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舞年度教学大纲(街舞正火蓝蘑菇)(1)

蓝蘑菇首家门店

一波综艺刷屏之后,街舞又一次站上“浪尖风口”。街舞离不开线下场景,但传统培训却一直难以规模化。

对此,36氪最近接触到的“蓝蘑菇”认为,突破口应该在少儿培训上,他们想面向 3-13 岁孩子,采用全直营模式做兴趣培养及身体开发式的街舞教学。

创始人周睿挚向36氪介绍到,现有的街舞培训大多面向成人,以“厂牌”、“工作室”形式开展,区域性很强且难以复制。消费者追随的是“人”而非品牌,头部街舞老师们可以吸引大量学生。但舞者往往只是兼职跑场教学,还需要参加大量的街舞比赛,因而“会跳的通常不会教”。

那传统的儿童艺术培训机构呢?又缺乏专业的街舞老师,更多的培训还是在拉丁、芭蕾、民族舞等家长认可度更高的舞种上。而近年来,随着街舞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提高,家长将孩子送去学街舞的热情也就高涨起来,因而这里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

那还是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少儿街舞培训怎么做起规模化呢?

街舞年度教学大纲(街舞正火蓝蘑菇)(2)

周睿挚认为,重点会在以下两方面:

目前,蓝蘑菇于六月份在深圳正式落地了第一家门店,第二家也正在准备中。开业一个多月,生源超过了一百名,采用的是类似健身房的“充值消费”制,按课刷卡消费,单节定价在 150-250 元,单月单人消费在 700-1000 元。

门店目标是覆盖 3 公里内的小区、学校,除了提供少儿培训,蓝蘑菇还开设了妈妈班、亲子互动班。原因是观察到,很多妈妈送孩子来上课,自己也会对街舞感兴趣,愿意在这段孩子上课的时间自己也学一些简单的舞蹈。这类课程将与孩子上课同时进行,按节付费,目前也有十余名妈妈参与。

周睿挚表示,此前并未做过多推广,首月充值的部分家庭目前已经消费完毕,全部选择续费。接下来会与一些 KOL 合作做线上推广,也在线下开展活动、比赛来吸引学员。

但想规模化,还是离不开师资,我认为这可能是限制蓝蘑菇发展的一个因素。对此,周睿挚认为,街舞在国内也有了好几年的发展,舞者不稀缺,缺少的是会教学、特别是会教孩子的舞者。对此,前期蓝蘑菇主要是找有经验的成熟老师,后期会做集中化教师培训,且核心应当还是在课程体系是否能够真正满足家长要求。

此外,我们也观察到许多街舞厂牌其实也有开设少儿班。对于竞争,周睿挚表示,一是少儿班的核心还是依附厂牌,对家长的吸引力不足;二是他们也将与一些厂牌合作,将不仅仅想将街舞作为兴趣、还想进一步“深造”的学员导流给这些专业工作室。

团队方面,创始人周睿挚是连续创业者,曾是瘦沙拉、本宫的茶的联合创始人;联合创始人廖嘉琦有 13 年舞龄和 5 年教龄,是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认证教师,也是中国特长生教育优秀指导老师。

蓝蘑菇刚获科方司南资本的种子轮投资,现正开放新一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线下门店落地和团队搭建。

本文转自36氪,作者詹妮妮。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