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阿哥头饰制作过程大全(高山族服饰制传承人罗丽珠)(1)

罗丽珠在她的工作室里挑选制作高山族服饰的材料

东南网漳州12月26日讯(本网记者 苏益纯 通讯员 黄建和 陈佳平 胡胜芬) 剪刀、尺子、画粉、针线,一个裁缝必备的物件。这些物件与她相伴已有28年。

她就是罗丽珠,一个普通的华安人,1988年15岁时就开始接触服装制作,上过服装培训班,拜裁缝师傅学艺。她曾经在漳州的服装厂做过“车工”,到澳门服装流水线上当过工人,也自己开过服装裁缝店,今年8月被确定为华安县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山族服饰制作代表性传承人。

“开始学做衣服,大部分做时装,后来做演出服,华安的大部分舞台装都在我这儿做。”2003年开始,罗丽珠就陆陆续续承接一些舞台装的制作订单,其中也会有高山族服饰。手巧心又细,她做出来的服装特别精美,很受华安当地一些学校和表演团体的喜爱。

慢慢地,大家要制作演出服装,都会上门找到她。2007年夏天,华安当地一位要排演高山族舞蹈的老师就想到了罗丽珠。罗丽珠不负所托,做出了样式精美、具有民族特色的高山族服饰。

从此,罗丽珠就与高山族服饰制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只要对方提供一张服饰的图片或者样稿,她就能按照原样准确无误地制作出来,甚至做得比图稿还要美观。

在罗丽珠的工作室里,各色布料被有序摆放在一格格架子上,装饰用的珠子亮片等则被归置到一个个盒子里。墙壁上还挂着几件做好的高山族服饰,十分精美。

凭着多年制作高山族服饰的经验,以及裁剪手艺的积淀,罗丽珠有着足够的自信。“有时提供的图片不是很完美,我都会加以修改。做得精致,看起来更好。”

高山族传统服装式样有贯头衣、交领衣、胸衣、背心、长袖上衣、裙子等,而且各族群的男女都十分重视装饰,装饰的种类也很多,有冠饰、额饰、耳饰、颈饰、胸饰、腰饰、臂饰、手饰、脚饰等。

装饰材料主要以自然物为主,颇具特点,比如贝珠、猪牙、熊牙、羽毛、兽皮、竹管、花卉等。“工序和装饰品都多,需要手工缝上去的也不少。比如贝珠、披肩、流苏、羽毛都是一针一线手工缝上去的。”

高山族妇女服饰基本上是开襟式,在衣襟和衣袖上绣着精巧美丽的几何图案,因此制作高山族服饰十分繁复和耗时。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是常有的事。但罗丽珠却说,“我有兴趣就不觉得苦。这些演员穿了我做的衣服演出得奖,我就很有成就感,再苦也不觉得。我觉得是乐在其中。”

“精益求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对高山族服饰的制作,罗丽珠总是非常的严格。为了制作出精美的、富有民族特色的高山族服饰,罗丽珠经常利用空余时间查阅和研究跟高山族有关的文化和资料,既遵循传统制作,也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高山族服饰风格。

身为县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罗丽珠感觉到了传承的希望,她期待能有年轻一代的人喜欢并来学习和传承这项手工艺,让高山族服饰能够登上更大更高的舞台。

“这项服饰工艺第一要的是耐性,有兴趣,静得下来,还要动脑筋,有创新。如今大家对这行业不是很感觉兴趣,但是如果有人想学,我愿意教,把这手艺传承下去。”罗丽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