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不仅仅用年号来纪年,还用干支纪年法。所谓干支纪年法,就是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从“甲子”年到“癸亥”年共六十个一轮回。清朝自1644年入关到1912年清帝退位,共享国268年,传10帝,经历了5个庚子鼠年,分别是1660年、1720年、1780年、1840年、1900年,这5个庚子年可以说是见证了清朝由盛转衰的过程。

清朝由盛转衰时间(看清朝由盛转衰的过程)(1)

第一个庚子年:1660年(顺治十七年)

这一年是清朝入关的第十七个年头,算上后金时期,满清政权也不过才建立44年,还是个年轻的政权,处于“创业阶段”。此时南明残余势力还在苦苦支撑、台湾郑氏集团孤悬海外虎视眈眈、和硕特汗国盘踞西藏、准噶尔部盘踞新疆、喀尔喀蒙古局势不稳,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年轻的顺治帝去做,然而天不遂人愿,这一年顺治帝最宠爱的董鄂妃去世了,万念俱灰的顺治帝也于次年驾崩。随后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帝登上历史舞台,拉开了康乾盛世的序幕。

清朝由盛转衰时间(看清朝由盛转衰的过程)(2)

第二个庚子年:1720年(康熙五十九年)

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完整地经历了从第一个庚子年到第二个庚子年,这期间他智擒鳌拜得以亲政,随后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稳固了大清江山。之后接连取得雅克萨之战、三征准噶尔等对外战争的胜利,还创立了多伦会盟以根治喀尔喀内乱,实现蒙古团结,种种功绩让康熙帝得以成为“千古一帝”。

这一年,垂垂老矣的康熙帝没有放下心中的抱负,第二次对西藏用兵,这次他吸取了第一次对西藏用兵失败的教训,充分尊重西藏人民的信仰,在出兵的同时迎立一位十二岁的神童嘎桑加措为第七世达赖喇嘛,护送去拉萨,最终将准噶尔势力彻底驱逐出西藏,达赖七世也得以在布达拉宫坐床(藏传佛教中喇嘛活佛“转世”继位的仪式)。大清经过了两个庚子年,已经从创业阶段过渡到了守成阶段,一个盛世呼之欲出。

清朝由盛转衰时间(看清朝由盛转衰的过程)(3)

第三个庚子年: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

乾隆帝应该是史上最顺风顺水的皇帝了,经历康熙和雍正两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大清传到乾隆手中时已经十分强盛。乾隆帝继位后也有所作为,五次免天下钱粮、三次免八省漕粮,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使得国库充盈,存银长期在六千万两之上。准噶尔汗国也在乾隆年间被彻底击败,游离于中原王朝近千年的西域被再次纳入中国版图,康乾盛世也达到顶峰。

然而太平日子过久了,乾隆帝开始好大喜功,不仅大兴土木,还六下江南耗用国家人力物力,使得贪污腐败之风再次盛行,清朝也在乾隆后期由盛转衰。这个庚子年表面上一幅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景象,可盛世之下必有祸端,大清也在悄无声息地开始走下坡路。

清朝由盛转衰时间(看清朝由盛转衰的过程)(4)

第四个庚子年:1840年(道光二十年)

这一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屈辱的开始。由于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触及英国利益,英国内阁决定发起侵华战争。1840年6月,英国海军少将乔治·懿律和驻华商务监督查理·义律率领47艘战舰以及4000陆军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

清朝由盛转衰时间(看清朝由盛转衰的过程)(5)

此时的清朝早已不像康乾盛世时那般强大,闭关锁国许久的清朝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根本打不过经历了工业革命的英国。鸦片战争也是毫无悬念地打输了,于1842年中英双方签订《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拉开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也打开了西方侵略中国的潘多拉魔盒,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接踵而至,软弱的清政府照单全收,走上了亡国之路。

清朝由盛转衰时间(看清朝由盛转衰的过程)(6)

第五个庚子年: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

第五个庚子年正值世纪交替之际,然而日薄西山的清朝却完全没有喜悦的气氛,因为这一年八国联军攻进了北京城,慈禧太后携光绪帝慌忙西逃到西安,将紫禁城拱手让人。这场动荡被称为“庚子国变”,这场侵华战争最终以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结束,这个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失权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中国也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风雨飘摇的大清也在这个庚子年后走向深渊,十二年后隆裕太后不得不顺应形势,宣布清帝退位,盛极一时的大清也走向了终点。

清朝由盛转衰时间(看清朝由盛转衰的过程)(7)

清朝从1660年第一个庚子年的大业初创,历经1720年第二个庚子年的励精图治,终于迎来1780年第三个庚子年的繁华盛世,可盛极而衰是客观规律,1840年第四个庚子年敲响了清朝灭亡的警钟,1900年第五个庚子年苟延残喘半个世纪的清朝最终走向了末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