张大约10秒钟,你很快就会注意到自己的手会变热,然后微微有些刺痛,再过一会儿,它还会因为你的这种张力而开始颤抖。当你没有办法再保持你拳头的紧握状态的时候,松开手,让你的手放松下来,这时候去感受你手部的肌肉有多么的放松呀!你可以就这么来想象着或者实际地对自己身体中的每一部分肌肉都这么做,去体验那种彻底地放松的感觉。这对于那些很难放松下来的人来说是个好技术,同样对于那些需要快速放松下来的人来说也是个好技术,如果青少年朋友有时候身处紧张氛围中,例如正在参加考试、比赛、辩论或者演讲等,或者有些失眠,心烦意乱,也可以仅仅通过握紧和放松拳头就找回放松的感觉。

当然,放松的技术除了这种还有其他的技术,例如放松场景体验、目光凝视技术、计数法、“仿佛”法等,另外还有催眠加深的技术,对于自我催眠来说比较难以把握,就不再介绍了。

自我催眠的第二步则是根据我们的目标有意识地给自己不同的暗示,自我催眠在压力管理、疼痛管理,睡眠、减肥、抑郁、焦虑、自信心的提升方面均有效果,我会在后面的文章中就青少年朋友较为关心的一些内容进行重点描述。

(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内动力教育咨询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