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家骏

去年底在成都召开的全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一届年会上,大家谈得最多的是比较文学问题。会间成立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北京大学西语系系主任李赋宁教授(陕西蒲城人)作了比较文学的专题发言。这个发言即将发表在北京大学出版的《国外文学论丛》上。其中指出在中国从事比较文学较早的学者,是陕西泾阳人吴宓教授。吴宓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1924年回国,在东南大学教授这一课程。他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研究《红楼梦》,写的英语论文,在国外很有影响。原来,比较文学同陕西籍学者还有密切关系。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文学评论谈谈比较文学)(1)

比较文学研究的是这国文学同那国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异同,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共同理论。

过去一个阶段,只能说中国伟大,中国影响了别国,不敢说中国受了外国影响的一面;否则有人会说你没有民族自豪感、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其实,正是中国接受外国、外族文化影响的时代,才是自己文化最繁荣的时代,如汉以后受印度文化及北方民族诗歌的影响,唐代受西域、波斯、南亚文化的影响,五四新文学受欧美文学的影响,左翼以来的革命文艺受苏联革命文艺的影响等等。对这种影响加以研究,对中外文学题材、风格、手法相近情况加以比较研究,总结一下借鉴优秀外国文学遗产的规律与注意事项,对今天吸收外国优秀文艺成果以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是有好处的。如鲁迅与果戈理、郭沫若与惠特曼、贺敬之与马雅可夫斯基之间的关系,研究起来是有趣的事。

这里使人想起《灰阑记》。原来《圣经·旧约》上记载过古代希伯莱民族关于所罗门国王断案的故事:说两个女人争一个婴儿,各说是自己生的。所罗门让砍成两半,一人一半。生母怕孩子被砍死,弃权让人。非生母无所谓,服从裁判。于是所罗门做出公正判断。这个故事传到阿拉伯,收进了《一千零一夜》,又传入中国,元代杂剧作家李行道类似或根据这个故事写了歌颂包拯英明的《包代制智勘灰阑记》。这出戏又传到了欧洲,德国的布莱希特先写成家乡农民故事《奥格斯堡灰阑记》,后又改成戏剧《高加索灰阑记》,地点人物全变了。前几年香港演出时又把它中国化。我们还看到《徐九经升官记》中,也是如包公那样断案的。如果,把这些写共同情节的各民族不同的作品比较起来研究,不是一件饶有趣味的事吗?

(刊于1981年3月12日《西安晚报》)

(注:本文作者已经授权本头条)

(马家骏 河北清苑人,1929年10月5日生,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外国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原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原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原理事、陕西省高等学校戏曲研究会原会长、陕西诗词学会原顾问、陕西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原常务理事、陕西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个人、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教师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独著有《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美学史的新阶段》、《诗歌探艺》、《世界文学探究》等12种;与女儿马晓翙二人合著《世界文学真髓》、《西洋戏剧史》等4种;主编有《世界文学史》(3卷)、《高尔基创作研究》等9种;编辑有《欧美现代派文学30讲》等4种;参编合著有《马列文论百题》、《文化学研究方法》、《东方文学50讲》、《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等40多种。

名列《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华诗人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剑桥《国际传记辞典》(英文第27版)、俄罗斯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国外俄罗斯学专家名录》(俄文版)、《陕西百年文艺经典》等40余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