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发表了一篇文章《书法中容易“认”错的字》,得到了各位老师、朋友们的广泛关注和肯定。今天,我就书法中容易“用”错的字发表一些个人看法,如有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

为什么要说容易“用”错的字,而非容易“写”错的字呢?它们是有区别的。容易用错的字,即一个简化字对应多个古文字的时候,我们应该用哪一个,不能用哪一个。容易写错的字,一般都是书写过程中的一些笔误、多一笔少一笔的问题,这种情况不胜枚举,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围。

01

"书法"、"书法",法从何来?当然得从古人那里来,“法”就是经过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大家都普遍认可的东西。

古人经常会使用繁体字,于是初学书法的朋友就会去网上一顿猛搜,找到了某个字的繁体字,拿来就用,结果一用就错。其实不只是初学书法的朋友会出现这种问题,就连写了几十年字的老先生有时候也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注重了字怎么写,而忽略了为什么要这样写。

其实,准确地讲,繁体字这个叫法是很不恰当的。因为古代有很多字和现在的简化字写法一样,甚至更简单,它们完全是两个字或多个字,后来简化字把它们合并成了一个字,我觉得把“繁体字”叫作"古文字"会更加恰当一点。王力先生编著的《王力古汉语字典》就是一本专门研究古文字的字典,对研究古文字的用法有一定的帮助,推荐给大家参考一二。

02

既然我们是学书法的,那就拿书法来说事,下面我列举一些书法作品中容易用错的字,看看你会不会用错呢?

1.里

书法中最容易搞糊涂的字(书法中容易用错的字)(1)

这幅字中"千里之行"的"里"写成“裡”有误。"裏"和"裡"都带有"衣"字,说明都和衣服有关,指衣服的内层,延伸为里面,与外相对。"裏"和"裡"的字义比较单一,当用作"千里"、"公里"等跟长度、距离有关的字义时,是不能写作"裏"或者"裡"的;同样,作为宅院、住宅区讲时也不能写作"裏"或者"裡",例如"乡里"、"邻里"、"里弄"等。

2.发

书法中最容易搞糊涂的字(书法中容易用错的字)(2)

这幅字中"早生华发"的"发"写成“發”有误。在古文字中,"發"和"髮"是两个字,"發"没有"头发"的字义,在作"头发"讲时,只能写做"髮"。当然在草书中,简化之后两者并无区别,都可以写成像"发"的样子,那又另当别论了。

3.云

书法中最容易搞糊涂的字(书法中容易用错的字)(3)

这幅字中"孔子云"的"云"写成“雲”有误。"雲"的字义比较单一,只作天空中的"白云"、"云彩"讲。作"说"、"曰"等字义讲时只能用"云",不能用"雲"。

4.干

书法中最容易搞糊涂的字(书法中容易用错的字)(4)

这幅字中"逞干戈"的"干"写成“幹”有误。"干"字在用作"干戈"讲时指的是盾,它是一个象形字,不能写作"乾"或者"幹"。

5.松

书法中最容易搞糊涂的字(书法中容易用错的字)(5)

这幅字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松"写成“松”有误。在古文字中,"松"和"鬆"是两个字,"松"只代表树木,没有"放松"的字义。

6.钟

书法中最容易搞糊涂的字(书法中容易用错的字)(6)

这幅字中“钟灵毓秀”的"钟"写成“鐘”有误。"钟灵毓秀"中的"钟"是"聚集"的意思,只有"锺"才有这个字义,而"鐘"指乐器、酒杯、时钟等,没有"聚集"的字义。

7.宁

书法中最容易搞糊涂的字(书法中容易用错的字)(7)

这幅字“宁静致远”中的"宁"写成“甯”有误。说文:甯,愿也。它的字义比较单一,没有“安宁”、“宁静”的字义。

8.斗

书法中最容易搞糊涂的字(书法中容易用错的字)(8)

这幅字中"月中霜里斗婵娟"的"斗"写成“斗”有误。在古文字中,"争斗"的"斗"要写作"鬥"、"鬦"、"鬬"等,"斗"一般作量器、酒器使用,它还有一些其他的字义,但没有"争斗"的字义。

9.千

书法中最容易搞糊涂的字(书法中容易用错的字)(9)

先前这幅字我武断地说是启功先生的字,有多位网友留言提醒,说这是一幅赝品,或者说是仿品,我又仔细查阅了一下,觉得网友们所提的意见十分中肯,是我无知了,抱歉!不过这幅字确实是很漂亮,十分养眼,至于真假辨别,我还真不太懂启功,就不在这里献丑了!经过一番查询,启功先生的原作应该是下面这幅字(希望不会再错了吧[流泪]):

书法中最容易搞糊涂的字(书法中容易用错的字)(10)

图片来源:季羡林国学讲堂

这幅字中,我觉得"秋千"应写作"鞦韆",因为秋千跟皮革有关,有点对老先生不敬了哈!启功先生会写错字吗?我不知道,希望知道的朋友可以留言告诉我,以解心中疑惑。

总之,一个简化字对应多个古文字的情况还有很多,例如,"兄台"的"台"不能写成"臺"、"一只、两只"的"只"不能写成"衹"、"皇后"的"后"不能写作"後"、"余"作"我"讲时不能写作"餘"、"前仆后继"的"仆"不能写作"僕"、"茶几"的"几"不能写作"幾"等等。我在这里只是列举了几个在书法作品中常用的、最容易出错的字,想通过几个简单的例子来提醒大家,"学而不思则罔",我们学习书法,不仅仅要学习它怎么写,更要了解它为什么要这么写。

03

值注意的是,有时候我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随着不断地深入学习,随着阅历和眼界的放宽,我们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提高,有可能会改变我们以前的一些想法。我们来看一下这幅字:

书法中最容易搞糊涂的字(书法中容易用错的字)(11)

这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老师——王西卢先生的一幅字,其中"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钟"字写作"鍾",我一度认为是不对的,一般字典和网上都说"鐘"才有“乐器”的字义。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王老师也不太明白,觉得我说得似乎有道理。

后来,我在《王力古汉语字典》中看到了这样的解释,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鍾",通"鐘"。乐器。左传昭公二十年:"高台深地,撞~舞女。"荀子非相:"听人以言,乐于~鼓琴瑟。"原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做学问还是要多学习的。

结合这件事情,再来审视上面启功先生的那幅字,我觉得真的有可能是我的认识不足。网上有人说,“秋千”本为汉武帝时宫中之戏,为祝寿之辞,原为“千秋”,取"千秋万代"之意,后为了避讳才倒读为“秋千”,但这个说法我并没有找到具体的典籍为证,我的条件有限,没有见过在古籍书中“秋千”是怎么写的,还望知道的老师告知一二。

"学无止境",学问是永远也没有尽头的。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我们努力了、用心去思考了,我相信总归是有意义的。祝大学学习愉快!

,