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手术的全过程需要多久(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1)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我当上了一名耳鼻喉科的医生。开始行医的时候,跟着老大夫在门诊学着看病。那时候正式中国经历变革的重要时期,申奥,入世都是那个时候成功的。老实说,我当时没有认识到这两件事情对于中国未来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那时候的医疗技术也是出于变革期,尤其是耳鼻喉科的变化更大。我在之前写的扁桃体以及腺样体手术的前世与今生的文章里面夜谈到过,我从医之时,还赶上了最传统的手术方式,局麻下扁桃体剥离、挤切,腺样体的刮出等等。对于鼻息肉,多是在门诊用圈套器来切掉,那时候患者和医生的要求都不高,只要求能通气就好了。那时候形容鼻息肉切除就是拔萝卜喝割韭菜。说拔萝卜是形容用圈套器切息肉的过程和拔萝卜很像,当然这个更需要手术技巧的。割韭菜是形容鼻息肉就像韭菜一样,隔掉之后过几年还会在长出来,还要割掉,一茬又一茬。

很快鼻内镜手术开始推广,我所在的科室也逐渐开展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同时开放鼻窦,有了内镜的良好的照明与放大,息肉切除的夜更彻底,复发的病例少了,随着手术技术雨设备都进步,效果越来越好,鼻腔通气、嗅觉改善、头晕等症状改善,患者也更满意。然而事情总是有着两面性,有些并发症也出现了,眶内、颅底的损伤是比较严重的。因为损伤到眼部的肌肉,有患者出现了永久性的复视,有些还损伤到了视神经,造成失明。这些教训也是很惨痛的。

前些天给本院的一位护士的父亲做了鼻息肉的切除术。他在十八年前做过鼻息肉的圈套器下的手术,这些年一直挺好,最近半年鼻子有堵了,发现息肉又长出来了。老爷子住院的时候,都没有告诉家里人,对我说,就像上次一样,把息肉拽出来,十几分钟就完事了,我还要回家照顾老伴儿,再挺十八年,我就满意了。

后来,我还是在鼻内镜下給老爷子切除了息肉,开放了鼻窦,手术效果是很好的。但我也在反思,我们给的治疗是不是最恰当的,像老爷子说的,圈套器切除息肉,满足他最基本的需求,降低手术风险是不是更好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