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开播10年来,红遍了大江南北,走进千家万户让人对它百看不厌。甄嬛能从一个清纯小女生成为最后霸气狠毒的皇后,虽然离不开甄嬛的奇思妙想,关键时刻还是有胧月的相助,才让甄嬛化险为夷。追剧的人都知道胧月是甄嬛的孩子,但一生下来却被送给敬妃抚养,敬妃因自己没有孩子便对胧月视如己出,百般疼爱。胧月的心里也把敬妃当亲生母亲,以致甄嬛回宫,胧月也因此一直叫甄嬛为“熹娘娘”,仅叫过一次“额娘”却换回甄嬛一条命。

甄嬛传胧月不认甄嬛片段(胧月一直叫甄嬛)(1)

胧月是甄嬛的第一个孩子,因甄嬛误穿纯元故衣被皇帝禁足废妃,甄嬛在禁足期间发现怀了孩子(这个孩子便是胧月),生下孩子三天便把她送给敬妃抚养,胧月便成了没有亲娘的孩子,好在敬妃对胧月痛爱有加。甄嬛因自己看穿了雍正的薄情,丢下女儿去甘露寺出家。在甘露寺得到果郡王的关心利呵护,两人终于不顾世俗眼光走到了一起,并相约有机会借助假死逃出甘露寺。

正当甄嬛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时,却传来果郡王的死讯和她父亲在宁古塔遇险的消息,为了腹中的孩子,甄嬛选择重新讨得雍正宠爱,再度以“熹贵妃”的身份回到宫里,成为雍正的心肝宝贝,并为雍正诞下龙凤胎。正在甄嬛春风得意时。准格尔可汗摩格在和清朝有过多次摩擦时,在准格尔的一次疫情后,来到大清朝,在皇帝的九州清宴上再见甄嬛时,摩格居然向雍正提出要娶雍正的女人甄嬛。

甄嬛传胧月不认甄嬛片段(胧月一直叫甄嬛)(2)

这可以说是挑衅雍正的尊严,是可忍孰不可忍。雍正当然不会答应摩格的要求。然而疑心重的雍正却在想,摩格为何会认识甄嬛呢?后宫之中除了太医,正常男人是不可见到后宫嫔妃的。那么他们的认识肯定是在宫外,也就是甄嬛在甘露寺的日子。而且摩格还曾提到甄嬛和另一位男子在一起。甘露寺也不是男人呆的地方。只有果郡王的母亲舒太妃住的地方离甘露寺不远,摩格提到的男子很有可能是果郡王。

甄嬛传胧月不认甄嬛片段(胧月一直叫甄嬛)(3)

为了证实甄嬛和果郡王究竟有没有私情,雍正以甄嬛生病为由不让她见外人,实则把他囚禁起来。果郡王知道这个消息时,认为是雍正借口甄嬛生病,实则是把她嫁给摩格了,因此他便急冲冲地带着人马追出城去,谁知姜还是老的辣。果郡王的冲动无疑是向雍正证明,他是爱甄嬛的,他们俩人有私情。雍正因纯元故衣后才知道自己深爱甄嬛,好不容易把她从甘露寺接回家,他怎能允许别的男人染指自己的女人。

作为高高在上的皇帝,他在考虑要不要杀了甄嬛,毕竟她是自己心心念念的女人,而且这件事情也只有自己知道。都说女人一旦陷入情爱中便失去理智,男人也是一样。雍正为了甄嬛可以放下尊严去接她回宫,然而贵为皇帝的他又怎能允许自己的女人和别人相好呢?他对甄嬛也应该是起了杀心。

甄嬛传胧月不认甄嬛片段(胧月一直叫甄嬛)(4)

甄嬛被雍正秘密囚禁,胧月虽是敬妃带着,血浓于水是任何人也无法摆脱的亲情,胧月为了救出甄嬛,小小胧月一脸忧虑地对父皇说道,弟弟妹妹们很久没见到额娘,思念的很。自己也想在生病的额娘前尽尽孝道侍奉额娘。并以孟子的三乐为甄嬛求情,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胧月也想做君子孝顺父皇和额娘,关心弟弟妹妹。

甄嬛传胧月不认甄嬛片段(胧月一直叫甄嬛)(5)

正是胧月对甄嬛的思念之情感动了雍正,让他改变要杀甄嬛的心。甄嬛也因胧月第一次改口叫额娘换回一条命。胧月在甄嬛回宫后一直都叫甄嬛“熹娘娘”,也就是说胧月虽然知道甄嬛是亲生母亲,可是在她心里敬妃才是自己的额娘,因此拒绝叫甄嬛额娘。可是当胧月知道亲生母亲有难时,却因血浓于水的亲情,向父皇为母亲求情以解弟妹的思念之苦,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可见血浓于水是任何人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甄嬛传胧月不认甄嬛片段(胧月一直叫甄嬛)(6)

原来胧月一直叫甄嬛“熹娘娘”,关键时刻改口叫额娘,竟救了甄嬛一命。可是聪明伶俐的胧月能救出母亲甄嬛,甄嬛却无力保护胧月,以致胧月长大成人被皇帝哥哥乾隆远嫁和亲,甄嬛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女儿和亲远嫁,最后落得悲惨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