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的戏剧与影视学专业,主要是从1990年前后开始在各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大学的艺术学学科逐步设立的,其学科门类划分也是归为文学类专业下的一级学科艺术学,其教学往往侧重语言文学类课程。据《2010年招收艺术类本科专业普通高校名单》相关数据统计可知,2011年全国艺术类本科在校学生达117万人。

西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培养方案(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1)

2010年,具有艺术类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院校已达839所,其中戏剧与影视学相关专业的招生院校达375所左右。[1]自从教育部发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艺术学提升门类,戏剧与影视学成为一级学科后,各高校纷纷开始强调艺术与文学分家,重视艺术实践教学和技术性课程设置。

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也开始广受关注。实习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中最基本也是重要的实践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以适应未来工作的基本教学方法和必备教学环节。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尤其重要。

西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培养方案(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2)

西北政法大学于2008年开始招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10年开始招生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至今,我校的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招生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我校的两个戏剧与影视学专业设在新闻传播学院,而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的专业背景大多数是中国语言文学。这些中文专业的老师为了适应新学科的教学不得不进行专业转型。

文学类的转身进行戏剧史、电影史及作品分析类课程教学,新闻类的老师带视听语言、电视史及电视节目制作等课程。但一般来讲,讲授戏剧类课程的老师没有舞台经验,讲电影和电视类课程的老师没有跟过剧组,而学生的艺术实践教学则经常因经费紧张而流于形式。因此,西北政法大学自从开始招生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就十分重视实习教学工作。下面,就多年来的办学经历和笔者个人指导学生实习的经历,谈谈我们的教学经验和对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实习教学的一些看法。

西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培养方案(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3)

一、 实习形式选择

我校的两个戏剧与影视专业的本科生实习要求与量化标准基本上是一样的。我们的教学实习一般有两次,第一次是初级实习,安排在二年级暑假,习惯上叫“小实习”。第二次是毕业实习,安排在四年级第一学期,习惯上叫“大实习”。

初级实习,我们强调艺术实践,也兼顾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我们更强调社会实践,也兼顾艺术实践。[2]实习一般由系主任或者教研室主任担任指导老师。虽然实习要求和指导老师变化不大,但具体的实习工作却千变万化,每年每届都不一样。单在实习形式上,就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到多样、由浅层到深层的过程。但总体上更重视剧本创作和电视节目编导等几种实习形式。

西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培养方案(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4)

(一)剧本创作与文艺评论写作

虽然在培养目标上,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强调他们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更强调他们写作能力的培养,但对于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应该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外,他们最重要的专业技能就是编导能力,特别是能根据要求写出合格的剧本。而且我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要培养目标是影视编导。所以,不仅在课程设置上把《舞台剧本创作》和《影视剧本创作》设置为这两个专业的必修课,而且通过每年一届影视文化节中的剧本比赛强化学生的剧本创作能力。因此,在初级实习和毕业实习时,都把剧本创作作为两个专业学生的首选实习形式。

从就业市场来看,各类新闻事业单位和文化企业除了缺乏编剧人才外,也急需大量文艺评论员等具有较强写作能力的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把《戏剧影视批评》作为这两个专业的选修课,要求学生在校时进行大量的剧评和影评写作。[3]

西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培养方案(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5)

而且在每年一届的西北政法大学影视文化节中设置文艺评论比赛单元,以强化学生的剧评和影评写作能力。在制定初级实习和毕业实习指导意见时,把文艺评论写作作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学生的主要实习形式之一。通过对2008级、2010级和2012级学生实习岗位及实习作品统计的结果来看,基本上达到了这个实习目的。

(二)广播电视台节目编导

我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办学目的,就是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人才。而且,从对我校已经毕业的两个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和在校学生的就业意向的调查统计结果来看,国内的各级广播电视台是这两个专业学生的首选工作单位。因此,无论是为了教学还是为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和他们的个人前途,我们都重视在广播电视台实习。

西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培养方案(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6)

广播电视台的实习岗位很多,但最好的实习岗位还是节目编导。虽然大部分实习单位都不会让他们这些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在编导岗位实习,最多做节目策划或者编导助理,但在制定实习指导意见和做实习动员工作时,一直把广播电视编导这种实习形式作为大家一致努力的目标。

(三)新闻采编

西北政法大学的两个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是在三个新闻传播学专业基础上建设而成的。因此,无论对于这两个专业学生的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重视他们新闻采编技能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这两个专业都设置有新闻传播类课程,在实习指导意见和评分标准中,也把新闻采编作为他们的主要实习形式之一。因此,许多同学都选择了新闻采编这种实习形式,并于实习回来后上交了自己参与采编和制作的新闻稿件。选择新闻采编这种实习形式的学生去的最多的单位是各级广播电视台。

西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培养方案(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7)

网络及各种与网络相关的媒体是新兴的强势媒体。无论是为了学习还是就业,我们一直鼓励大家到这类媒体单位实习。因此,到各大企事业单位网站和网络公司实习的学生也较多。企事业单位网站与网络公司的实习岗位很多,在实习指导意见中强调大家要做新闻采编类的具体工作,特别是能出新闻作品的工作。无论是文字、照片还是视频,作品是衡量实习成绩高低的主要标准。在进行新闻采编时,我们建议大家尽量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多采编一些戏剧影视类文化新闻。

(四)戏剧院团后台服务和剧院管理

如果说戏剧院团和影视制作公司的剧本创作与文艺评论写作,广播电视台与网络公司的新闻采编这几种实习形式还比较容易进行,实习岗位也较容易找到的话,那么,戏剧院团和演艺公司的后台服务以及剧院管理的实习岗位不仅不容易找到,学生也不愿意到这类部门实习。因为在这类部门实习不仅很辛苦,想出作品也较困难。但这种实习形式从某种角度来看,其重要性不亚于前几种实习形式。因此,在《实习要求及量化标准》中把戏剧院团的后台服务和剧院管理也列为主要实习形式之一,并给予较高分值。

西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培养方案(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8)

除了以上四类实习形式外,从近几年的实习情况来看,学生们的实习单位还有广告公司、党政机关和大中小学校等。他们有时还参与科学考察,关注一些热点问题并加以调研,如环境保护、煤矿安全、农村义务教育、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生活、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等。

经过选取的3个班级的大小实习统计结果看,学生的实际实习岗位百分比是,新闻采编与节目策划岗位占47%,文艺评论岗位占11%,编剧岗位占9%,剧院管理与后台服务岗位占6%,其他占27%。学生较容易找到的单位是电视台和影视制作公司,其次是小规模的传媒公司,再次是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

西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培养方案(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9)

二、 实习效果评价

不论选择哪种实习形式,都是为了取得更好的实习效果。而了解学生的实习效果,除了查看他们提交的实习材料外,还通过集体座谈,个别交流和到实习单位调查等方式来了解他们的实习情况。通过对我校2008级、2010级和2012级的两个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学生实习情况的调查了解与统计数据分析来看,实习效果都不错。在实习过程中,大部分同学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踏实,提交的作品都合格。

在实习时,他们参与到采访、策划、摄影、编剧、表演、导演、美工、编辑与调查等工作中去。在外人看来,他们与实习单位的员工没有多大区别。在工作中,同学们虚心请教、认真学习,努力弥补他们在学校时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不足,确实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从大家的实习鉴定来看,他们基本上都受到实习单位的肯定和赞扬。经过座谈讨论和统计分析,师生一致认为,我校每届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学生的实习效果都比较理想。

西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培养方案(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10)

(一)强化专业应用能力

由于我校的实践性教学条件有限,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主要是理论知识。一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没有相应的教学条件,学生没有真正受到艺术实践的锻炼。虽然教师们天天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学生们似乎也明白这个道理,但真正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的还是实习。因此,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实习教学在强化专业应用能力方面的效果最明显。这也是我们进行实习教学的主要目的。

实习回来后的学生都明显增强了专业应用能力,也因此增加了自信心。在剧院实习的同学不仅知道了剧院管理和演剧市场等更广更深的演剧界情况,而且有许多同学都参与了编、导、演和舞美设计等一部舞台剧制作的全过程。在新闻媒体做采编工作的同学通过小组合作和与采访对象打交道的过程认识到记者的工作很辛苦,不是想象的那么浪漫;而且具体采编工作很繁琐,与教材上讲的相差甚远。

西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培养方案(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11)

在影视制作公司实习的同学基本上都参与了剧本创作、导演监制、摄影摄像、后期制作、发布宣传等具体工作。他们还认识到了,资金和技术对于一部影视作品的影响不亚于编导演等因素。

(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如今的国内高等教育,虽然一直在努力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便为他们将来走进社会多做准备。但如今的大学校园毕竟还是校园,虽然不再是象牙塔,但仍然是单纯理想的生活乐园。大学生们虽然都经过集体生活和一些社会实践锻炼,但一旦让他们真正进入社会,往往难以适应。

西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培养方案(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12)

实习教学除了强化了他们的专业技能外,实际上也是他们真正进入社会的开始。通过实习,我校的两个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都明显增强。在采编岗位实习的同学体会到了新闻从业人员工作的艰辛,认识到了他们的敬业精神,也学会了与各种各样的采访对象打交道。在剧院和影视公司实习的同学认识到这些单位不仅部门众多,工作繁琐复杂,而且每一部作品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制作团队,学会与别人合作是最基本的个人素质。

实习一方面让他们增加社会阅历、扩大视野,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一方面也让他们在工作中学会观察生活、了解他人、与人合作,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经过实习,他们对人性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简单地用好坏来评价别人。独立求职能力增强,不再害怕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许多同学实习回来以后都觉得自己成熟了,学会理解别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也增强了。

西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培养方案(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13)

(三)扩大我校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影响

每次实习前,都做好实习动员工作,让学生充分了解我们的实习指导意见和评分标准。他们也都制定了详细的实习计划。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不断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习情况,实习结束后,一般都要召开座谈会进行集体总结。再加上不断积累实习经验,进行实习教学改革,学生们的实习效果一届比一届好,也扩大了我校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影响。

每一次实习,学生们都有许多作品发表在各种媒体上。从实习鉴定来看,许多实习单位都给予我校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学生以很高的评价。也正是因为有了在校期间的两次实习,我校的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选择机会比本省的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的学生更多更广。

西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培养方案(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14)

他们毕业时,许多人被各级电视台、新闻媒体、政府机关、广告公司和各种企事业单位录用。我校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学生的素质高,动手能力强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两个戏剧与影视学专业也成了我校非法学专业中较好的专业和陕西省高校同类专业中知名度较高的专业。

三、 几点建议

多年的办学经历和实习教学证明,戏剧与影视学专业要培养出“一专多能”、具有扎实戏剧学基础的复合型艺术人才,达到基础厚,专业能力强,艺术视野开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目标,必须根据社会需求,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西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培养方案(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15)

总结过去的经验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发展。在国家大力发展戏剧影视文化产业和新闻传媒业的大形势下,我们也必须加强相关专业建设。因此,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学生的实习教学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学习评价指导思想需要转变

对于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毕业答辩形式要进行改革。戏剧与影视学专业要培养的是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衡量这类专业学生是否成才的标准,是看他们创作的作品。不能再用出题考试和学术论文写作的形式来考核评价学生,必须用创作作品的优劣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否则,我们就无法改变办学层次越来越高,学术水平越来越高,但学生毕业后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就业率却越来越低的现象。

西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培养方案(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16)

戏剧影视表达依赖舞台语言和视听语言,与绘画、雕塑、建筑、舞蹈等造型艺术关系密切,而戏剧影视的叙事性又离不开文学和音乐。因此,戏剧与影视专业的学生对各种艺术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与技术层面学习也很重要。而综合运用能力和技术层面的学习,必须用创作实践来进行评价,即使撰写毕业论文,这些论文也必须以他们的创作实践和作品为基础。

(二)实习的组织形式要多样化

对于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学生的实习,我们和国内其他高校一样,一般采用组建多个实习小组的组织形式。但最近几年,我们逐步实行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进行实习教学。学生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专业技能和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以便适应未来的工作。因此,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不论他们是在什么岗位实习,哪怕仍然留在学校,甚至在家里进行实习,都应该根据情况给予合适的实习成绩。

西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培养方案(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17)

学生实习的时间、地点和人数可以由他们自己确定。只要指导老师了解情况就行了。这样实习工作可能麻烦许多,但效果会更好。经过调查了解得知,这种组织形式多样的实习教学,不仅效果良好,也广受学生的欢迎。我院系还以学校的名义为我校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实习的组织形式多样化积极创造条件。

充分利用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和西部电影集团等周边戏剧影视产业园区的有利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逐步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培训人才的机制,建立长期固定的实践实习基地。使学生可以随时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进入实习基地在实践中检验自己专业学习的效果。

西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培养方案(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18)

(三)实习成绩评价要多元化

评价学生的实习成绩,主要是看学生提交的实习作品,实习日志反映的实习过程和实习单位的鉴定。但实践证明,这种评价实习成绩的制度必须改革。因为,许多学生自己感觉实习效果不错,但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在作品上署名,或者无法从实习单位拿出作品。实习单位的鉴定也都有自己的偏见。一些实习日志也存在造假现象。

以后,应该制定更宽松的实习制度和简略的评分标准,采用复合多元的评分方法。实习效果可能会更好,实习成绩可能更公平。实习生自己的感受,同学们的评价和老师的了解都可以作为评价标准。还可以采取过程性,综合性评价方法。如与校外实习基地和合作媒体一起公布学生作品共同打分,不同课程和不同专业的师生一起给实习生打分等。

西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培养方案(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19)

(四)建立社团实习平台

在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属于戏剧与影视学的专业(包括1个特设专业)共有11个。戏剧艺术构成的综合性和运作的集体性也是这11个专业的共同特点。因此,建立社团,特别是戏剧社团实习平台,有利于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学生更好地进行实习。

大学生社团一般都具有专业性特点。这些专业社团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活动组织、沟通交流、协作配合和组织领导能力,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也都有着重要意义。[4]专业型大学生社团一般都可以成为大学生进行专业实习的平台。对于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校园戏剧社团就是他们最好的实习平台。

西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培养方案(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20)

我校有校团委的西法大剧社、新闻传播学院的南山剧社和外国语学院的太乙剧社三个学生戏剧社团:。这几个戏剧社团不仅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也为我校的两个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与实习平台。对于每一届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学生,都建议他们至少要加入这三个戏剧社团中的一个。

而事实也是如此。我校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最优秀的学生往往都是这几个剧社的骨干社员。因此,我们建议有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高校,如果有条件就成立专业剧团,没有条件也要鼓励学生成立业余剧社供学生进行专业实习。还可以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商业化演出,尝试成立个人工作室,或几个人一起成立小规模的影视制作公司等。这样,学生既可以了解到自己学习的不足,也可以积累一些商业经验。

西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培养方案(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21)

总之,我校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学生的实习教学使用的方式越来越多,实习效果也越来越好。在多年的实习教学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传统。我们将在一届又一届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利用实习教学把我校已有的两个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办的越来越好,并争取申办新的戏剧与影视学专业。

参考文献:

[1]王建平.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实习教学[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3.

[2]西北政法大学教务处.本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内部资料,2012(8):273-293.

[3]王覃恩.浅析温方伊的话剧《蒋公的面子》[EB/OL].(2013-12-18)[2016-9-19]光影故事的博客,http://huangshizhi05. blog.163/.

[4]刘玉.论高校社团的心理辅导功能[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50-153.

文章来源:《电影评介》2016年第1期。

西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培养方案(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22)

作者简介:黄世智,河南省信阳市人,文化学者,无党派人士。南京大学戏剧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所长,陕西省社会政策与社会舆情评价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话剧史和中国电影史,著有《桂林文化城戏剧研究》和《中国话剧:形成、传播与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