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之孙司马炎称帝:执政前期是宽厚仁德,为何后期是糊涂昏庸

喜欢看三国的朋友都知道,三国之后是晋朝,那么,晋朝的第一任君主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

司马懿登基的历史原因(司马懿之孙司马炎称帝)(1)

第一,司马家族一脉相承

司马懿是司马炎的祖父,司马昭是司马炎的父亲。司马家族经过了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的共同努力后,为司马炎称帝,建立晋朝打下了坚实基础。司马炎当上皇帝后,亲自指挥了消灭吴国的战役,统一了中国。

司马懿登基的历史原因(司马懿之孙司马炎称帝)(2)

第二,司马炎的宽厚仁德,广开圣听

司马炎称帝后,自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所以,执政前期,他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君主。一次,司马炎召见右将军皇甫陶商议事情,散骑常侍郑徽也在会场。皇甫陶是一个直性子军人,说话豪爽。由于皇甫陶与皇帝的意见不合,两人不顾君臣关系争吵了起来。郑徽小人心态,想拍皇帝的马屁,于是开口道:“陛下,皇甫陶不知君臣之礼,顶撞了您,应该治罪。”

司马懿登基的历史原因(司马懿之孙司马炎称帝)(3)

皇帝司马炎一听,非常反感,开口说道:“忠诚正直的话,我生怕听不到,作为一国之君,怎么能把谏臣祸害了?郑徽你逾越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这才是有违君臣之礼。”于是罢免了郑徽的官职。

司马懿登基的历史原因(司马懿之孙司马炎称帝)(4)

第三,统治后期,司马炎的糊涂事儿

作为皇帝,地位尊贵,免不了尽情享乐。执政后期,司马炎越发糊涂与昏庸。如他不断地挑选美女入宫,人数足足有上万人。为了宠幸这些美女,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乘坐着羊车在后宫游玩,羊车在哪家娘娘宫门前停下,他就宠幸那个美女。

司马懿登基的历史原因(司马懿之孙司马炎称帝)(5)

又如司马炎大封藩王,器重外戚。藩王封了27人,每个藩王有自己的军队臣民,不受朝廷管束,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小王国,这为后来的八王之乱埋下了隐患。司马炎非常宠爱皇后杨氏,并且重用皇后家的亲人。在明知太子是痴呆的情况下,他依然册立对方为储君,这是对天下江山的不负责任。之后,司马炎又听信杨皇后的话,选择凶悍的贾南风为太子妃。

司马懿登基的历史原因(司马懿之孙司马炎称帝)(6)

在边境问题上,司马炎没有听取大臣的意见,没有把各州刺史的兵权与政权分开,反而减少了朝廷驻守的军队,对边疆的少数民族侵略听之任之,这是西晋王朝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