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本科毕业干什么(建筑学专业毕业后能干什么)(1)

临近毕业的时候,不管你就读的是哪个专业,相信大多数同学都会感到迷茫。哪怕是建筑学、土木工程、医学这几类对口率极高的专业。迷茫是正常的,不迷茫的人才少见。

我大致梳理了一下社交范围内同学的目前情况。当初的本科学校其实一般般,当地的一所一本,都不是什么名校,不过地理位置好,毕业出来大家都还是集中在省内工作。以下都是不完全统计也包括了一些后来认识的其他学校毕业的同学。

1.设计院

初步来看70%的同学仍旧在设计院工作。这里的设计院不仅仅包括建筑设计院,也有些是室内设计、市政、绿建评估等等。就比如有个同学毕业就去做地铁的施工设计,有的回老家做装修设计。不过绝大部分都在杭州,15年就业形势很不好,不过也都找到了工作。有些同学可能刚开始在小院,后来工作几年后就跳到大院去了。大部分在做住宅类项目,少部分做公建项目。去设计院后继续跳槽的不是很多,基本都是稳定在一家设计院不断做项目,收入也随之上涨,20 甚至30 问题都不是很大,只是经常要加加班吧。

目前来看设计院大多还只要求本科,只有极个别名院才要求硕士。一般本科早点去实习,都是有机会去的。几次workshop的经历让我认识了几个其他学校的同学。一个出国读研,后来跑到日本某大师工作室去了。另一个是越南的同学,后来跑到日建设计工作去了。

2.读研

大约有20%的同学读研了,读研的同学中大部分在国内名校读研。毕业后有一半去了知名地产,另一半去了设计院工作。对的,又转回到设计院来了。也有极少部分读博了,依旧还没毕业。极个别在国外留学,留在当地的,这种机会很少,看机遇了。国外留学回来的,去外企设计院有较大的的优势,特别是拿到当地建筑师协会认证的这类,比如RIBA。也有个别留学回来后直接做留学培训的。

3.地产

建筑学本科毕业后直接去地产的同学并不多见,倒是土木很多同学本科毕业后直接去地产。现在地产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一般都只要名校的硕士。如果是中海、华润这类央企,甚至只要老四校或者顶级名校本硕。现在很多好的岗位都是清北的学生在竞争。

去地产后跳槽的概率就高多了。我经常发现以前的学长本来在小地产,过几年就换到大地产去了。或者大地产跳出来,去一些地方性的地产公司。至于收入么,肯定也不差。倒是感觉现在设计院的地位也慢慢高一点了。也有耳闻一些名校的博士直接去地产的,薪资好像很不错。当然要明白一点,给你多少钱,你就需要创作3-10倍的价值,否则天下没有这么好的事情轮到你。

3.公务员

建筑学能考的相关公务员岗位并不多,反倒是土木工程相关的很多。建筑学毕业能去的对口岗位一般是住建局。省市一级的考公难度极大,一般要100:1。如果你调低到县乡一级压力会小很多。不过公务员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公平的,哪怕你学校一般,也有同样的竞争机会。如果省市的考不上,先考个县乡的到也不是不行。或者你直接考回老家,然后就可以躺着安心工作了。

选调有点特殊,因为目前来看很多省市的选调都是定向的,只要名校或者双一流的学生,因此竞争难度也要小很多,大致在20-10:1。不过浙江省内的县乡选调也开放了一些省属高校。比如浙江农林大学每年就有很多毕业后直接考公的,在这方面农林走在省内其他高校的前面(除浙大)。

这几年就业压力不断加大,所以选调的吸引力也不断提高。记得5年前周围不怎么流行考公,但是这几年明显感觉考公的氛围越来越浓了。毕竟公务员目前来看还是最稳定的。

4.事业单位

去这类的很少,大多是一些财政补贴的机构,比如行政服务中心、标准站这类。也算是一个铁饭碗吧,这类事业单位一般不会随便开人,你也可以走技术路线。这几年也有相关的公告,各地开始重金挖名校生。这些岗位和公务员比,有点高端临时工的感觉。不过要求可不低,现在甚至要求本科是211或者双一流了。要知道浙江省内也就一所211/985,三所双一流。

5.其他放飞自我的

这就比较杂了,比如有做策展、学而思当初中老师、转行码农去阿里、独立成立工作室、做装饰品设计、竹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等等。不过放飞自我自由成长的这类,一半是家里有矿的,所以可以不断试错。本身也能接触到比较高端的平台,机会也比较多。

然后说回来未来的发展,如果你对未来很迷茫,建议多去看看目前的招聘信息,比如名校的就业信息网。

看完基本就能知道未来的努力方向了。要考公,早点入D,早点准备行测和申论。如果你是名校的硕博,可以用暑期实践的机会去看看。想去设计院,早点去实习看看,多体验,你就知道到底适合不适合了。看再多,都不如自己去尝试。比如设计院,找一个还算可以的去实习,就知道未来的工作内容了。地产也是如此,实习的门槛还是可以够得上的。

其实我们大多是来自普通家庭,未来毕个业,找个工作,攒够首付,在工作的城市买房结婚,这就是一条比较靠谱的路线。有空多看看书,考考证。建筑学和医学专业类似,需要有长期的实践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