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这个字在福州话里被称为“食”。

“食饭”、“食酒”、“食茶”。

在长乐,五花八门的“小食”,

或许才最能代表这个地区人们的饮食风貌。

对长乐人来说,

一碗小小的冰饭,

也是黄金都换不来的美味,

想忘忘不了,想戒戒不掉!

冰 饭

长乐小吃一条街(长乐小吃不小有大来头)(1)

冰饭是长乐夏日夜宵界的永恒C位,一碗冰饭配一盘烧烤,早已成了最接地气的活法。冰饭真正的起源已不可考,脑补一下的话,应该是某天某个熊孩子,早上起来饿极了,就把放进冰箱冷冻的隔夜饭,用凉白开泡泡,但是不够饱,就把西瓜,椰果切了,一起拌着吃了。咦!惊喜发现,透心凉嘎崩脆。

锅 边 糊

长乐小吃一条街(长乐小吃不小有大来头)(2)

▲锅边糊的制作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锅边糊也叫鼎边糊,是用大米磨成米浆摊在锅边,等米浆被烫成皮以后再用锅铲将其慢慢刮到汤里。汤底由各种小海鲜熬成,虾、鱿鱼、海蛎之类,烧沸以后就是一锅汤汁鲜美又黏稠的锅边糊啦。吃的时候可以配油条、虾酥或者海蛎饼,都是油炸食物,这样搭配不会腻。

长乐小吃一条街(长乐小吃不小有大来头)(3)

▲10元钱的锅边糊,料就很丰富

锅边糊看起来很随意,有一种家常的亲切感,不知不觉就能抱着吃一大碗,作为早餐来吃真的不错。

鱼 丸

长乐小吃一条街(长乐小吃不小有大来头)(4)

▲鱼丸

鱼丸大概是福州本地最有代表性的小吃。鱼茸剁碎再加淀粉,铰的很上劲,有嚼头,但又不会过分Q弹。确实是实打实的鱼肉,里面包的猪肉馅,很香。吃了两颗就开始想怎么才能买点带回家,冬天的时候吃火锅正好。

肉 燕

▲肉燕,吃多了会有点腻哦!

长乐小吃一条街(长乐小吃不小有大来头)(5)

说完鱼丸就必须来说说肉燕啦。作为长乐小吃里最等能登上宴席的食物,有“无燕不成席”的说法。

很多人以为肉燕跟沙县的扁肉差不多。其实,肉燕的奥义全在于燕皮。肉燕看起来是“皮包馅”,其实是“肉包馅”——没错,最外面的燕皮是用肉做的!

做燕皮要选用精猪瘦肉,用木锤锤成肉茸,再加入过筛番薯粉,擀成纸片薄。肉燕细品起来比想象的要脆,燕皮非常滑嫩。但吃多几个会觉得有点腻,因为实在是太香了。

捞 化

长乐小吃一条街(长乐小吃不小有大来头)(6)

▲猪血化

捞化里的“化”,指的是兴化米粉,很细,是福建莆田的传统特产,但长乐人吃的也很多。捞化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清汤化,一种是重口味一点的猪血化。猪血化是用猪血、猪骨和豆瓣酱熬成的,据说现在好吃的猪血化越来越少。

卤 味

长乐小吃一条街(长乐小吃不小有大来头)(7)

长乐的卤味种类太多了,真是挑花眼。点一份打包带走,店家把肥肠、牛肉分别用剪刀剪好后过卤水装在小碗里,还额外给了一份酱汁,吃的时候感觉特别入味。

长乐小吃一条街(长乐小吃不小有大来头)(8)

▲肥肠和牛肉

拌 面 扁 肉

长乐小吃一条街(长乐小吃不小有大来头)(9)

▲拌面加扁肉,传说中的“情侣套餐”,也是一份常见的长乐早餐

很多人认识拌面和扁肉大概是因为沙县小吃的风靡,其实在长乐街头也很常见。猪油和花生酱是一碗拌面的灵魂。扁肉由馄饨演化而来,但比起馄饨,皮薄而滑;肉馅要用猪后腿上最紧致的瘦肉才能保证口感不粘而爽脆。

几道长乐地方菜

长乐小吃一条街(长乐小吃不小有大来头)(10)

荔枝肉是闽菜的代表,有点像糖醋里脊,其得名是因为在猪里脊上划了十字花刀。若是炸得好,则形似荔枝,菜里还应配有荸荠,但现在去吃,荸荠被土豆代替了,不太正宗。

长乐小吃一条街(长乐小吃不小有大来头)(11)

红鲟饭端上来真是诱人,看起来跟螃蟹长得很像。鲟是螃蟹的一种,红鲟就是有红膏的雌鲟,也是福建这一带的特产。红鲟饭里有半只鲟,红鲟的鲜味会渗到饭里,再加上香菇,美味。

长乐小吃一条街(长乐小吃不小有大来头)(12)

红糟鱼也很好吃,有股淡淡的酒香。红糟是红曲米酿酒之后剩下的酒糟。长乐很喜欢用红糟做菜,比如红糟肉、红糟排骨、红糟炒小肠。

长乐小吃一条街(长乐小吃不小有大来头)(13)

兴化炒米粉才是兴化米粉的正确打开方式,加上小鱿鱼之类的海鲜炒在一起特别香。

即使已经走过了很多地方,

尝过无数美味,

大家心里最怀念的,

也许还是从小就熟悉的味道。

不可复制的家乡味,

就像是一条无形的绳索,

始终牵着身在异乡的我们。

世间美食不可辜负,

留言告诉我,

你最喜欢的长乐小吃是什么?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长乐小吃一条街(长乐小吃不小有大来头)(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