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前202年一220年),是秦朝后的第二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涌现出了高祖刘邦、文帝刘恒、景帝刘启、武帝刘彻、宣帝刘洵、光武帝刘秀、汉章帝刘等有作为的帝王,汉朝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其文化统一,科技发达,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圈正式成立。

西汉的历史地位和功绩。在两汉四百余年的历史中,汉高祖在楚汉争霸中取得胜利建立汉王朝,丞相萧何实行黄老学说,刑名之术,之后曹参奉行萧规随的原则,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文景帝继续实行黄老之术,节俭廉洁勤政,实行三十税一,创造封建王朝第一治世文景之治。汉武帝雄才大略,北征南伐,西攻东战,开疆拓土,在思想、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开拓进取,建章立制,在位54年,汉王朝达到鼎盛时期。之后霍光辅政,实现了昭宣中兴。汉元帝时由盛转衰,成衰平帝时外戚当政,王莽篡位西汉灭亡。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讲解汉朝(汉朝四百载创造辉煌历史)(1)

汉武帝雕像

东汉的影响和成就。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消灭起义军残余势力重新统一国家,清除王莽弊政,限制军功贵族权力,重用儒士,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明帝章帝严纪苛法,重视经学教育,出现了明章之治的盛世。汉和帝由盛转衰,出现外戚宦官干权乱政的局面,党锢之祸,使官员腐败矛盾斗争不断,皇帝平庸无能,短命寿贱渐,政治的混乱引起社会的矛盾加重,最后爆发黄巾起义,军阀混战,三国建立,汉朝灭亡。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讲解汉朝(汉朝四百载创造辉煌历史)(2)

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西汉初年实行黄老之术,实行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思想。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综合儒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学说,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伦理原则,提出大一统思想。

文化教育大发展。在文化教育方面,设立官学,置五经博士,推动经学发展。汉武帝时期在中央设立太学,被称为大汉帝国的皇家大学,置诗书礼易春秋五经,立五经博士为学官,招收博士弟子,州郡设地方官学,招收儒生。汉武帝博士弟子50人,西汉末成帝时达3000人,东汉顺帝达30000人。汉元帝时期汇集天下书成33090卷书籍,收藏于天禄阁石渠阁成为第一个国家图书馆。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讲解汉朝(汉朝四百载创造辉煌历史)(3)

汉朝大儒董仲舒

两次经学学术会议影响深远。汉宣帝邀请五经博士及儒学名家等二十三人在石渠阁参加会议。渠阁会议是一次重要的经学学术会议,形成了《石渠阁奏议》,确立了皇权在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促进了经学的大发展,儒家五经由七家增为十二家,太学博士增加为12人,五经流派大部分通过石渠阁会议确定的。

东汉章帝时召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和诸生在白虎观召开的一次讨论儒家经典的学术会议,形成了《白虎观通义》,白虎观会议促进了经学的大发展,也出现了马融、许慎、郑玄等古文经学大家,到魏晋时期古文经学已经超越今文经学占统治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